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听泉鉴宝:开局进秦始皇陵墓 > 第585章 各种形态的黄金珍玉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85章 各种形态的黄金珍玉雁

唐青又补充道:“青铜作为连接与结构材料,可能是内在的支撑结构。

例如,制作一个精巧的青铜骨架,再在其上包贴金片、镶嵌玉片。

青铜提供了结构强度,金玉则赋予了其华美的外表。

这只黄金玉雁大楷就是这样做起来的。”

古先生见唐青介绍完说道:“唐青对黄金玉雁介绍的很完整,我就再没有过的补充。

不过此件黄金珍玉雁,在历史上绝非简单的工艺品。

它的背后应该承载着深厚的时代精神,还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黄金珍玉雁应该成了当时权力与财富的顶级象征。

在春秋这个礼乐制度开始“崩坏”,但影响犹存的时期。

使用黄金与和田玉这两种来自远方的珍贵材料。

是诸侯、卿大夫彰显其超越礼制约束的巨大财富和世俗权力的极端体现。

它宣示着:“我的力量,足以汇聚天下的至宝。”。”

“在春秋时期,人们的丧葬观念更加复杂,希望将生前的荣华富贵带入地下。

这只“雁”可能并非简单的模型,而是被赋予了在另一个世界“存在”的意义。

它或许是墓主灵魂的引导者,也就是引导灵魂飞升。

或是其地下园林中的祥瑞之物,是其死后永恒乐园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春秋时期“事死如事生”丧葬观念的升华。”

古先生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黄金珍玉雁的出现,还是时代精神的物化体现。

它从神性到人性,从庄严到精巧。”

“此物与商周时期主要用于祭祀、充满神秘色彩的青铜礼器相比。

这件“黄金珍玉雁”的主题是自然的、生活的,更贴近生活。

它的出现,反映了春秋时期人文精神的觉醒,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和欣赏现实世界的美好。”

“它工艺上极致的繁复与精巧,正是春秋中期以后审美趣味的典型代表。

它开启了战国时代更加自由奔放、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之门。”

“黄金珍玉雁的出现,更是文化交流的见证。

这件黄金玉器物本身就是一条“物质文化交流之路”的终点。

黄金可能来自南方,玉石来自西域,工艺思想融汇了中原与各地的智慧。

它是春秋时期广阔地域间物质与文化流动的沉默见证。”

泉哥拍马屁的附和道:“还是古先生总结非常到位。

对于黄金珍玉雁的出现,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

【哈哈,泉哥这马屁拍的没有一点技术含量。】

【别人泉哥说的对,唐青是对黄金珍玉雁的材料和工艺做了一个介绍。

而古先生更是对历史和当时人文的影响做了一个总结。】

【黄金珍玉雁这样的精美的文物,能够出现在春秋时期,确实有着不小的历史意义。】

古先生笑着提醒道:“各位,我还有一句话没说完。

就是这只黄金珍玉雁的出现,不太可能是单一形态的摆设。

而应该是一个有机的组合,模拟真实的水禽生态。”

“你们看此雁身体平直,颈部微曲,仿佛在水池中悠然划行。

底下有鎏金青铜制成的波浪形底座,代表“水银为池”。”

““倾水银为池,黄金珍玉为凫雁!”这句话,应该就是体现在这里。

此雁的形态,在古代被称为游弋之雁。”

“古人用玉铺地,模拟水银为池。

而黄金珍玉雁则是在里面游的水禽,这就是真实的模拟凫雁在水中游。”

“所以我推测,另外的一些大的玉器,可能就是此件黄金珍玉雁的组合。

它们可能是黄金珍玉雁在水中的各种形态。”

泉哥惊讶道:“古人真是太敢想象,居然以玉铺地来模拟水银为池。

不过,玉铺的模仿也太奢华了。”

【如果真如古先生所说,以玉铺地模仿水银为池。

那古人当时玉铺地时,玉的排列应是有讲究。

可惜,现在泥土覆盖,刨泥土时玉的排列全毁了。

我们无法看到完整的排列布局。】

【时间太过久远,玉的排列布局,说不定早已变混乱。

古先生刨起泥土和玉的时候,不时就出现了多块重叠,有的地方又缺少玉。

所以,大家也不必追求太完美。】

【大家别在讨论玉铺地的排列,我们应该讨论黄金珍玉雁的各种形态。】

古先生已经拿起第二件文物,准备擦拭上面的泥土。

泉哥:“此雁占地如此宽,应该是展开了双翅。”

唐青则说道:“雁能飞行,说不定此雁是在飞行的状态。”

古先生快速的擦拭干净,“此雁双翅展开,颈项昂起,动态感十足,象征灵魂的飞升。

它应该是展翅欲飞之雁。”

“至于材料和工艺就不做介绍,跟之前那件是一样的。”

为了节约时间,古先生没再多做解释,又开始擦拭下一件文物。

“此雁颈项弯曲,喙部指向水面或地面,姿态生动自然。

它应该属于俯首觅食之雁。”

“此雁成对出现,表现亲密姿态,可能含有阴阳调和、夫妻(或君臣)相伴的寓意。

属于交颈相依之雁。”

“......

......

......”

“咦...,这是什么?”泉哥疑惑道。

唐青也疑惑道:“好像一艘小船模型???”

古先生快速的把此物擦干净,“确实是一艘舟船,而且是玉做的一艘模型舟船。”

泉哥疑惑道:“古先生,舟船出现在此地,是有什么意义吗?”

唐青:“春秋时期,礼仪制度严谨的时代。

任何一件物品出现在君王的棺椁里,都肯定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古先生接话道:“在出土的战国秦汉的墓葬中,是常见有“舟船”模型。

在春秋时期的墓葬中,这应该是第一次发现“舟船”的模型。

说明在春秋后期,墓葬中已经开始陪葬“舟船”模型,这又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发现。

对考古人员来说,又是一个重大发现。”

““舟船”在陪葬墓中,象征着“魂舟”。

在历史上发现的“舟船”模型,这些黄金玉凫雁被放置在象征性的“魂舟”周围或之上。

寓意承载墓主灵魂渡过幽冥之水,前往仙境。

这与吴越地区“水行山处”的文化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