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上都是一座巨大的机关群?哇塞,这个大场面保留的,最好想办法有用这些机关的场面。
只能牺牲一点太后的英明神武了,让几大藩王多攻击一下城墙,才能展现城墙的雄伟壮观。
哦哦,还有火山爆发?
雪崩?
这……大场面,好好整。
妃霏抓着头皮修改着因为缺失一部分而有点断裂的逻辑,却觉得故事的大场面很多啊!
拍卖会坑群臣。
六国会晤。
别国来云昭的交流挑衅。
藩王攻打首都等等,都是很需要人去填的场景,这部剧的群演绝对少不了。
不然,会给人一种空荡荡的感觉,画面相当不饱满。
柳芸表示,她现在不缺钱,群演招够。
特别是很多大臣,需要点老戏骨才能镇得住。
片酬给够,提前联系,加上《锦衣》给的底气和名声,倒是谈下来不少老戏骨的。
实际上,老戏骨的片酬大多不高,一个剧组只要没流量,这钱还是够花。
这次,柳芸做的预算都是将特效全部撇开的,资金相当宽裕。
等演员招揽完毕,立刻就进剧组开始培训了。
云昭王朝的礼仪和各方面规矩只会比《锦衣》更加完整,更加具有自己的一套系统。
之前在《锦衣》呆过的很快就能上手,还多有调侃,觉得《锦衣》的皇朝和云昭皇朝,像是一脉相承下来的。
殊不知,《锦衣》才是全靠想象,柳芸拿了云昭的一些习惯来用。
都是出自一个导演的, 柳芸大宇宙皇朝,很合理吧!
宫殿这种地方很抢手,先定下来就得赶着布置拍摄了。
人多,场面大,很考验导演的功底。
好在柳芸提升了技能,在这方面没什么问题,许多演员见了都挺意外的。
看来不是炒作或者吹捧啊,年轻的导演很有些本事。
调度游刃有余,似乎一切都已经成竹在胸。
尤其是柳芸演的太后,那气势……就跟真的一样,对戏的时候很多演员就被牵着鼻子走了,根本接不住戏。
副导和宋星绯都让她悠着点,虽然太后是主角,可太压戏了,画面也不好看啊!
柳芸:……果然演的,还是比不上当初那些真人。
「阿启,看看,你的馊主意,这戏拍得……难受啊!」
阿启:……这届演员果然不行啊!
最终,白沐这个角色还是没办法照着原版找,确实让司祈将就了。
淡然不用演,但是其他的特质得好好演出来。
好在司祈在演戏上的天赋不错,只要讲得够细,他还是能领悟的,多少能演出两分样儿来。
所幸修改后的剧本,白沐的戏份不算特别多,重点还是太后。
众人对柳芸自导自演的决定是很意外的,毕竟柳芸太年轻了。
谁知道那妆就跟易容一样,一化,气势拉满,愣是让所有人忽略了柳芸的年龄。
谁能想到,柳芸的演技,竟然比导演技能更厉害。
浑然天成,毫无痕迹,仿佛已臻化境,返璞归真……
这是什么奇葩的事情?
就在太后剧组拍摄进行得如火如荼时,炎国的手机圈发生了一件大事儿。
智能手机终于迎来了春天,不用每天都在充电了。
充一次,一直开着视频,二十四小时不关都能用三天。
那感觉真的不要太爽。
就这么一个功能,从咬了一口水果那儿抢了不少用户。
与此同时,属于炎国人自己的操作系统也出来了,阿启这边帮了大忙,但确实架构了一个不一样的手机操作系统。
这事儿啊,是阿启给宋氏集团搞防御得到的启发。
然后通过刘秘书,联系了菊花牌手机研发部,拿了报酬给弄出来的成果。
对阿启来说,不过是随手做的玩具,这系统甚至都不带人工智能,只是为了适配炎国国产手机,抢烂水果手机市场的。
只能说,这一波的菊花牌新型手机,真的狙击到了烂水果。
即便烂水果一年一度收割韭菜的新手机还没发布,在炎国的市场也在极速萎缩。
充电问题解决,操作系统oK,再加上价格合适……有的选,很多人还是愿意弃掉烂水果手机的。
这手机圈很热闹,柳芸倒是关注到了九大小太阳的点火。
外面确实一点消息都没有,主打一个偷偷的点火。
五一劳动节这天,九大小太阳一起点火不说,还偷偷切换了国家电网的运输。
电网那边是早有布局,积存了几个月的压力终于消失了。
老百姓没什么感觉,只是当时的灯泡感觉闪了闪,大家也以为电压不稳,没当回事儿。
“最近用电是真有压力啊,电压老不稳。”
“这还没到夏天最热的时候……到时候会不会直接停电啊,怕不是要热死。”
“最近好多电子产品都更新换代了,电池续航惊人,用电量是不知不觉的在增加。”
不少人都表示了忧心忡忡。
电网官方不能说明真相,但是有底气回应,难得活蹦乱跳的在网上到处流窜。
“你们在质疑我们的专业?”
“不要拿你们的想象来判断我们的工作啊!”
“已经度过了危险期,现在用电很安全,不会不稳了,不缺电,不缺电,真的不缺电……”
“哪里有问题赶紧拨打官方电话,超过二十四小时算我们工作没做好。”
炎国网络吃瓜众:……
祖国妈妈,快来看,这儿子疯了,到处蹦跶呢!
好些人跟在后面吃瓜吃了个全程,到处嘻嘻嘻哈哈。
“小电啊,你吃了什么,长大了?不需要大家担心了吗?”
“原本以为是谁在搞事儿,仔细一看,居然是小电本电,现在官方号都这么会玩吗?”
“可能运营账号的是刚毕业的小年轻吧!”
“看看,最近是大家担心得太过了,逼得小电出来自证清白了?”
众人不由得开始调侃电网官方,但是不得不说,闹了这么一阵,吃过瓜的确实没那么担忧了。
小电的底气太足了,给了大家不少安全感。
而接下来确实也没发现哪里出现用电危机,这话题倒是不知不觉就消失,很少有人再提及。
毕竟人多,每个人都会有一种错觉,我一个人能用多少?
没见哪里缺电啊,国家看起来确实准备充足。
之后,即便到了夏天的用电高峰,也没有出现往年的小危机,大家就彻底忘了这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