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梵深知村子建设百书楼急需各类书籍,便趁着空闲前往清风镇。踏入清风镇,热闹的景象扑面而来,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行人熙熙攘攘。
她先是径直走进一家颇有名气的书局,书局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归梵在书架间穿梭,精心挑选着适合村民和孩子们阅读的书籍,从启蒙识字的读本,到记载着各种知识和故事的典籍,装了满满一大袋。
购置好书后,归梵来到殷赤鸢处,之前预订的灵植种子今日正好可以取走。殷赤鸢见到归梵,笑着将精心包裹好的灵植种子递过来,两人寒暄了几句,交流了一些灵植培育的心得。
正事办完,归梵在镇里的茶馆稍作休息。茶馆里人声鼎沸,人们正热烈地谈论着各种奇闻异事。
归梵竖起耳朵,听到邻桌有人说道:“你们听说了吗?陛下近日迎娶了皇后古氏,同时纳入后宫的还有两位大族出身的公子呢!这婚礼办得那叫一个盛大,整个皇城都热闹非凡。”
另一人接话道:“这有什么稀奇,陛下向来喜爱才俊,这两位公子据说才貌双全,各有所长。倒是林家那位直系小姐,听说被家里催婚催得紧,可她一心扑在修行上,根本没心思谈婚论配,可把家里人急坏了。”
归梵听着这些有趣的传闻,心中不禁感叹不管是什么时候人都是八卦的。
不过,在享受这片刻轻松的同时,她也没有忘记正事。
她匆匆喝完茶,付了钱,带着买来的书和灵植种子,踏上了返回宁家村的路。
归梵正准备返程之时,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人身着一袭大红色衣袍,衣袂飘飘,正是姬英。
归梵有些惊讶,走上前去打招呼:“姬英姑娘,今日竟在此处遇见你,我还以为因庆国节的缘故,这段时间你在家里忙着,不会出来呢。”
姬英看到归梵,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回应道:“好久不见,本想着庆国节是要唱戏的,可家里有些事情,这段时间我都在帮着四处采买,忙得不可开交。你呢,怎么也来清风镇了?”
归梵扬了扬手中装书的袋子,说道:“这不,我们宁家村打算建个百书楼,我来买些书。刚还去拿了些灵植种子,正准备回去呢。”
姬英眼中闪过一丝羡慕,说道:“建百书楼可是好事,以后村民们就能有更多机会读书学习了。”
两人又互相寒暄了几句,交流了些彼此近期的生活状况。归梵提到宁家村发生的一些趣事,姬英则分享了戏班子里的一些趣闻。
然而,集市上人流如织,两人都还有事在身。一番交谈过后,姬英看了看天色,说道:“时间不早了,我还得去办些事,咱们下次再聊。”
归梵点头回应:“好,你先忙,有机会再聚。” 说罢,二人便在熙攘的人群中各自转身离开。归梵带着清风镇的收获和一路上听到的奇闻,加快脚步向宁家村赶去。
姬家曾经也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但岁月变迁,如今已没落许久,家境大不如前。以姬家现在的经济状况,莫说请专门的教书先生,就连送姬英去私塾念书都难以负担。
好在姬英有一位极其上心的母亲姬蘅。即便家族衰败,姬蘅也从未放弃对女儿的培养。她亲自教授姬英读书识字,从诗词歌赋到经史子集,无一不精心教导。在艺术修养方面,琴棋书画、歌舞剑等,姬蘅也是倾囊相授。
姬英聪慧过人,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学得认真且出色。她不仅诗词造诣颇高,所作诗句常常流露出独特的才情与细腻的情感,在琴艺上更是能弹奏出令人陶醉的曲调,引得过往行人驻足倾听。她的舞姿优美,剑艺潇洒,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气质。
也正因如此,姬英在当地虽身处困境,却凭借自身的才学和修养,赢得了不少人的赞誉与尊重。
归梵希望能让村里的孩子们都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避免像姬家这般因家族变故,让孩子失去学习的机会。
在宁家村的宁安庙里,宁安独自静坐于蒲团之上,手中握着那支仙器清风玉笛。清风玉笛通体莹润,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柔和的光晕,笛身雕刻着精美的云纹,仿佛蕴含着灵动的生气。
宁安轻启朱唇,将笛身置于唇边,缓缓吹奏起来。悠扬的笛声瞬间在庙宇中弥漫开来,如同潺潺溪流,流淌过每一个角落。这笛声时而清脆悦耳,如林间飞鸟欢啼;时而婉转低回,似微风拂过幽篁。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带着独特的韵律,在空气中跳跃、盘旋。
随着笛声的响起,宁安周身泛起淡淡的灵力光芒。她刚刚突破修为,正借助清风玉笛的力量巩固境界。在笛声的牵引下,周围的天地灵气如同受到某种神秘力量的召唤,纷纷汇聚而来,围绕着宁安旋转。这些灵气不断涌入她的体内,与她自身的灵力相互交融、磨合,使她的修为愈发稳固。
宁安沉浸在吹奏与修炼之中,神情专注而宁静。她感受着体内灵力的流转与增强,心中一片澄澈。笛声与灵力相互呼应,仿佛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共鸣,不仅让她的修为在巩固中得到进一步提升,也让她对自身的力量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在这宁静的宁安庙内,宁安借助清风玉笛的神奇力量,为即将到来的未知挑战,默默积蓄着力量。
在宁家村的另一处,杏熹正忙于照料她培育的灵植。忽然,她敏锐地察觉到一股越来越浓重的气场从宁安庙方向传来。杏熹心中一动,瞬间明白过来,这定是宁安又突破了修为。
作为妖族的佼佼者,杏熹在修炼天赋上堪称天纵奇才。在妖族之中,她的修炼速度一直令同族瞩目,进步之快远超同辈。但是每当看到宁安的修炼进展,杏熹都不禁暗自咋舌。
此刻感受到宁安那愈发强大的气场,杏熹停下手中的动作,抬头望向宁安庙的方向,眼中满是诧异与钦佩。
她在心中默默思忖,自己在修炼一途上向来顺风顺水,自认为天赋异禀,可与宁安相比,却仿佛瞬间黯淡无光,竟生出一种自惭形秽之感。
宁安突破的速度实在惊人,每一次进阶都如同破茧成蝶,不仅修为大幅提升,连自身的气质与神韵都悄然发生着变化。
归梵乘坐的马车缓缓驶进宁家村,车辙在土路上留下两道深深的痕迹。一路奔波,她满心期待着与宁安分享清风镇的见闻,以及带回的书和灵植种子。
此时,在宁安庙中,宁安已经结束了借助清风玉笛巩固修为的过程,成功稳定了境界。经过此番突破与巩固,她对本源力量的领悟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原本晦涩难懂的力量规则,此刻在她心中愈发清晰,如同拨云见日,许多之前困扰她的修炼难题也迎刃而解。
归梵踏入宁安庙,看到宁安正站在庙中,周身散发着一种宁静而强大的气息,眼神中透着自信与沉稳。归梵立刻明白,宁安此次突破收获颇丰,笑着说道:“宁安,看来你这突破相当成功啊,感觉你整个人的气息都不一样了。”
宁安微笑着点头:“嗯,这次对本源力量领悟更深,实力也稳固了许多。你呢,清风镇之行还顺利吧?”
归梵拍了拍带来的袋子,兴奋地说:“太顺利了!书买到了不少,灵植种子也拿到了。还在清风镇听到了好多奇闻,什么陛下娶皇后和两位公子,还有林家小姐被催婚之类的。哦,对了,还碰到了姬英,她在帮家里买东西。”
宁安饶有兴致地听着归梵的讲述,两人一边分享着彼此的经历,一边规划着接下来村子建设的事宜。
宁安和杏熹见归梵回来,赶忙迎上前去帮忙。三人合力将归梵马车上的书一一搬下,那些书籍摞起来满满当当,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宁安双手捧着一叠厚重的典籍,对归梵说道:“这么多书,看来这次清风镇之行收获不小,百书楼有这些书籍充实,定能成为村民们的知识宝库。”
归梵笑着回应:“是啊,我可是精心挑选了许久,各种类型的书都有,希望能满足不同村民的需求。”
一旁的杏熹也抱着一摞书,附和道:“这些书对村子里的孩子们来说太重要了,以后他们就能从书中了解到更广阔的世界。”
三人小心翼翼地将书搬进宁安庙,暂时堆放在庙内的一角。此时的宁安庙,因这些书籍的入驻,仿佛增添了几分文化的厚重感。
放好书后,宁安环顾着这堆书籍,说道:“虽然书先放在这里,但还是要尽快确定百书楼的选址,早日动工修建。不然这么多好书一直放在这儿,也不是个事儿。”
归梵点头表示赞同:“没错,选址的事儿得抓紧商量确定下来。对了,之前和宁荣、宁峰讨论,倒是有几个备选地点,不过各有利弊,还得再仔细斟酌。”
杏熹好奇地问道:“都有哪些地方呀?说来听听,我也帮着参谋参谋。”
于是,三人围坐在一起,开始深入探讨百书楼的选址问题,在为村子未来教育事业的规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