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先生把金简放下,开始擦刑鼎的内部。
“各位,按理来说作为刑鼎,它上面应该是刻有文字。
而且上面的刻的内容,应该与金简上面的差不多。
既然刑鼎的外部没有,那就应该刻在里面。”
“历史上刑鼎的重要性,远比金简重要。
“刑鼎”本身是春秋时期重要礼法制度的象征,它是吴王阖闾权力与法典化身的刑鼎。
“刑鼎”在这里出现,就并非是单纯的陪葬明器。
而可能是一件曾在宗庙或朝堂陈列、具有实际政治意义的礼器。
而后被人带入墓中,象征其律法永世长存。”
古先生擦着擦着,“文字果然在刑鼎里面,而且文字还不少。”
泉哥问道:“古先生,刑鼎里刻的内容,不会与金简上刻的一样?”
唐青沉思道:“我觉得应该是大同小异,只是刑鼎里刻的更详细。”
古先生摸着刑鼎里的字说道:“刑鼎里的文字比金简上多,应该是刻的更详细。”
古先生把刑鼎里面擦干净,密密麻麻的文字就呈现出来。
泉哥:“又得麻烦古先生给我们翻译一下。”
唐青:“对这种文字确实没什么研究,看来以后得多学习文字知识。”
古先生喝了一口水说道:“此刑鼎里的文字,也是采用春秋晚期流行于吴越地区的大家篆书。
字体看起来古朴雄浑,笔画遒劲有力,带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可能与中原铭文风格略有不同,从而彰显吴国的自信。”
“文字的排列是自上而下、从右至左竖排镌刻。
呈现出章法严谨,行列清晰,体现出法律的庄严与秩序。”
古先生喝口水,“我也废话不多说,内容与金简大同小异。
为了节约时间,我这次直接念,然后再翻译。”
“首先还是序言,主要阐述王权与法源。
唯王光,承天景命,嗣守宗祧。
咨尔相邦胥,明罚敕法,以殷庶邦。
今铸刑鼎,铭兹大训,垂范后昆,永世毋忘。”
“现在是正文,也就是核心律条。
凡我臣工,恪守宪度。其有不率,明神殛之。
一曰:谋反、谋叛、大逆不道者,磔。
二曰:军士临阵怯退、违抗军令者,斩及妻孥。
三曰:吏受赇枉法,窃盗官物,计赃重惩,不赦。
四曰:强夺人田、掠人妻女者,墨为城旦。
五曰:凡有讼狱,必依鼎文,不徇私情。”
“最后是结语,主要还是警示与誓言
法如山川,不可移也。
刑如四时,不可易也。
臣民共遵,邦国永固。
敢有坏法者,天不佑之!”
古先生停顿了一下,“我现在开始翻译。
序言的大意是:我姬光,承受上天大命,继承守护宗庙。
咨询我的国相伍子胥,明确刑罚,整饬法度,用以安定诸邦。
现今铸造刑鼎,铭刻此根本大法,作为后世的典范,永世不得遗忘。”
“现在是正文的大意:凡我的臣子与官吏,必须恪守法度。
如有不遵从者,神明会诛杀他。
(此为吴国刑罚总纲,强调了法的神圣性。)”
“第一条:凡图谋造反、叛国、犯上作乱者,处以肢解之刑。
(第一条核心意思是,维护王权与国家安全,刑罚极重。)”
“第二条:士兵临阵退缩、违抗军令者,本人处斩,妻子儿女收为官奴。
(第二条核心意思是:体现阖闾、伍子胥严法治军的思想,是吴军强大的基础。)”
“第三条:官吏受贿枉法,盗窃公家财物,按赃值从重惩处,不予赦免。
(第三条核心意思是:整饬吏治,保证国家机器高效廉洁。)”
“第四条:强夺他人田地、抢劫他人妻女者。
处以墨刑,就是脸上刺字,并罚作筑城苦役。
(第四条的核心意思是:保护平民财产与人身安全,维护社会基本稳定。)”
“第五条:凡有诉讼案件,必须依据此鼎铭文的律条判决,不得徇私情。
(第五条核心意思是:强调法的公开性与权威性,限制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
这是吴国“铸刑鼎”最有革命性的意义。)”
“最后结尾的大意是:法律如同高山大河,不可动摇。
刑罚如同四季运行,不可改变。
臣民共同遵守,国家才能永固。
敢有破坏此法者,苍天将不再庇佑他!”
泉哥:“刑法确实都记载得差不多,只是刑鼎上更详细一些。”
【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样,再听一遍我都打瞌睡了。】
【再过不久都要天亮了,打瞌睡很正常。】
【真没有想到,又陪着古先生熬了一个通宵。】
【陪古先生熬通宵不是很正常,现在已经成为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古先生继续说道:“刑鼎上文字的存在,它的价值远超鼎文物本身的价值。
我个人从刑鼎上的刑法,看出一些个人见解。”
“刑法的开篇就强调王权神授与阖闾、伍子胥的君臣相得,法律是王者意志的体现。
说白一点就是吴王阖闾王权的延伸,说自己是正统性,不容人质疑。”
“还有在刑法上,吴王阖闾把军事法条置于非常靠前的位置。
反映了吴国处于争霸战争中心的军国主义特性。
暴露吴王阖闾的军国主义色彩,具有极强的野心。”
“它的整个刑法条文,覆盖了政治、军事、吏治、民生。
展现了吴国对社会各层面的强力控制。
说的直白一点,吴王阖闾有极强的掌控欲,不能有人质疑。”
“其实在历史上,吴王阖闾严厉的风格,与史书中伍子胥“刚暴少恩”的性格。
以及吴国迅速崛起的强权形象高度吻合。
他们俩能制定出以上刑法,是符合他们俩性格的。”
唐青接着说道:“如今这尊“刑鼎”及其文字,已经重见天日。
将是解读春秋晚期社会变革与吴国霸业的钥匙。
它冰冷的鼎与灼热的金文。
其实是在共同诉说着一个时代,试图用成文规则来塑造秩序的雄心时代。”
【我有种错觉,唐青的阐述怎么越来越像古先生。
难道古先生已经收唐青为徒。】
【别人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唐青与古先生有共同点,才有机会成为古先生的弟子。】
【这是不是让其它想成为古先生弟子的人,找到了捷径。】
【你没能力,即使有捷径,那也是妄想。
捷径是在有实力的情况下才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