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太忙了,竟然断更两天。
原因一律不提,还望各位看官见谅。
赶紧给各位奉上三千字大章,请多多包涵。
......
朱由崧写了好几十页。
看得出着实花费一番功夫,里面提到的一些内容也基本说到了点子上。
狗日的小日本玩闭关锁国这一套,其根本目的就是为杜绝西班牙人传教,三番五次下令闭关,最后来了个一刀切。
现如今只留下长崎一地供大明、荷兰人贸易,也有少量葡萄牙人参与。
皇家集团去的几艘商船,都是以私人名义,大明早在嘉靖朝倭寇横行时便已中止官方贸易。
这么多年来便宜了走私商旅,也让西夷人占得先机,实在太不划算了。
“依皇兄之见,是想最终用坚船利炮叩开日本国大门?”
“回陛下,正是!”
崇祯嘴角微扬,朱由崧有点意思,竟然变成好战分子。
看来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不少人,这一点值得欣慰。
放下手稿,沉思良久,崇祯缓缓说道:
“红毛夷和佛郎机在台湾据点已被朕摧毁,相信要不了多久那帮杂碎就会向大明示好。
如今仅剩下我大明有货物可卖,实乃天赐良机,南方丝绸、茶叶、蔗糖、瓷器等物直接从开海城池运入日本!
一律以皇家集团名义售卖,价格给朕提高一倍甚至更多,倭寇爱买不买!”
崇祯带着一丝嘲讽,眼中还露出冷意。
“陛下此举大善矣!如此我朝可获取更多利润,独此一家等同于垄断经营!
倭国权贵众多白银无数,必定供不应求!”
“那是自然!”
顿了顿,崇祯又道:
“你可根据情况搞饥饿营销,总之由你皇家集团说了算!”
“臣遵旨!”
朱由崧拱手,显然听懂了这个后世新词汇。
“贸易过程当中可以适时施压,我大明不能仅限于长崎一地,那堺市、平户、江户等重要港口应通通开放!
大明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如若不然可制造贸易摩擦,甚至出言威胁,你可明白?”
“臣明白!”
朱由崧兴奋起来,这些举措与他纲要中部分内容几乎雷同,只不过显得更为温和。
“日本国银矿铜矿颇多,尤其银矿最甚,倭人一直觊觎我泱泱中华!
世宗皇帝手里倭寇与海盗勾结,让江南一带生灵涂炭!
神宗皇帝那会儿侵略朝鲜,我大明抗日援朝取得平壤大捷,倭人心怀不轨假装臣服!
之后二度侵略朝鲜,大明两度出国作战,前后历经七年!
仗是打胜了,可惜数年时光耗银七百余万,各项损失相加不下千万!”
崇祯神情变得严肃,脸色变得更为阴冷。
“日本国就是拖垮我大明之罪魁祸首,倘若无两次入侵朝鲜之举,大明国库何至于快速空虚,建奴怎会趁机做大,辽东又何至于尽归敌手!
朕与倭人不共戴天,神宗没将败类打痛那朕就补上,此仇不报朕誓不为人!”
崇祯几乎吼了出来,让朱由崧听得心中狂跳。
皇帝这样说不无道理,日本人打朝鲜国拖垮了大明,同时导致野猪皮崛起。
野猪皮从十三副铠甲起兵已三十余年,抛出那不伦不类所谓“七大恨”都快二十年了。
大明为对抗建州奴花掉军费若干,建奴抢掠大明侵占国土,造成各项损失何止万万两。
朱由崧仇视建奴,听皇帝如此分析,搞半天源头在倭人头上,狗日的日本鬼子,遭人恨啊!
“以现有实力朕对付日本人不在话下,然大明百废待兴,朕不愿四处开战穷兵黩武。
待朕将建奴再打痛一次,我水师儿郎进一步壮大,重新将朝鲜纳入势力范围,那时候便乃日本灭国之时!
皇兄尽管执行便是,西夷人与大明谈判达成正式合作后,朕会让蛮夷多搞些福寿膏来,给日本来一场福寿膏贸易!
朕会先玩坏倭人之后再灭之,此等宵小朕会让其知晓利害,永生永世做大明之奴隶!
现福寿膏仅可满足建奴食用,当下已出现供不应求之势,朕会命锦衣卫挪一部分给你,你知道该怎么做吧?”
“臣明白!”
朱由崧双目放光,他想到了很多贸易方面各类强硬策略,却未曾考虑过福寿膏。
天子花花肠子真多啊,对付倭寇确实不需要讲什么武德。
“切记,福寿膏绝不可让大明人吸食,若有人胆敢私下腐蚀我大明百姓,无论何种官职身份,一律诛灭九族!”
“臣遵旨!”
“很好!”
崇祯很满意,西夷人百多年后敢用鸦片侵蚀华夏,让华夏白银从净流入逐渐变为净流出。
神州烟鬼成群生灵涂炭,到处都呈现亡国之象,这种近乎灭国的行径大明同样做得到。
历史上日本坚决抵制鸦片,主要是看到了鸦片对螨清造成的巨大伤害。
如今没有到那一步,英格兰、葡萄牙等也尚未占据印度及孟加拉一带,仅设有贸易站点。
大明福寿膏在四川、云南等地有少量栽植,产量极低,主要为药用。
其余靠荷兰人和西班牙人从暹罗、爪哇等地夹带而来,数量都不多,仅可满足建奴贵族。
得扩大规模让西夷人多弄点来,以期实现战略目标。
往后若收回暹罗、安南,那么这种事也用不着西夷帮忙了。
大明可以用卑劣手段收拾敌人,但绝不可任其在国内泛滥。
而且对待建奴及日本鬼子,不需要任何仁慈!
要的是把银山给他们掏空,让这群混蛋变成名副其实的东亚病夫,甘认大明当祖宗!
......
在天津呆了几天。
三月初一,崇祯抵达京师。
孙承宗收到天子行程,早早于德胜门外十里,领着文武百官恭迎圣驾。
“臣等恭迎陛下回京,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子呼声震耳欲聋。
崇祯掀开帘子,背着双手站于鸾驾上向百官露脸。
这副鸾驾跟着他到天津,南下之时留在了天津城,这下回京又给抬了回来。
“卿等辛苦,都起来吧!”
抬了抬双手,崇祯缓缓走下鸾驾。
天空一片灰蒙蒙,西北风带着沙尘漫天飞舞,能感觉到有沙尘撞脸。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周边新开了诸多水渠,田间地头冒出了浅浅的麦苗,不再是杂草丛生。
“陛下有旨,众卿平身!”
王承恩扯着嗓子传话。
“多谢陛下!”
孙承宗没有过多讲求排场,只有几百人相迎,倒也符合天子简单化风格。
七月从京师到宣府,回京后只小歇几日接着又出去,大半年光景几乎都在外面。
京师周遭环境不美丽,却是生他养他的地方,此刻崇祯有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孙爱卿,诸位爱卿辛苦!”
“陛下!”
将最前面的孙承宗搀起,孙承宗饱含热泪。
好几个月不见,老孙依旧神采奕奕。
内阁诸臣、六部督察院高官个个神情激动。
天子终于回来了,此情此景让人不免感触。
崇祯看到了白面猛人卢象升,已经几年没见着他,三十多岁的他越发精干老练。
“卢象升!”
“臣在!”
“朕听说流贼给你取了个雅号,名曰卢阎王?”
“回陛下,臣惭愧!”
卢象升有些尴尬,这个外号能体现出他的霸气,从天子口中说出味道就不一样了。
“哈哈哈,爱卿实至名归,何来惭愧一说!”
卢象升客气地拱手,原本英俊的脸笑起来竟比哭还难看,他是个不苟言笑的人。
“诸位爱卿,随朕回京!”
崇祯大手一挥,风太大了,此处并不适合他豪言壮语。
“臣等遵旨!”
一阵更大的风吹来,崇祯赶紧躲进鸾驾里,这鬼天气太让人窝火。
臣子们很热情,特么沙尘也跟着来凑热闹。
京畿地区沙尘天气并非几百年后才形成的,这一时期就已非常严重。
一切根源都是生态被破坏,西北广袤土地过度沙化,京畿周边也差不了多少。
万幸蜂窝煤普及京师千家万户,西山也加大了煤矿开采量,否则事态将进一步恶化。
看来除开战事与民政,环境方面也该去加大落实,一年到头经常吃灰,终究不是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