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先生见棺椁里再没其它物品,就彻底退出了棺椁。
古先生看了一眼时间,已经是早晨五点,早起的人都已经开始起床。
古先生打算去外围逛一圈,看还有没有其它惊奇发现。
吴王阖闾的王陵墓其实挺大,他还只是在主墓室,大部分地方都还没去。
“各位,现在已经是早晨5点,我再带大家去逛一圈。”
泉哥呵呵笑道:“吓我一跳,我见古先生看时间,我还以为他要收工。”
【大家都熬到早晨5点,也不在乎多熬一两个小时。】
【看古先生的古墓直播,哪怕是熬通宵,我都没一点瞌睡。】
【只要古墓里够刺激,我就没一点想睡觉。】
【每次古先生介绍古文物时,我就想睡觉,听的我昏昏欲睡。】
主墓室的前方有一条通道。
此通道还不小,应该是当初抬主棺进来走的甬道。
泉哥呵呵笑着,“别人进古墓都是从甬道进主墓室。
而古先生是恰恰相反,他是从主墓室向外走。”
唐青也笑道:“我如果没有记错,古先生每次都是从主墓室向外走。”
泉哥歪着脑袋仔细回想,“好像是这么回事。
难道古先生每次都是从主墓室进去的?”
【别讨论那么多,古先生作为神仙,他想从哪里进,就从哪里进。】
【我记得有几次,古先生还是从外围进去的。】
【也许古先生觉得主墓室更重要,时间又有限,所以他先从主墓室开始。】
古先生把六只金兽放出来,让它们在前面探路。
六只金兽一出来,都是欢快无比,一直在前面打打闹闹。
直播间的粉丝也马上特别活跃。
【看着六只金兽出现,我的瞌睡马上就没了。】
【我就喜欢六只金兽,看着就喜庆讨人喜欢,古先生应该早点放它们出来。】
古先生只是沿着甬道向前走了不到十米,就来到一间宽阔的墓室。
古先生再次施展出《守墓术》和《净墓术》,整个墓室亮了起来。
古先生眼前一亮,此地好多大物件。
虽然上面铺满了泥土,看不出是什么,如此多的大物件还是很少见。
泉哥惊讶道:“如此多大物件陪葬品?不知道是什么?”
唐青也约显惊讶道:“如此多的大物件,而且排列的还挺整齐。
最上方好像还是一把椅子,应该是吴王阖闾陪葬的王座。
那下面的陪葬大物件就不难猜测。
一种是各大臣的雕像,而另一种就是编钟。”
泉哥仔细看了看,“唐兄说的对,是编钟的可能性更高。
毕竟编钟和人的外形还是不一样。”
【如果是编钟,这里至少的几十件。】
【曾侯乙的编钟都是65件,吴王阖闾作为强势的王,他的编钟数量应该更多。】
【我怎么感觉有上百件编钟。】
整个墓室应该有主墓室的三分之二那么大。
上方是阖闾坐的王椅,下面是几排摆放整齐的编钟。
就好像吴王阖闾坐在王椅上,听下面奏乐。
古先生来到最上方的王椅旁,用手擦去椅子上的泥土。
泉哥惊讶道:“还是青铜做的王椅。”
唐青说道:“椅子只是陪葬品而已,青铜做的更适合祭祀。”
古先生摸着王椅说道:“此王椅名字叫“青铜夔龙髹漆玉座”。”
“青铜夔龙髹漆玉座!”泉哥嘴里念着,“好名字!”
唐青赞同道:“确实是好名字。”
古先生拿出尺子测量,“王椅的总高度是85厘米,后面的屏风部分高65厘米)
而王椅的座面长是100厘米,宽是80厘米。
这个王椅的座面挺宽的,更能显示出宽敞的君王坐姿空间,还吴王的特权和霸气。”
古先生又拿出称重器,帮王椅称重量。
“王椅总重量186公斤,挺重的。
在此地,王椅子材质的厚重与体量的巨大,更能营造出不可动摇的权威感。”
【这王椅还真重,不愧是王的座椅。】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不会是青铜座椅,青铜座椅只适合陪葬。】
古先生说道:“我们先来看此王椅的外形制。
王椅子看起来低矮厚重,非常符合春秋时期席地而坐的习俗,椅面离地才20厘米。
整体呈低矮的箱式结构,带有厚重的基座,彰显稳如泰山的气魄。”
“此王椅还是开放式造型,无靠背。
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镂空的青铜夔龙纹屏风,从座面后方升起,象征着王权与神权的结合。”
“我们再看王椅的威仪扶手。
两侧扶手被塑造成两只盘旋向下、首部探出的青铜猛虎,虎口微张,作咆哮状。
青铜猛虎既是支撑,也是护卫,在这里代表吴国的军事强权。”
泉哥惊讶道:“古人的设计是真讲究。”
唐青淡然道:“没办法,这吴王阖闾的王座。
他们的设计必须认真,不能有半点马虎。”
?古先生继续说道:我们再俩看王座用了那些材料与工艺。
王座的主体框架材料还是青铜,采用春秋时期最顶尖的失蜡法铸造而成。
通体铸有精细的蟠螭纹与鸟虫篆,篆文可能是阖闾的功绩或祷文。”
“而王座的座面与靠背在青铜框架上,先以致密的硬木,应该是以楠木为底板。
在楠木上髹朱漆,并绘有金箔贴饰的云气纹。
朱漆在这里代表至高无上,云气纹则代表引导灵魂升天。”
古先生继续说道:“我们再来看王座上的镶嵌装饰。
在夔龙屏风的核心、虎目等关键部位。
镶嵌了绿松石和玉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而座面四周边缘则是镶嵌象牙条,以示奢华。”
“座位上应该铺有一张完整的朱红色菱纹锦缎坐褥。
因为经历了两千多年已经腐朽,但上面还有痕迹和纹样会印在座面上。
也能让我们感受出王座的与众不同。”
古先生说着停顿下来,“由于时间有限,我就说的比较快,大家听着就是。”
【古先生没事,我就喜欢听古先生讲解古文物。】
【我也喜欢听古先生讲解稀奇古怪的古文物,因为我们大家都不懂,古先生更专业。】
【听古先生讲解,听古代的一些知识,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听古先生讲解,让我学到了不少古时候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