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事人一时无言,片刻后尴尬地应了声“是”,然后坐到了院中石桌旁边掏出身上的名契。
什么不必在意,不就是怕他私吞吗。
他心疼地将手中钱袋里的银钱都倒了出来,讲明了规矩后,支付了短工原定的价格,又将剩下的钱平分了出去。
未曾做什么便得了银钱,众人皆兴高采烈地离开了府宅,唯有那主事脸色不大好看地领着身后的杂役往娄府去了。
宋清此行人多,虽然宅子大,但真住起来还是有些拥挤。
宋清在府中逛了一圈,没住主院,选了个幽静带小楼的小院子,自己歇在二楼的阁楼,院中只住折月,常骏和纪辰,其他地方由着府兵和上京卫自己安排。
宋清歇了一夜,打算第二天就去洺城的江南贡院看看。
到了第二日,雨总算是停了,只天色还微微阴着。
宋清收拾好下楼,见到饭桌上还摆了一小摞文书。
她在吃饭的时候看东西倒也习惯了,随手拿了块枣糕吃着,然后将那一小摞纸册斜着推开,从中抽了一份来看。
折月在这个时候走了进来,手上又拿了几份新的纸册放到桌上:“公子,外头来了许多个读书人要见你。”
“嗯,看出来了。”宋清放下手里的拜帖。
折月给她盛着粥,很是不满地道:“科考将近,不好好读书,偏钻营这人情买卖,还读书人呢。”
“他们还候着吗?”宋清问道。
“嗯,等在门口不愿意走,有几个还为公子会先见谁吵起来了。”折月很是看不上。
宋清只微微一笑,并不当回事。
她一边吃饭一边从那堆拜帖中抽出那些书生附上的文章诗句来看,全当是下饭了。
吃完饭,收拾妥当。
折月将桌上被弄乱的拜帖理好,忽地捡起其中一份惊讶地道:“公子,这儿还有个姓宋的呢。”
因这份里面没附诗文,宋清没打开过。
“嗯?”宋清换了官袍从楼上走下来,闻言问道,“叫什么?”
“宋显名。”
宋清接过来扫了几眼,忽地就笑了。
“怎么啦?”折月好奇地凑过去。
宋清以手指给她点了几个字,折月眨了眨眼念道:“叔……显名拜?”
“什么叔,怎么这般不要脸!”折月立刻生起气来。
宋清将其扔到了桌上摇了摇头:“我才刚到洺城,宋家就迫不及待要给我找点事情做了。”
常骏在门口探了头道:“大人,马车备好了。”
“好,就来。”
府宅门口,数十名书生打扮的人在门口徘徊,谁也不愿意先行离开。
另有一身着华服的男子,倚着墙壁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好似并不担心。
不时有百姓路过,好奇地看着未挂匾额的院子和门口的人们。
清晨乌云散去,总算是个难得的晴天。
府宅大门缓缓打开,宋清从门内走出,折月抱着一摞拜帖跟着。
门外候着的人立刻便围上来。
上京卫持剑将宋清隔在身后,冷声喝道:“不得妄动!”
“宋大人!学生等候大人已久……”
“宋大人!”
外面等着的人叫喊起来,宋清在一中空处站定,淡然抬眼在众人身上扫了一圈。
几人不自觉地安静下来,眼中却隐约可见对宋清样貌的惊愕。
或是觉得她年轻,或是觉得她瘦弱。
宋清并不在意,冲他们和煦一笑,从折月怀中拿了本拜帖打开看了一眼问:“《史学篇》是谁所作?”
众人一愣,一瘦小男子从人群中挤出来道:“大人,学生陈咏。”
“嗯,”宋清将拜帖还给他,笑道,“文句言之有理,但文章论述不必贪心,通一已是难得。”
陈咏呆呆地接过来自己的拜帖,下意识地道:“多谢大人指点。”
宋清颔首,又拿起下一本看了一眼问:“《水利论》是谁所作?”
第一排一人立刻应道:“是我!”
宋清看了他一眼,亦将拜帖还给他道:“想法极好,但农桑之用,最忌闭门造车,这次赶考,可至京城之北再看看。”
“是!谢大人!”那人激动地道。
众人大概明白了宋清做的事,于是安静地等着她将一份份拜帖还回,又对他们附上的文章做出中肯的点评。
到了最后一份,宋清的目光落到那华服男子身上,那人自觉地走到他面前,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
宋清将拜帖还给他,淡然道:“未附文章,无话可说。”
“呃,不,”宋显名接过拜帖,连忙说道,“我不是,我是受家中之托,来请你……”
宋清未多看他一眼,打断了他的话对面前众人道:“承蒙诸位信任,不辞辛劳在此等候。”
见众人本看着宋显名的目光重又落到她身上,她才郑重地道:“宋某知诸位读书不易,亦知天下读书人之不易。行至洺城,归至京城,宋某所求是天下读书人此次科考顺利,不负皇恩浩荡,不负朝廷期望。”
宋清抬手行礼道:“还望诸位理解宋某今日不做接见之举,亦请诸位潜心读书以备科考,宋某在此,预祝各位前行之路皆坦荡光明。”
她说罢转身上了马车,车帘落下,她听到外面的人激情澎湃地齐声道了句“多谢宋大人”。
宋清神色未有变化,端起车内备好的茶水润了润喉咙,拿起桌上放着的《荣阳县志》。
这是她让人去找来的。
昨天常骏去打听了一下,宋家虽然有新宅在洺城,但更多人似乎还是住在荣阳县的玉阳镇。
至于那个宋显名,他的父亲是宋远的叔叔,真论起来,宋清也确实要叫他一声“叔”。
但就这么堂而皇之地把这种辈分写到拜帖上,饶是宋清都不知道该说是“天真”还是“愚蠢”。
她唯一能想到的解释,就是宋家人真的以为宋章和宁虹回来是养病来的。
没有什么“官大一级压死人”,在这宗族关系的“老巢”,在宋家那群人心里,可能只有“辈分高一级压死人”。
宋章如此,宋显名如此,荣阳县宋家其他人,大约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