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房间内陷入诡异的安静。

宋母讪讪一笑,“行了,胡说八道什么呢?咱们都是一家人,不管怎么样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我就只有你们两个儿子,我不允许你们两个乱来。”

“知道了。”宋大山平静的开口。

填饱肚子后,宋大山带着媳妇和两个儿子回了房间。

知青点的房子隔音效果不好。

回到房间后,宋大山让儿子出去望风,夫妻两个人低声的嘀咕起来。

“现在怎么回事?那边怎么没人说话,不会是跑了吧?”宋二嫂语气里带着几分焦躁。

他们这些天一直在盯着顾向军他们,试图抓住把柄,然后就可以有钱拿,还有工作。

结果,盯了几天,无论是顾向军还是宋明秀,两个人没有任何破绽。

他们原本想要联系暗中的人,问问接下来了怎么办,结果对方居然联系不上了。

宋大山烦躁的开口,“我去县城看到好多人被抓起来了,算了吧,没钱就没钱,至少获得自由。”

虽然说不能够帮暗处的人整垮,顾向军和宋明秀就得不到工作,但他们也不亏,毕竟得到了自由。

要不然按照他们两个犯的事,是要被关起来好几年的。

宋二嫂不甘心,“凭什么那个贱人每天吃香的喝辣的,天天吃肉,咱们就要天天吃野菜。”

家里欠着债,上年的工分也被还了债,所以粮食少的可怜。

家里每天吃不饱,穿不暖的。

宋大山眼神一冷,“放心吧,这种日子不会过太久的。”

他得到神秘人的指示说宋明秀手里面至少有1万块钱。

那些钱应该是他的,是他应得的。

他眼睛里迸发出惊人的恨意,“总之,机会有的是,等着吧。”

……

阿嚏。

刚刚做完激烈运动的宋明秀,猛然打了个喷嚏。

她娇羞的躺在顾向军的胸膛上,“你说欧阳博回去会不会有危险呀?”

虽然说已经平反,,官复原职,他还会是那个人人尊敬的老中医。

但总担心。

毕竟欧阳博在这边的时候,就有无数人想算计他,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顾向军抱着怀里的人,“放心吧,没事的,老爷子一辈子遇到了多少风雨,而且还有那么多人护着呢。”

在这个特殊的年代,欧阳博可以自始至终不被迫害,而且被安排工作,可见背后的人是极其敬重他。

由此可见,并不需要担忧。

宋明秀仍然有些不放心,“害怕呀,老爷子最不放心的就是那两个孩子,明天我去县城看看。”

欧阳明和欧阳莹莹两个人虽然放出来。

但他们一定吓坏了。

欧阳博走的太极,甚至没有时间去看他们俩。

宋明秀在心里默默的计算着明天都带些什么。

麦乳精,家里的肉包子,还有大米白面什么的都要拿一点。

现在日子好,除了欧阳博送来那些东西,宋明秀空间里的东西也堆满了。

清晨。

宋明秀坐着顾向军的自行车来到了县城。

顾向军去上班了,宋明秀则来到了医院宿舍这边。

医院这边很人性化,在老院长的帮助下,他们竟然分了一间单人间的宿舍。

虽然说男女住在一起不方便,但亲兄妹也没那么多讲究,毕竟这个年代有很多家里男男女女都是住在一个屋子里的。

宋明秀推门,就看到两个孩子正在那吃饭。

欧阳明和欧阳莹莹看到宋明秀极为惊讶,高兴得不得了。

“婶子你来了,我爷爷被接回去了,这件事情是真的吗?”虽然他们已经收到了书信,但欧阳明还是有些不敢置信。

宋明秀点头,看了看欧阳莹莹的泪眼,“小丫头就知道哭好了,你爷爷已经回去了,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

知青回城也是有政策的,需要一批一批的回去。

欧阳明和欧阳莹莹两个人是最新下乡的,显然最近两年都轮不到他们。

她像是变戏法一样,从背篓里面把那些东西拿了出来。

“这次你俩不用客气,东西是老爷子给你们留的,该吃吃该喝喝,还有重点就是好好学习,你爷爷过些日子会邮一些书过来,你们好好读听说要恢复高考……”

最后几个字,压的极低,担心被听到。

欧阳明眼前一亮,“真的吗?那我们从今天开始就好好学习,到时候去废品收货站先找一些书过来。”

“对对对,你们心里有数就行。”

宋明秀看了看他们的小宿舍,很满意,“不错呀,这屋子虽然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两张床上下铺,这样很好。”

重点是,下铺这边,弄了个帘子,什么也看不到,也算是一个封闭的空间。

兄妹两个人住在一起没那么多讲究,这已经很好了。

宋明秀亲自动手给他们两个做了一大锅肉,又包了馒头包子,忙活了一天后,恋恋不舍的回了家。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平静的过着。

很快他们就收到了欧阳博寄来的书。

春去秋来,眼见着到了冬日。

冬天没什么活,放寒假之后,宋明秀和顾向军两个人便开始专注的学习。

日子过得飞快,当高考的消息传来时。

宋明秀虽然早就已经有了准备,仍然忍不住心激动的狂跳。

陈大夫一把抓住宋明秀的胳膊,“快看快看,报纸上写了恢复高考,太好了,太好了,我也有机会,你看看我也可以报考。”

高考停了这么多年,恢复高考,高考的条件放的很宽。

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去考考试。

陈大夫当年就业只赶上了特殊时期,没办法读书,一辈子窝在这个山村里,他嘴上不说,心里面是不情愿的。

可当看到开放高考时,他激动的眼睛都红了。

而哭的不只是他一个人,还有知青点的那些人。

他们原本就是在城里生活,许多高中毕业了没法考大学才来这里。

所以,当看到报纸上的内容时,许多人喜极而泣。

“太好了,太好了,咱们终有机会高考,我有机会上大学了。”

“当年我可是学校第1名老师,说过就是没机会,有机会我一定能上大学,我要考大学,我要去最好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