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说的好:“家中有人好做官。”
刘美娥父亲默默无闻这样多年,坟前早就荒芜的差点连坟头都找不到,他以前的功勋甚至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就这样随着死淹没了,再也没有人会提及。
刘美娥也没有想到对方会给这样大的承诺。她心中其实也不知道该喜还是该悲,想必父亲也已经不在意了吧,不过既然他们好心,就随他们的意吧。
苏老没有跟着去,现在他都把自己当做家里的半个人了,毕竟自己侄子要是娶了玉红这不就是亲戚吗?农村家里,那是绝对不允许亲戚住在外边的。
家里房子有限,原本刘美娥计划着让玉红和自己住,空出一间来给苏老,苏老摆摆手不用那样客套,直接把苏红撵到了王玉红的屋子里,说是培养一下翁婿之间的关系。
钱乐眼泪汪汪的就差跟苏红诉求了,苏红给了他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
收拾停当,苏老有多嘴提到:“我听启元说屋子里发现了古董?我特意找了个专家来瞧瞧,中午就到,若是真的是古物千万不要埋没了。”
刘美娥点了点头。然后将六个罐子还有一个香炉给苏老瞧了瞧。
钱乐上前道:“爸,我瞧了,这罐子一看就是古物,。”
半吊子苏老给了他一个鄙视的眼神:“就你懂?这是我们收藏圈自己的事情和你有什么关系,一边待着去。”
钱乐撇了撇嘴只能躲到了一边。
苏老拿起眼镜来啊好好的研究起来。
这六个陶罐造景也算是精美,但是都是纯色的,并没有绘制花纹,两个月白色的樽,三个豆绿色的类似于酒器的坛子,还有一个最漂亮天青色的古朴温润。
只是苏老看了看,下面都没有落款。
“怎么样,爸看的如何?”苏红问道。
“看着没有落款应该是民窑的,不过能烧出这样精美的在民窑中也算是精品了。”
“爸,你看这是不是宣德炉?”钱乐又问道。
苏老看了看,虽然上面有落款写的宣德年制,但是由于战乱等原因,现在至今都没有发现宣德炉的一件正品,即便小弯拿过去的哪一件也是存疑问的,市面上的宣德炉大都是清朝仿的即便如此,好的清朝仿宣德炉也是价值不菲,更别提真的宣德炉了。
“这个大致也是仿的,我其实在这一行也不精通,不过我已经请了一个专家过来。下午到,到时候给你看看。”
苏老讪讪的说道,这收藏他虽然沉浸多年,但是大多数都是惨痛的被骗j经历。所以他是拿不住,早就请了专家下午过来瞧瞧。
下午的时候,车子果然接来了一个专家,带着黑框眼镜,文质彬彬的样子,据说是馆长是瓷器的顶尖鉴定大家。
人家原本是没打算过来的,苏老买了东西就给人家显摆,十件中有九件半是假的,还有一件还是拼接的。不过苏老给的钱丰厚,而且人家也多次援助自己博物馆,这人情还是得还的。
下了车,专家看了看这小山村,心里忍不住的琢磨道:估计不知道哪个村妇老农有给苏老演戏画大饼了,他以前遇到的可多了,头上裹着白手巾的纯真老大爷鬼鬼祟祟的说是坟堆里挖出的东西给瞧瞧,一准一个当儿。
“孙老师您总算来了。”苏老握手道。
孙老师打趣道:“你这又来这边淘东西了?”
“不是,这次是我亲戚,有了几件宝贝,让你瞧瞧。我是瞧不明白。”
孙老师跟着进去了,看见了苏红钱乐等也在,苏老师认得苏红便也信了苏老的话。
“老师我刚刚瞧了,没有落款应该是民间的东西,但是造型还挺漂亮的.....”
孙老师心道:“指定是民窑呀,你该不会觉得这里能出官窑的东西?这里要是能出官窑我就把它吞了。”
“东西拿?”孙老师问道。
“在这里。”刘美娥把孙老师让进屋子里,那几个罐子正摆在桌子上。
孙老师看了一眼,整个眼睛都睁大了。
“孙老师,我就说是民窑吧,孙老师,你怎么不说话了,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