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种网状蚕茧状的战舰,实际上在太空里,更利于高速释放大量无人机。
或许是这样,他们才会保留这种战舰形态。
但不管怎么说,当赵小侯悄然出现在舰队中心处之后,这支默默蜕文明的无人舰队就意味着迎来了末日。
赵小侯略微多看了这些奇怪的战舰几眼之后,随即就拔出了光能剑。
仅仅几秒时间,光能剑剑芒长度就延伸到了100万公里。
实际上就在光能剑的剑芒迅速向外延伸的时候,默默蜕文明的无人战舰的主控电脑就纷纷在内部频道上发出了预警信号。
可没等它们开始探测敌人踪迹的时候,赵小侯就挥动了光能剑。
下一刻,很多无人战舰就发出了敌袭警报。
“坐标:K3456,G,Y,有高能目标出现。”
“该高能目标速度超过了光速!”
..............
实际上,它们发现的高能目标就是光能剑的剑芒。
而在赵小侯挥动时,光能剑的剑芒末端在太空里的移动速度必然会超过光速。
其一是盖亚意识加持之后的结果。
其二,实际上只要剑芒长度超过30万公里时,赵小侯挥动光能剑,挥动速度能够在1秒内扫过360度角,那么剑芒的末端在太空里的移动速度就会超过光速。
当然,也会有人说,这仅仅只是数学上能够达到的超光速,实际上在这个过程里,任何物体都会因为受力发生形变,会因为机械应力而断裂。
还有人会说,力在物体内部传播的速度有限,会导致末端速度受限于波速,而非挥动速度,所以末端无法超过光速。
但这些说法,在光能剑面前统统失败了。
因为光能剑的剑芒实际上就是光凝固之后形成的特殊物质,其末端在盖亚意识的加持之下,挥动时速度要远远超过光速。
这么说吧,赵小侯在挥动光能剑时,由于他速度够快,剑芒末端速度达到了惊人的每秒1200万公里。
当然,这个速度是因为他挥动光能剑时的速度等于每秒能够转动720度以上。
也就是每秒转2圈。
但凡在剑芒扫动这个平面内的战舰,一瞬间就被切开。
要么是从中间被对半切开,要么就是一部分被切掉。
但不管是何种方式被切开,这些战舰都受到了重创,甚至于直接被摧毁。
为了最高速的摧毁敌方战舰,赵小侯每次挥动光能剑都是朝着战舰数量最密集的地方挥去。
这支无人舰队的战舰数量并不算多,大概也就只有上万艘。
也正是如此,它们之间的距离拉得比较大。
赵小侯突袭之初的1分钟内就干掉了2000多艘战舰,几乎就是每秒30多艘战舰在剑芒上撞毁。
但这之后,战舰就散开了,朝着光能剑挥动的地方就是一阵火力覆盖。
这个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虽说5号机可以将自己真正意义上隐身,但光能剑的剑芒却是没办法隐身的。
虽说光能剑的剑芒乃是由伽马射线凝固而成,但伽马射线凝固之后就会变成黑色。
而在炮火交织的战场上,黑色并不能够被漆黑的太空完美掩盖,因而那些智能战舰很容易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但火力覆盖这种攻击方式对于5号机来说,完全没有任何用处。
赵小侯心念一动,5号机瞬间就消失在原地,再度出现时,却到了无人舰队的后方,然后又是一阵光能剑挥砍,一艘艘无人战舰在黑色太空里纷纷爆裂。
虽说这些智能战舰随后不断产出微型无人机,但也都被赵小侯精神力尽数捏爆。
等到寥寥无几的最后几艘战舰被光能剑砍成太空里的烟花之后,他方才住手,略微查看了一下战场上的那些残骸之后,便脱离了盖亚意识,之后返回。
不得不说,这场战斗,赵小侯是过足战斗的瘾了。
每个男人对于枪械,大炮,飞机,战舰等等都有着莫名的热衷。
但赵小侯作为一位科学家,尤其他是一位对于大夏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压根就没有上战场的机会。
就更别提随着大夏在智能化道路上越走越远,就连有人战舰都被无人战舰尽数替代,他就更没有机会上战场享受那种战斗的快感了。
但这次,借着5号机实战测试的机会,他着实舒服了一把。
毕竟这种真实的战斗,摧毁敌人的战舰,绝非那种拿着猎枪去打猎所能够比拟的。
当然,他最多也就只是这一次实战了。
因为消息传回去之后,上面的大佬纷纷给他打了电话,虽然没有责备他,但话里话外都让他以身体为重,为大夏的科研事业为重,别像年轻人那样冲动云云。
如此一来,接下来的实战测试,他就只能够交给年轻的科研人员了。
半个月后,5号机的实战测试结束。
随后,赵小侯就将5号机在实战测试里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改进和调整。
整个过程花费1个月时间。
最终5号机定型成功。
赵小侯将5号机定型之后的性能数据报告传递给了太空军。
接下来就是看太空军是否愿意在这上面投入了。
太空军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很快就批准了5号机的量产方案,要求大科学院先生产出100台5号机的量产版本,并要求5号机的量产版本在性能方面不能低于5号机的90%。
太空军的要求并不苛刻。
实际上,实验室产品的性能一贯都是优于工厂量产版本的。
因为实验室产品是科学家们精雕细琢出来的非量产品,而工厂出产的量产品,为了能够量产,在制定工艺规范的时候,必然会削减产品性能。
一般来说量产品就是实验室产品性能的90-95%之间。
当然,这个仅限于大夏本身,如果是巨型星际太空站里的那些国家,量产品多数都是实验室产品性能的80-85%。
不过话说回来,5号机由于技术含量太高,想要量产还是有难度的。
赵小侯在接下来的一个半月时间里,主要精力就用在了调整万能工厂技术上。
毕竟单人武装等到太空军试用满意之后,必然会在太空军全面装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