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权力巅峰从纪委开始 > 第1035章 两个人的供词有问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35章 两个人的供词有问题

古安江见王德发打蔫,心里更有底气。

“我们找到那两位已经调离槐荫市的干部核实情况,他们都承认向史刚行贿,一个送了价值九千八百元的烟酒,另一个为史刚的孙子送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价值一万两千元。同志们,如果这不叫受贿,那我就不知道某些人还有没有立场。”

他说到最后,指关节敲了敲桌面以加重语气。

全场鸦雀无声。

白国昌和蔡丽屏都表情轻松地露出笑容。

古安江还真有两把刷子。

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找出证据并办成铁案,足见其水平不是一般的强。

秦云东仔细看完两位行贿干部的证词,抬起头问:

“古副书记,这两个人的供词可靠吗?”

“当然,我亲自审问过,经过再三核实,还能不可靠吗。除非秦书记先打标签,觉得我不可靠。”

古安江说话很冲,公然在会议上回怼秦云东。

“这两个人的供词有问题,不足采信。”

秦云东并不在意他的态度,脸上的神情依然平静。

闻听此言,全场一阵骚动。

王德发立刻抬起头看向秦云东,眼神中多了一丝希望。

古安江心中恼火却也不能发作,他还不敢对秦云东有太过分的挑衅。

“呵呵,秦书记是我以前的老上级,果然是比我强啊。只看了几分钟就能瞧出毛病,真让我钦佩啊。我虚心求教秦书记,供词哪里有问题?”

古安江明显带有讽刺挖苦的意味。

秦云东举起供词晃了晃:

“行贿时间不对。供词上说他们是1997年8月29日行贿,9月2日就获得提拔任命。根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入选干部要经过五到七天的公示,他们既然已经入选,为什么还要行贿?就算行贿,为什么会选择在敏感的公示期间?”

众人都看向古安江,感觉这的确是一个bug,不合常理。

古安江对此却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回答。

“秦书记,请您再仔细看看供词。他们两人已经交代过,史刚的孙子当时刚考上大学,史刚为了给孙子礼物,这才要了笔记本电脑,史刚还想替孙子在大学里铺路,于是要了高档烟酒准备行贿给大学里的负责人……”

古安江回答得很自信,还不忘再对秦云东阴阳怪气一次。

秦云东看向季仙洲:“季副市长以前是省城大学的教授,请问大学新生报到时间是什么时候?”

季仙洲没料到秦云东突然发问,稍微想了想,回答说是8月27日到28日。

秦云东追问:“省城大学报到时间有没有调整变化过?”

“省城大学很保守,什么东西定下来就基本上不会改。反正我在省城大学十几年,新生报到时间从来没有改过。”

季仙洲非常肯定地给予答复。

“省城大学新生报到时间是8月27日到28日,史刚为什么在孙子已经入校的29日才想起来要笔记本电脑和高档烟酒?”

秦云东向古安江抛出问题,请他解释史刚为什么有如此蹊跷的举止。

“或许……大概……可能是刚临时想起来索要财物……”

古安江结结巴巴地说完,低头假装做记录,以躲避秦云东犀利的目光。

谁都看得出,古安江已理屈词穷,只不过是在没理硬拗。

秦云东脸色一沉:

“或许?大概?可能?古副书记,这是一位纪委高级干部审案子的态度吗?没有证据就应该去调查落实,怎么能在严肃场合里不负责任地信口开河?”

秦云东已经掌握了主动权,对古安江的批评自然也就站得住脚。

古安江真憋气。

他看过不下七八次供词,认为绝对没有漏洞,没想到秦云东只看了一遍就问得他哑口无言。

千算万算,还是棋差一着。

古安江只专注在供词内容,忽略了现实中时间线存在逻辑漏洞。

被秦云东点中死穴,古安江不能自圆其说,意味着证据链条崩裂。

现在该如何收场?

秦云东却并没有说完,继续对供词提出新的质疑。

他回忆说,在他到槐荫市做国企改革的调研和实施,曾经多次和史刚交流过。

史刚当时抱怨国企在槐荫市成了唐僧肉,谁都想要吃一口,吃喝拿要,成了普遍现象。

为了给纺织机械厂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史刚不得不答应很多无理的要求,其中包括接收不符合要求的人在纺织机械厂任职。

秦云东拿起材料:“这两个人的简历说明,他们来自槐荫市老干部局和文联,都是科级干部,却进入和他们专业毫不相干的纺织机械厂,并在1997年又同时被提拔为副处级干部,在1999年又几乎同时调到省厅工作。有这种能量的人,用得着行贿史刚吗?”

他虽然没有明说,但表达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

从这两个人的经历看,摆明是曲线调动升职的操作。

能一路畅通无阻地调到省里工作,肯定背景不简单。

史刚只是市属国企领导,根本没这个能量。

极大可能性,只是被动服从别人的指示,过过手而已。

王德发来了精神,激动地站起身:

“时隔八年,如果不是秦书记分析提醒,我几乎想不起来了。这两个人当年在厂里非常散漫,每个月除了领工资,平时都请病假,见都见不到面。他俩根本不把老厂长放在眼里,又怎么可能给老厂长送礼?”

他的话又引起项东方一番感慨。

项东方发言说,史刚的无奈不是个别现象,在槐荫市各国企都有类似的经历。看着国企的厂长很风光,其实哪个人都受过来自市里的压力。

白国昌满脸不高兴。

怎么分析着史刚的案情,又扯到槐荫市头上了。

他敲了敲桌子:“老项说话要负责任,或许以前国企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现在槐荫市还有这样的事发生吗,如果有,现在就告诉我,是哪个部门去骚扰国企,我现在就让纪委去查办!”

项东方不吭声了。

他本来只是想说明史刚有很多无奈,没有要指责槐荫市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