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宁安此前常常专注于宁家村的大小事务,凡事亲力亲为,从村舍的修缮到农田的耕种安排,无一不细致过问。

归梵发现了之后就找她聊了一通,说起了历史上的例子。

以西域都护班超为例,他就是主要负责西域大事的典型人物。

班超在任西域都护期间,主要致力于稳定西域局势、保障丝绸之路畅通以及协调各国关系等重大事务。

比如,他曾发龟兹、鄯善等国七万兵士,吏士、贾客一千四百余人,攻降焉耆国,使西域五十余国悉数归附汉朝,这是关乎西域整体格局和汉朝在西域统治的大事。

他还曾派遣属使甘英出使大秦(罗马),虽甘英最终因波斯湾阻隔而终止前进,但了解了沿途各国的地理状况和风俗民情,并与之建立了友好关系,为中西交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这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举措。

而对于西域各国的日常琐事、内部的一些细小纠纷等,他通常会让各国的官员或首领按照当地的习俗和规定去处理,不会过多干预。

宁安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疏忽,自己毕竟是外来者,过多干涉不好。

所以现在宁安将大部分日常事务交予宁家村的高层人员负责,自己只要把控决策方向,专注于解决那些关乎村落发展的大事就行。

宁安现在大多数时候都在宁安庙中潜心修炼。

而在修炼之余,她也会精心安排宁荣等人去处理各类事务,以保障村落的有序发展与文化传承。

今天,宁安安排了宁荣外出购置一批启蒙书籍。

这些书籍皆源自炎华帝国本土,虽与华夏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但却承载着炎华帝国独特的文化印记。

其中,《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这类启蒙读物自然是不必多说。

它们所传递的,是与华夏文化共通的价值观,推崇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以及忠孝节义等思想。

除了这些基础启蒙书籍,让孩子们接触百家学说也很重要。

与华夏不同的是,炎华帝国并未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而是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在这里,墨家、阴阳家、农家、法家等诸多学派的学说书籍丰富多样。

墨家倡导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其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平等的追求,闪烁着独特的智慧光芒;阴阳家以阴阳五行学说阐释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充满神秘色彩;农家专注于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为帝国的民生奠定基础;法家强调以法治国,其严谨的法律思想对维护社会秩序至关重要。

这些不同学派的思想,如同璀璨星辰,通过让孩子们阅读这些书籍,能够拓宽他们的视野,启迪他们的思维。

无论是源远流长的华夏,还是蓬勃发展的炎华。

教育,如同基石,撑起文明的高楼;人才,则似繁星,照亮发展的征途。

宁家村成功开办了学院,此善举引起了炎华官员的关注与赞赏,为助力宁家村学院更好地发展,官员们特意拨给宁家村一笔可观的资金以及诸多实用的物资,专门用于教书育人。

这笔资金与物资让先生们信心大增,更加精神抖擞了。

现在,宁家村学院的百书楼库房内,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东西。

从崭新的笔墨纸砚,到制作精美的教学模具;从一摞摞散发着墨香的书籍,到种类繁多的实验器材,应有尽有。

先生们下了课,安排了一些年纪稍大、做事更为稳重的学生,一同帮忙整理这些教具。

现在百书楼的库房中,学生们忙碌而有序的小心翼翼地将书籍分类摆放,仔细擦拭着教学模具上的灰尘,认真清点着实验器材的数量。

在忙碌整理教具的学生们当中,有个名叫宁五叶的男孩子。

他平日里活泼好动,做事积极,此次整理教具也不例外,一直干劲十足。

然而,不知怎的,正搬着一摞书籍的宁五叶,突然身形一晃,直直地昏倒在地。

身旁的同伴见状,先是吓了一跳,随即以为他是这段时间帮忙做事太累,身体吃不消了。

大家赶忙围过去,七手八脚地将宁五叶扶到一旁的长椅子上,让他能舒服地休息。

之后,一位同伴转身去关窗户,想着避免穿堂风让宁五叶着凉。

就在这时,忽听宁五叶虚弱地喊道:“别关!”同伴下意识回头,这一看,顿时心中一惊。

只见宁五叶双眼空洞无神,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眼神中没有一丝往日的灵动光彩。

就在同伴愣在原地,不知所措之时,宁五叶似乎察觉到了自己的异样,眨了眨眼睛,那原本空洞的眼神瞬间恢复正常,又变回了那个熟悉的宁五叶。

他看着周围一脸担忧的同伴,露出一丝虚弱的微笑,说道:“我没事,可能刚刚就是有点头晕,现在好多了。”

可同伴们心中却隐隐觉得,事情似乎没那么简单。

有学生心急如焚,赶忙跑去将宁五叶昏倒又出现怪异状况之事告知了先生。

张先生正在整理教案,听闻此消息,第一反应便觉得或许是孩子们连日帮忙整理教具,劳累过度导致头昏眼花之类的常见状况。

张先生不敢耽搁,匆匆放下手中事务,赶忙来到宁五叶身边。

看着宁五叶略显苍白的脸色,张先生心中满是关切,他轻轻拉起宁五叶,说道:“五叶,我带你去找宁荣,让她给你仔细瞧瞧。”

说罢,便带着宁五叶往宁荣所在之处走去。

见到宁荣后,张先生赶忙说明来意。

宁荣神色认真,示意宁五叶坐下,旋即开始为他诊治。

宁荣先是伸出手指,搭在宁五叶的手腕上,仔细感受脉象的起伏变化,神色专注。

接着,她微微凑近,观察宁五叶的面色、舌苔,还轻声询问他是否有其他不适。

一番望闻问切之后,宁荣心中有了判断。

她提笔在纸上写下药方,递给宁五叶,温和说道:“别担心,并无大碍,只是有些气血亏虚。

这药每日喝两次,按时服用,就能慢慢缓解。”

宁五叶接过药方,感激地看向宁荣和张先生,虚弱地点了点头。

张先生也在一旁叮嘱道:“这段时间你就别再劳累,好好休息,等身体养好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