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为首的嬷嬷忙应道:“原本内务府是想让柳夫人与太后娘娘分开住宫殿的,但陛下说住一起更方便些。”

几人齐刷刷地停下脚步。

“等会儿……太后?”

谁?

陈映晚?

嬷嬷笑道:“正是,陛下已经在筹备敬陈夫人为太后,陛下这几日太忙,怕是没来得及告诉太后和柳夫人。”

这几天陈映晚的确没见到佑景,连陆明煦都忙得不可开交。

但陈映晚还是忍不住皱了皱眉:“这合规矩吗?”

嬷嬷低头:“陛下是天子,天子想做什么,便是天意所在。”

正如嬷嬷所说,第二日钦天监便在朝堂上进谏,请皇帝将养母陈映晚奉为太后。

自然有人提出异议。

陈映晚出身低微,又只是抚养皇帝,从来没有这种先例。

可钦天监当即拿出昨日夜观天象的结果——陈映晚命格极好,若能成为太后,对国势大有裨益。

皇帝“沉思”良久,十分严肃地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便准备仪式吧。”

朝臣颇有异议。

但佑景丝毫不慌。

因为他直到,娘亲当上太后不久,他就要真正开始动作。

到那时候,无人再有精力去议论娘亲了。

陈映晚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太后,入主慈宁宫。

佑景每次来找她的时候,陈映晚都有些恍惚。

她竟然养大了皇帝?佑景真的成了皇帝?

倒也不怪她有这种奇怪的感觉,毕竟佑景在她面前完全没有皇帝的架子,还是那个乖巧懂事的佑景。

除了偶尔身边的宫人对佑景的毕恭毕敬,会让陈映晚突然意识到佑景的身份以外,佑景与从前并无二致。

直到陈映晚成为太后的半个月后。

佑景上朝前,特意来了一趟慈宁宫。

一大一小坐在桌子旁吃早膳,佑景的声音压抑着喜悦和激动:“娘亲,我今天要办一件大事。”

陈映晚给他盛了碗粥:“什么大事?”

佑景眸光一闪,神秘兮兮道:“我先不告诉娘亲。”

“但我敢肯定,娘亲知道之后,一定会很高兴。”

这份根种在佑景心中的夙愿,终于能在今日终结。

吃过早膳,他又找到柳婶,让月宜姐姐今日跟在自己身边。

陈月宜并没多想。

直到佑景将她带上了朝堂,让她站在了自己身边,陈月宜才紧张起来。

佑景似乎要做什么。

陈月宜前些日子便有预感。

因为七天前,佑景拿了一堆考卷来找她,让她答题。

看完她的答卷,佑景眼里闪着光亮,风风火火地离开了。

从那时,她心里就隐隐有些感觉。

佑景坐在龙椅上,面对朝臣的跪拜,神色如常地抬手。

“众爱卿平身。”

解决完今日朝臣递来的麻烦,佑景便将手边的圣旨递给身旁陈月宜。

“你来宣读。”

陈月宜一怔,咽了下口水。

但她很快反应过来,伸手接过圣旨。

在她展开圣旨、看到其中内容的一瞬间,沉甸甸的圣旨分量更重了几分。

而此时此刻,陈月宜预感成真。

“一,今日起,全国各地兴建女子学堂。”

“二,今日起,女子可参加科举、入朝为官。”

“三,女子满十四岁,可向当地官府申请自立门户,不必爹娘应允。”

“四……”

朝堂越发安静。

而陈月宜的声音却越来越大,她宣读的声音颤抖,双手也打颤,心跳声大到让她快要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直到最后一个字结束。

整个大殿回响着她的尾音。

朝臣神色各异,但大多脸色难看。

佑景泰然自若,心里除了欢喜,再无他想。

佑景想起先帝在世时,于尚书房说的那句话。

那时的他,不甘于无法控制自己的人生,不愿和娘亲分隔开。

但先帝朝他招招手,轻声告诉他,自己命不久矣。

先帝指了指自己身下的椅子,笑道:“如果你想控制自己的人生,就像朕一样,忍耐、韬光养晦——直到坐在这个位置的那天。”

佑景将这句话深深刻在了心里。

而如今,他真的做到了。

他的权力,终于能改变这一切。

这是他的新政。

这是整个朝代的新政。

在达成夙愿的同时,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权力的无所不能。

呆若木鸡的朝臣终于开始他们的抗议,他们说新帝颁布新政的举动太过急躁,且不合常理。

女子不该从政,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佑景却将陈月宜前几日答过的考卷拿了出来,叫内侍分发给众人。

“这是朕身侧女子答的考卷。”

“依朕之见,这等才华名列三甲也绰绰有余。”

“朝堂各位爱卿家中大多有从小精心教养的子嗣,合该知道这答卷的分量。”

众人面面相觑,却仍不愿接受。

佑景只好笑着说:“罢了,朕早知道无法说服众爱卿。”

“不如了当一些。”

佑景站起身,环视一周,轻笑道:

“若想叫朕收回成命,众爱卿可直接站出来。”

“这样拉出去砍头,更方便些。”

“不过,只有这一次哦。”

“若被朕发现你们阳奉阴违,那就不单单是砍头……还要满门抄斩。”

“……”

朝堂上瞬间一片死寂。

原本想“据理力争”的,如今一个个涨红了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迈出半步。

他们本就是先帝筛选后留下来的臣子,很识时务。

在意识到新帝的决心后,他们便聪明地选择闭嘴。

当然,即使这样,还是有人阳奉阴违。

佑景没有留情,在得知的第一时间下旨抄家。

杀鸡儆猴。

这些新政触及了他们的利益,如果佑景的决策不够雷厉风行,那么这场腥风血雨将会维持很多年。

到那时,死的就不只是几个人。

陈映晚得知消息的时候,那名臣子已经被抄家。

佑景自觉没错,但来见陈映晚的时候,他还是有些心虚。

娘亲从小教导他要善良,但他如今却不得不以暴制暴。

他担心娘亲会对他失望。

他小心翼翼地解释:“我没有全部杀掉,只是流放……”

然而陈映晚却只是轻轻摸了摸他的脑袋。

“你做得对。”

佑景这件事的初衷,是为了全天下女子谋未来。

陈映晚身为女子,自该全力支持。

况且她很相信,佑景不是嗜杀成性的孩子。

如果在这条路上前进,一定会沾上鲜血的话,那陈映晚希望自己能分担些佑景肩上的压力。

无论佑景做出什么选择,她都会支持他。

这是陈映晚唯一能做的。

半年后,新政实行趋于稳定。

佑景打算南巡,亲眼看看自己带来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