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放下茶杯,目光灼灼:“许镜言导演,是我认为最适合执导《遮天》的人选。
她的《春秋》刚刚在国际上为龙国电影赢得了荣誉,她对宏大叙事和东方美学的理解,无人能及。
如果天影能请到她,我相信,《遮天》的成功将更有保障。”
“至于演员,”祝仁继续道,“流量固然重要,但演技和角色的契合度才是根本。
我希望《遮天》的每一个角色,都能找到最合适的演绎者,而不是被资本和流量裹挟。”
苏凌雪沉默了,祝仁的话,句句在理,而且直指要害。
许镜言,这个名字的分量太重了。
如果祝仁真的能说动她,那对《遮天》项目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加持。
她迅速在心里权衡着利弊,如果强硬拒绝祝仁的要求,很可能导致合作破裂,错失《遮天》这个顶级Ip。
但如果完全答应,又意味着天影在项目主导权上做出巨大让步。
“祝老师,您这话说的!”苏小棠再次忍不住插话,她走到苏凌雪身边,焦急地劝道,
“姐!许镜言导演啊!那可是刚拿了奥斯卡的!如果她肯执导《遮天》,那我们电影的起点就比别人高出一大截了!
祝老师可是特意给许导和柳影后提过这件事呢,当时我也答应过了!
而且祝老师都说了他会亲自参与剧本改编,保证原汁原味,这简直是强强联合啊!”
她又转向祝仁,拍着胸脯保证:
“祝老师您放心!我姐她肯定会同意的!她最看重作品质量了!许导那边,我们天影也会再亲自去请!
演员方面,您看中谁,我们天影就去签谁!
资金方面更不用担心,首期五个亿只是开胃小菜,后续十个亿、二十个亿都不是问题!”
苏凌雪看着自家妹妹这胳膊肘往外拐的模样,又好气又好笑。
但她也不得不承认,苏小棠的话,点醒了她。
《遮天》这个Ip的潜力,加上祝仁目前如日中天的声望和影响力,
如果再能请到许镜言这样的国际大导,那这部电影成功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更别说祝仁已经和许导搭上线了,她又何必纠结着所谓的主导权呢?
与其在这里过多纠缠,不如抓住这个机会,做大做强。
她深吸一口气,看着祝仁,终于做出了决定:“好,祝先生,你的条件,我原则上同意。”
“许镜言导演那边,我们天影官方会正式邀请。
演员的选角,我们会充分尊重您的意见。剧本方面,也期待与您的深度合作。”
她伸出手:“希望我们能共同打造出一部不朽的经典。”
祝仁也伸出手,与她再次相握:“合作愉快。”
《遮天》电影的合作框架基本敲定,苏凌雪又话锋一转:
“祝先生,除了电影,不知道您对纪录片有没有兴趣?
我们天影最近也准备筹拍一部关于龙国美食文化的系列纪录片,希望能打造一个全新的文化品牌。
只是在内容策划和表现形式上,一直没有找到太好的突破口。”
她顿了顿,期待地看向祝仁:“我听说您和许镜言导演是旧识,而且许导在人文纪录片方面也颇有建树。
我们非常希望能邀请到许导担任这部纪录片的总导演或总顾问,
不知道祝先生能否帮忙牵线搭桥,也给我们提一些宝贵的意见?”
祝仁心中了然,看来苏凌雪这是想借着《遮天》的合作,进一步加深与自己和许镜言的联系。
“美食纪录片?”祝仁心中一动,立刻想到了前世那部火遍大江南北的《舌尖上的xx》。
他想了想,开口道:“苏总的想法很好,美食确实是文化传播的有利途径之一。
我个人觉得,一部成功的美食纪录片,不仅仅是展示菜肴的制作过程和精美外观,
更重要的是要挖掘美食背后的人文故事、地域特色、以及人与食物之间那种深厚的情感连接。”
“我们可以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讲述他们与美食相关的平凡而又动人的故事。
比如,一位坚守传统手艺的老匠人,一道承载着家族记忆的家常菜,一种与特定节气或地域息息相关的食材……”
“我们还可以将镜头对准那些广袤的田野、繁忙的渔港、热闹的集市,
展现食材从获取到制作的全过程,让观众感受到食物的来不易和自然的馈赠。”
“更重要的是,要用充满情感的旁白和精良的画面,勾起观众的味蕾记忆和情感共鸣,
让他们在欣赏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我们龙国文化的温度和人情味。
对了,片名不如就叫《舌尖上的龙国》。”
祝仁结合着前世那部经典纪录片的模式,将核心理念娓娓道来。
苏凌雪越听眼睛越亮,祝仁提出的这些思路,简直为她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太棒了!祝先生,您这番话,真是让我茅塞顿开!醍醐灌顶!”苏凌雪激动地站起身,她也不是没有研究过,
但是现在市面上大多数纪录片都太端着了,完全没有祝仁所说的烟火气。
她觉得,这个建议,非常符合美食纪录片的内容。
“以小见大,通过普通人的故事来展现美食文化,这视角太独特了!
还有食材的获取过程,人文情感的融入……这,这简直就是一部史诗级纪录片的策划案啊!”
苏小棠也在一旁用力点头,满眼崇拜地看着祝仁:“祝老师您太厉害了!听您这么一说,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关于邀请许导的事情,”祝仁继续说道,“我可以帮忙和许学姐沟通一下。
我相信她如果听到这么好的策划案,应该也会很感兴趣。
不过最终是否能合作,还要看许导的档期和意愿。”
pS:端午节到啦!
作者君探头:感谢大家追更\/陪伴!祝各位:
吃粽子不粘叶,咸甜党不打架,
假期美滋滋,元气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