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活生生的给娃耽误了呀!”老太爷又叹气了一声,摇了摇头。
那五大三粗的男人把虎子放在旁边的架子床上。
“那有什么办法?这娃不知道也好,若是当年知道了又去不了,这些年才叫遗憾。
当年他爹死的时候,妹妹才刚出生,他妈也跟着难产去了。
这样的条件下,即便是村里人愿意帮扶。
虎子也不可能丢下刚出生的妹妹独自走出大山的。
要怪就怪……”
男人说到最后最想不出该怪谁来。
“这就是他的命。也好在他当年不知道这个消息,若是知道了,他这些年怕是更难过。”
老太爷又抽巴了两口旱烟,“我们带来的香烛坚持不了多久了。
这两天我让你们去找香烛原料找到了吗”
“找到了,明天我们就运回来,到时候就麻烦几位叔爷帮忙了。”
一群人又接着讨论了两个多小时。
“行啊,你们带着虎子去给龙神大神上香吧。
明天开始我和你们叔爷他们会轮流守在那边,你们到时候每个人都给我记得上香。
别光给龙神大人摆些瓜果蔬菜啥的。
听说神灵最是喜欢香火供奉。
我们龙神大人,这么多年一直庇佑我们,从来没要求过我们供奉过。
到时候我们十里八那先合计合计,龙神大人修座庙宇,总是这么拿个供桌也不太正式。
平白拉低了龙神大人的身份。”
在龙神的庇佑下,青竹山下这十里八乡的村民日子过得都很滋润。
这段时间以来不仅修建了一座高大巍峨的庙宇。
前殿后殿,侧殿偏殿……
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龙神庙就建好了。
与此同时,本该流离失所,一无所有的村民们,他们所搭建的帐篷也一再扩大。
每家每户都多了不少的竹编箱子柜子。
这些箱子柜子里面装满了,这几个月以来他们所采集的野菜、菌菇。
还有核桃、板栗、松子、榛子、水果干等等。
甚至家家户户的门前门后还挂着一条条的干鱼、一袋袋干虾,一排排的竹笋干。
甚至门前还带着不少的腊鸡腊鸭,野兔,一条条的腊猪肉,竹鼠干。
甚至在村里公共的场地里面,每家每户都有着自己独属的区域,放着一坛坛的酸菜泡菜,酸笋,腌鱼,果酱、肉罐头、水果罐头等等……
就连原本划分给他们的区域都一再的扩大。
这是少女也想不到的。
大家的生活条件好了起来以后,有拿手手艺的妇人就开始给少女开起了小灶。
今天是这家做了酸菜鱼,明天那家做了毛血旺。
或者是做了小酥肉或者蒸发糕,绿豆饼,大肉包等等等等。
甚至有的妇人拿手手艺是做咸菜腌酸菜,甚至是熬粥也得熬的极好。
也有的会烙饼,有的是做卤肉……
总之自从大家的生活条件都改善了之后,少女院子里的吃食逐渐增多了起来,她也不需要自己做饭。
除了吃食还有各种各样的零嘴,点心糖水等等……
果然是人多了,什么样的人才都有。
小花和小黑也跟着吃胖了一圈。
小黑倒是有些自制力又好动,倒是还好。
可怜的是小花,喜欢撒娇,又不爱运动,胖的圆滚滚的都快要走不动路了。
就连院子里的台阶,现在也靠翻滚了。
“哟,小黑你和小花去接一下,有客人来了。”
突然,少女放下手里的茶杯,开口。
“哈?”小花茫然的抬起头,“主人,哪里会有人呀,这十里八乡的人都在我们这里了。”
说完,小花低下头继续解决面前的春香菇荷叶肉糜粥。
好香好香好香~
就是可惜了,有一点少都不够小花吃~
要不,去给那个大娘说一下,让大娘下次多做点?
“哎哟~好痛!”
小花睁着自己豆大的眼睛,眼泪汪汪的看着,不知道何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主人。
“人小花做错什么啦?你为什么要打小花?”
小花很想摸摸自己的脑袋,看看上面是不是长包了。
可是……
因为太胖,她的小短手根本摸不到自己的脑袋了。
这真是个悲伤的故事。
但是这并不妨碍少女眼中的笑意。
毕竟人和熊猫之间的痛是不会相通的,不是吗?
“不要随便去麻烦别人,有的吃就不错了。要是让我发现,我就给你减肥了。”
晴天霹雳!
小花眼里满是不可置信!
“主人,你不是说我圆滚滚的最可爱吗?”
“小黑带着小花下山去走一趟。”
“我错了主人我不要走小山好累,小花现在爬不动~”
小花往地上一滚,抱着少女的腿就开始嘤嘤嘤的撒娇。
不管!
山下那么多台阶,小花才不想爬!
重要的是那些台阶又那么高,她也只能靠爬呀。
这不是太丢熊猫的脸了吗?
“你是准备自己走,还是主人扔你?”
小花凄凄哀哀的看着自己的主人,最后确认自己的主人真的那么狠心。
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
“赵文,你确定你家是走的这条路吗?很快就要天黑了,你可不能再走错路了。”
“老师您放心,我从小就在村里长大,这条路一定可以回去的。
之前那条路是因为泥石流把路封住了,没办法走。
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靠是从青竹山经过的,只要我们翻过青竹山,就一定可以到我家。”
赵文擦了擦汗水。
他的心里也很着急,已经过去5个多月了。
他不知道现在父母是什么情况,村里人都还好吗?
一路过来,经过的乡镇都没有见到半个人影。
可是就是因为没有见到半个人影,他们这群人才带着希望一直搜寻。
因为那么多人,不可能一个幸存者都没有。
没有找到只能说明他们一定是找到安全的地方避难了。
只是……
现在诡异横行,他们真的安全了吗?
可是没有人敢放弃,因为这不是一个两个人。
青竹山下十里八乡4万多条人命啊。
更不要说,没有上户口的孩子也不少。
因为每个村子都有小学,只有上初中才会去乡里,有的家长为了省事儿,就会在孩子上初中的时候带着孩子上户口。
即使户籍人员走访,可是村子里的人家东一户西一户。
有的甚至被树林包围,户籍人员根本就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