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云润谦出差回来,听说谭丽佳对自己媳妇做的事,怒气值上升至一百。
于是,某天,谭丽佳去买菜时,不知从哪里跑出一个大傻子,大庭广众之下,对她又搂又亲。
幸好路人热心,几个人合力把傻子拉开。
被拉开的傻子,又“嗖”的一声,跑了,压根找不到人。
而谭丽佳,面子彻底丢尽了,只能掩脸哭着跑回去。
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她连门都不敢出了,还每天都惶恐不安,生怕吴师长知道她被欺辱了,会嫌弃她。
两个月后,拆迁款拨下来了。
陆羽看着存折里的数字,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
“媳妇,别看存折了,那有啥好看的?你看看我,这腹肌是不是更加紧实了?”云润谦委屈巴巴地说着。
陆羽低头一看,哇!这八块腹肌,似乎更立体了,散发着莫名的诱惑。
她忍不住伸手捏了捏,瞬间觉得鼻孔一热。
妈呀,这是要流鼻血的前奏吗?
唉!结婚这么多年了,自己还是忍不了自家男人这诱惑呀。
于是,陆羽把存折一扔,便扑了过去。
第二日,她成功睡到中午才醒。
揉着发酸的腰,她叹了口气。
唉!果然是男色误人啊。
待她走出房门,已经等了她一上午的张小清,佯怒道:“陆姐,你这是有了男人就忘了姐妹啊。”
陆羽顿时想捂脸。
原本答应了陪张小清去看房的,自己却睡到日出三竿,让她等了那么久,真的是不好意思。
简单收拾一下,两人便出了门。
可刚走到巷口,便碰到了徐明珠。
“太好了,被我赶上了。你们可不能丢下我,走!我也要跟着去看房。”
陆羽和张小清对视了一眼。
陆羽:她有说最近要买房吗?
张小清:我不知道啊,她没说。
“你们俩发什么呆?走啊!”徐明珠催促道,看起来很着急。
于是,两人行变成了三人行。
张小清这次想买的房子,不再是那种破破烂烂的,毕竟手里有钱了,想买个好点的房子。
小楚也按她的要求,找了三套房源。
看过房子后,张小清觉得三套房子都不错,顿时有些拿不定主意。
“陆姐,买房你有经验,你说哪套好我就买哪套。”
徐明珠附和道:“对对对,陆姐眼光最好,你说哪套好我也买一套。”
陆羽:……
只见她对徐明珠招了招手,对方立马凑近她。
“明珠,你真打算买房?这房可不会拆迁哦。”
徐明珠红着脸点头,“嗯嗯,沈钦君把钱都给我了,要我看着来买个房子。”
哦……原来是想买婚房。
“明珠,我觉得要不等我表哥下次回来,咱再一起看?”
“不,不用等他,他,他说了,我喜欢就行。”
陆羽:好吧,这酸腐的爱情气息,真是……
最后,张小清买了两套相邻的宅子。
一套装修很好,打扫一下便可以拎包入住。另一套要花点钱修整才能住人。
而徐明珠也买到了房子,是陆羽之前买的小洋楼,按现在市价的五折卖给了她。
毕竟是自家表哥的婚房,而且徐明珠是大小姐,买个好点的房子,岳父那边容易过关些。
和房主过户,待张小清拿到房产证明后,立刻给家里打了电话。
而朱小慧一听女儿一口气买了两套房,也替她高兴。
“我的闺女呀,果然是个有福气的,现在在京市都有两套房子了。哈哈!”
听着朱小慧爽朗的笑声,张小清也觉得特别开心。
“妈,两套房子,一套我自住,另一套是买给你和爸住的。”
“哎呦!闺女,爸妈都一把年纪了,哪需要住这么金贵的房子,你留着当嫁妆。”
“妈,我都说过了,我要让你和爸享福的,以后给你们养老。”
“傻孩子,妈有三个儿子,哪需要你一个闺女养老哦?”
话虽然这么说,但朱小慧心里还是甜滋滋的。
养闺女就是好,闺女贴心又贴肺。不像那些臭小子,个个都是赔钱货,还顶心顶肺。
“妈,你闺女一个人在京市,难道你就不担心吗?难道你都不想我吗?”
“想,妈天天都念着你呢。”
“那行,那你和爸尽快商量一下,啥时候来京市?”
……
挂了电话后,朱小慧还是有点懵的。
自己这是答应女儿去京市了?
哎呦!得赶紧找当家的商量一下。
于是,两口子商量了两天两夜,便决定先去京市看看,当是去探望女儿。
到底要不要留在京市,到时再做打算。
毕竟张大力现在还没退休,而且三个儿子都在这,夫妻俩若是长住京市,家里这一摊子事怎么办呢?
夫妻俩说干就干,决定了之后,便开始收拾行李。
朱小慧还天天往供销社跑,给闺女买了不少东西,还给自己和老伴买了新衣服、新鞋子。
毕竟是去大省城,绝不能给闺女丢脸。
很快,左邻右舍也知道了张小清在京市买了两套房,张家两老要去京市探亲了。
看着张大力和朱小慧天天红光满面,走路带风,邻居们都表示酸了。
同样是生闺女,为什么自家闺女一点也不争气,而朱小慧的闺女却一飞冲天?
唉!归根结底,还是朱小慧的肚皮会生闺女!
若是朱小慧知道大家是这样的想法,高低得给他们来一节思想教育课。
因为虽然大家都是养闺女,但别人的闺女是从小就要干家务,带弟弟妹妹,还不能读书。
而对于张小清这个闺女,朱小慧是精养和富养的。
从小到大,都没让闺女干过家务,家里好吃的,都是紧着闺女。这也是张小清之前一直白白胖胖的原因。
而且她一直坚持让女儿多读书,因为她记得她奶奶曾经说过,女子多读书,上可教夫,下可育儿;对外可治国,对内可持家。
所以,在同龄的女孩子纷纷辍学的情况下,张小清是一直读到高中毕业的。
事实证明,女儿还是得富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