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大山面无表情地看了顾酌一眼,说道:“据本官所知,北元镇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顾酌点头,客气地拱拱手:“接下来的日子,就要叨扰紫大人了。”
“客气。”
“大郎,”紫大山转身吩咐道,“你带他们家去,跟你母亲说一声。”
“知道了,阿爹。”
凌天走向呆愣中的杜清枫,伸手在他面前扇了扇。
“怎么,傻了?”
杜清枫这才回过神来,不再看那个被众人簇拥着的小屁孩,而是一言难尽地看着凌天。
北地,还真是藏龙卧虎之地。
连小太子都被送过来了。
杜清枫瞬间又想到了顾辞。
哦,如果是这般,那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
除了紫家、赵光耀家和赵康家,其他人家种植冬小麦的数量都不是很多。
所以,只用了两天不到的时间,就已经全部收割完毕。
这两天的时间,足够凌宸和梧桐村的孩子们熟悉起来。
不但学会了满村疯跑,学会了爬树、翻白眼,还学会了铲牛粪。
小木子作为陪伴凌宸一起长大的贴身小太监,第一次看见他家尊贵的小主子,拿着木铲子,满村疯跑着去捡牛粪。
小木子都惊呆了。
哭着喊着也拿了个木铲子,跑到凌宸前面,把凌宸看到的牛粪先一步铲走。
凌宸:……
这是要内讧的节奏啊!
顾酌和暗一也见到了顾辞。
他们俩人永远都忘不了初见顾辞时的那种震惊与激动。
暗一还稍稍好一些,毕竟他先前的主人是那一位。
尤其是顾酌,他可是顾钰的侍卫统领,顾家的大事小情就没有他不知道的。
自然也就知道这多年,顾家一直都没有放弃寻找那位失踪的二小姐。
怎么也想不到,人会出现在遥远的北地。
待见到传说中的泥娃娃紫宝儿,顾酌更激动了。
这可是东陵皇后娘娘的嫡亲外甥女啊。
比起那些个庶出的公主,身份还要尊贵!
梧桐村人可不知道这些人心中的纠结,看着麦场上曝晒开来的麦子,嘴巴都合不拢。
还有什么比丰收更能让庄户人家喜悦的呢?
而那些个没跟着种冬小麦的人家则是一脸得心塞。
他们当初是有多傻缺啊,到手的机会不但没抓住,还硬生生地给推了出去。
这找谁说理去?
“紫大人,”凌天还在努力争取,“你们北元镇试种一部分,剩下的我全要了。”
“价钱,你来定。”
紫大山也不客气,直接分析道:“往年,普通麦子三十文钱的时候,麦种能卖到一百二十文钱的价格。”
“现在北元镇的粮铺里,麦子已经卖到了五十文钱一斤的高价。”
“相对来说,今年的麦种应该能卖到二百文钱,而且只会高不会低。”
“更何况,咱们梧桐村的麦种,大人您也亲眼看过了,比之普通的麦种要好上太多太多。”
“再怎么说,也不能低于二百文钱一斤。”
紫大山侃侃而谈,每说一句,凌天就吸一口气。
说到最后,凌天就只吸气,不呼气了。
紫大山接着说道:“看在大人对咱们帮助的份儿上,就一百五十文钱一斤麦种。”
凌天听到这个价格,终于是呼出一口气。
心里想着,他再还价一番,说不得还能省点。
可接下来紫大山的一句话,又让他喘不过气来了。
“不二价。”
凌天和紫大山商谈价格的时候,凌宸也在旁听。
他不停地翻白眼。
别以为他不知道,这个价格是紫宝儿定下来的。
昨天晚上,他们父女俩就躲在角落里嘀嘀咕咕的,他可是听得一清二楚。
不过,他已经和紫宝儿成好朋友了,既然是好朋友,那可不就得讲义气。
叔叔什么的,还得靠边站。
所以,只能是让七叔吃瘪了。
好在花的也不是七叔的钱!
嘿嘿!
商量好价格之后,凌天带着凌二和凌三一行人回了镇守府衙门。
待麦种彻底晒干之后,一并带回凌安县。
陈向阳给紫宝儿汇报完工作之后,给队员们放了七天假。
离得近的,可以回家瞅瞅,离得远的,就只能等下次有机会再回了。
毕竟,等待他们的活计太多。
顾酌和暗一一商量,不能总是住在紫家。
临行之前,京都的两位大佬给了他们足够的银钱。
都是不差钱的主。
俩人找到赵光耀,买下了紫家对面的一大片地,委托向阳施工队盖大宅院。
盖一座和紫家一模一样的大宅院。
这样一来,设计图纸都是现成的,陈向阳当然愿意。
紫家去年给王根宝和杨铁宝买下的两块儿地,也需要建房子。
还有胡玫家的、秦小雪的以及赵光耀家的,都需要着手准备。
这段时间,陈向阳也是忙得脚不沾地。
好在天气给力,接下来的几天都是艳阳高照。
安东每天都要带着安西南北、安全安康他们几个到麦场上负责翻晒。
翻晒麦种也是极有讲究的。
不但厚度要适中,一般在五到十公分之间,还要勤快一些,每隔一两个时辰就要翻动一次。
确保麦种均匀受热,晒至干燥。
这样的晾晒通常需要持续两三天的时间。
当用手抓麦种,能确切地感觉到干燥、松散,没有明显的湿润感的时候,就说明麦种已经可以收起来,储存。
之所以要晒至干燥,一方面是为了降低麦种的含水量,防止其发霉、长芽。
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延长麦种的保存时间,提高发芽率。
而陈光他们也没闲着,负责田地的善后开垦和处理,为接下来春小麦的播种做准备。
……
陵德十三年,四月十一日,阴历三月十四日。
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这一日,后来被载入东陵史册。
巳时初,梧桐村几乎全体村民集中在麦场上。
麦场上一片欢腾。
赵光耀大喇叭不离手,指挥着壮劳力开始称重。
先从紫家开始。
很快,紫家的数量出来了。
一共是两千四百九十八斤。
紫家种植冬小麦的是五亩中等田地。
平均每亩地四百九十九点六斤,接近于五百斤。
这个数据一出来,全场瞬间静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