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文娱声望系统 > 第1022章 八公的故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而且从影片最后出现的一张 Joker扑克牌来看,这就是蝙蝠侠系列第二部的大反派了吧?

由此也可以看的出来,其实在拍摄第一部的时候,第二部就已经有剧本了啊。

果然是苏雨一贯的做法,不管是对自己的本子,还是对旗下的导演执导水平,都是有着绝对的信心。

不过,从这首映场来看,这部《蝙蝠侠:侠影之谜》是拥有大爆的潜质的。

虽然他们这群媒体、记者、电影人们不知道,这样暗黑风格的超级英雄,能不能俘获蓝星观众的心。

但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差的吧?总会有人喜欢这样的风格的。

也直到此时他们才明白,苏雨为什么在票房的预测上如此的保守了。

10亿美元,现在在苏雨这里都是保守了,如果让苏雨知道他们的想法的话,一定会给他们一个大比兜。

要知道这部电影在地球上上映的时候,可是亏本了的。

毕竟这第一部的制作成本就1.5亿美元,总票房才3亿美元出头儿。

当然,这部电影之所以在地球上会扑,也是因为可以去对比的版本太多了。

可是在蓝星嘛,他们的蝙蝠侠是第一版!

再加上苏雨对剧本的一些修改与完善以及张果师细心执导拍摄,辅以天星特效的全力特效支持,收割一波口碑与票房,完全合情合理。

至少很多人在走出影厅的时候,看到影院中的蝙蝠侠周边物品,全都或多或少的购买了一些。

当然卖的最好的,就是蝙蝠侠的面具了,因为在他们看来真的很酷。

其实很多土豪最想买的是蝙蝠侠的1:1战车!但是这玩意咋卖啊?

搞一个18:1的模型回家收藏得了...

然而此时各国的网络上,对于《蝙蝠侠》的评论虽然很多,但是更多的却是对另一部电影《忠犬八公》的讨论与吐槽。

首映厅之中,看完蝙蝠侠的媒体、影评人们在看到网上的言论之后一个个也都懵了。

就在他们看蝙蝠侠的时候,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啊?

一部小成本的文艺片,为什么热度要高于这部独特新颖的暗黑英雄大片呢?

他们怀着不解,走入了《忠犬八公》的播放厅,决定一窥究竟。

然而,所有人看完这部电影之后,都emo了。

电影开始,一阵轻快悠扬的旋律漫过耳畔,漆黑的画面如同被打翻的调色盘,终于晕染开第一抹朦胧的色彩。

率先撞入眼帘的是块斑驳脱漆的黑板,讲台中央站着个怯生生的小朋友,奶声奶气的童音里裹着对“英雄”的憧憬。

直到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迈上台,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刻下【八公的故事】四个粉笔字,才挺起小胸脯郑重开讲:“八公是我外公维森教授养的一条狗……”

话音未落,教室里便炸开毫不掩饰的哄笑。

在孩子们眼里,一条狗怎配得上“英雄“二字?

男孩却抿紧嘴唇不为所动,继续讲着:“大家都说八公是条神秘的狗,没人知道它从哪里来——或许是从拥挤的收容所溜出来的,或许是从疾驰的货车上掉下来的……总之,它是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随着童声渐远,银幕画面如流水般悄然变换,最终定格在雨后湿漉漉的车站。

积水倒映着昏黄的路灯,小八正缩在站台角落,在人潮涌动中警惕地躲闪着行色匆匆的路人。

直到一双穿着棕色皮鞋的脚停在面前,鞋主人正低头讲着电话,低沉的嗓音像被雨水洗过般温润。

命运的齿轮就在此刻悄然转动。

男人挂断电话低头时,恰好对上小八湿漉漉的眼睛——元龙那张化着精致老年妆的脸,也在这时正式铺满银幕。

“小家伙,迷路了吗?”

维森教授的声音里藏着难掩的惊喜,仿佛在看见小八的瞬间,心就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他缓缓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将瑟瑟发抖的小八拢进怀里。

令人意外的是,这只对陌生人充满戒备的流浪狗,竟温顺地蜷在他臂弯里,连呼吸都渐渐平稳。

一人一狗的第一次对视,像冬夜壁炉里跳动的火苗,暖得让人心头发颤。

维森原以为这是只走失的宠物,抱着小八在车站转了好几圈,却没见任何人在寻找。

影厅里的影评人忍不住暗自思忖:接下来该是温馨的养狗日常了吧?

虽治愈却未免单调——可这是苏雨编剧的剧本啊,就像《海上钢琴师》那样,初看平淡的溪流里,藏着能淹没人心的深海。

果然,剧情拐出意想不到的弯。

维森抱着小八找到车站保卫室,对方却摆着手说:“主人找来我会通知您,要是没人来,明天就送收容所。”

这话让教授眉头瞬间拧成疙瘩,最终还是舍不得放手,抱着小八回了家。

上楼时的模样透着几分滑稽:他先把小八藏在楼下灌木丛旁,自己轻手轻脚摸上楼,对着妻子的笑脸温柔亲吻。

观众正纳闷这举动的缘由,楼下就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小八迈着小短腿蹦蹦跶跶上了楼,一下子撞进卧室门口。

床上的夫妻二人同时一惊,妻子更是猛地坐起身,脸上写满抗拒。

直到下楼后维森解释来龙去脉,观众才从两人对话里听出端倪:妻子打心底里不想要宠物。

好在教授软磨硬泡,说“也许明天主人就来了”,她才不情不愿地点头,却坚持让小八睡在院子的木屋里。

安置小八时,维森从储藏室翻出的食盆和毯子上,赫然印着“路克“的名字——这个一闪而过的细节,悄悄透露着这个家庭曾有过的宠物记忆。

当教授转身离开,小八那双漆黑的眼睛透过木屋门缝,可怜巴巴地追着他的背影,影厅里响起一片倒抽气的轻响,仿佛所有人都想伸手穿过银幕抱抱它。

第二天教授的女儿来访,抱着小八拍照时笑着说:“路克要是还在,肯定会喜欢它的。”

这话终于揭开谜底:原来家里曾养过一条叫路克的狗,它的离去让女主人再不敢触碰这份情感。

即便女儿也帮忙劝说,妻子还是铁了心要送走小八。

维森抱着小八四处求助却屡屡碰壁,只好带着它去上课。

课堂上小八歪头听着拉丁文朗诵的模样,把观众的心都萌化了——这么可爱的小家伙,为什么不能留下呢?

不少人看向银幕里皱眉的女主人时,眼神已带了些微不满。

变故发生在傍晚。

就在维森再次劝说妻子时,小八不小心撞翻了书架,散落的颜料毁掉了她耗时数月的画作。

教授却只是叹了口气,又把小八抱回院子木屋——这一次,没人再怀疑他留下这只狗的决心。

往后的日子像浸在蜜里。

大风呼啸的夜晚,维森哄好妻子后,听见院子里传来呜咽声,立刻翻身下床把小八抱进客厅。

他们一起窝在沙发上看电视,分享同一桶爆米花,小八蜷在教授怀里的模样,暖得像幅会呼吸的油画。

半夜妻子下楼时,正看见丈夫在沙发上熟睡,小八正伸出粉嫩的舌头,一点点舔食他嘴角的爆米花残渣。

她望着小八的眼神,第一次褪去冰霜染上暖意,伸手去关电视时,小八轻轻舔了下她的指尖——这一次,她没有缩回手,唇边还漾开了浅浅的笑意。

原来不是不喜欢,只是怕再次失去。

观众们心头忽然一松,看着小八第一次被允许在客厅过夜时,眼里已蓄满温柔。

晨曦微露,第一缕阳光悄悄爬上窗台,教授已经带着小八来到院子里。

他耐心地教着小八各种小技能,曾经略显生疏的一人一狗,此刻互动愈发频繁,空气中都弥漫着温柔的气息。

谁能想到,平日里严谨的教授竟像个孩童般,趴在草地上,一遍遍地示范如何捡球,那认真又带着稚气的模样,让人心头涌起阵阵暖意,仿佛所有的疲惫都被这治愈的画面轻轻拂去。

窗边,妻子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就在这时,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打破了这份宁静——是之前想要领养小八的人打来的。

屏幕前的观众瞬间屏住了呼吸,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紧紧盯着画面,生怕妻子会说出那句不舍的话。

还好,结果如众人所愿,妻子温柔地告知对方:“小八已经有主人了。”

这简单的一句话,不仅意味着小八能留在这个家,更代表着妻子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它的存在,或许,她只是不想看到丈夫因小八离开而失落的模样吧。

画面一转,院子里的小八早已褪去了稚气,长成了一条威风凛凛的大狗,身姿矫健,眼神明亮。

这天,教授像往常一样准备出门工作,小八在院子里急得团团转,不停地扒着围栏,似乎不愿与教授分离。

最后,它竟在围栏下硬生生刨出一个土洞,钻了出去。

当教授坐上汽车,车子即将启动时,他无意间透过车窗一瞥,竟看到了小八奔跑的身影——它竟然一路追着车,跑到了车站!

教授急忙下车,心疼地想让小八回家,可无论试多少次,小八总能绕回来,执着地守在他身边。

教授无奈,只好让车先出发,自己则带着小八回了家。

到家后,看着围栏下那个小小的土洞,教授无奈地摇了摇头,将洞堵了起来。

妻子看到去而复返的丈夫,一番询问后才明白缘由,眼神中多了几分对小八的无奈与宠溺。

教授再次离开时,蹲下身轻轻抚摸着小八的头,叮嘱它乖乖在家等自己回来。

院子里,妻子正在修剪绿植,小八趴在一旁,呆萌地望着她,镜头此时一直给到小八的视角,仿佛能透过它的眼睛,看到这个家的温暖。

也就是这一次,妻子与小八之间的距离又拉近了许多,她主动给了小八一些食物,那份自然的举动,无疑证明她是真的打心底里接受了这只可爱的狗狗。

下午时分,仿佛有心灵感应一般,小八似乎察觉到教授要下班了,它猛地一跃,跳过围栏,一路飞奔到车站出口对面的花坛上——它要在这里等着教授回来。

这一幕,让无数观众心头一震,如此通人性的狗狗,谁又舍得舍弃呢?

小八是那么乖巧,那么惹人怜爱,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人心。

当教授走出站台,看到花坛上翘首以盼的小八时,脸上写满了错愕,他本以为是妻子带着小八来的,一番询问才知道,小八竟是在他下车前两分钟自己跑过来的。

教授笑着摸了摸小八的头,带着它开心地回了家。

从那以后,小八每天陪着教授上班,傍晚再准时到车站接他下班,这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也成了车站旁一道温馨的风景。

邻居们都知道了教授与小八的故事,每次看到他们,都会笑着称赞:“教授,你这狗狗可真聪明,太让人羡慕了!”

直到有一天,教授按时来到车站,却没在花坛上看到小八的身影,他心里顿时慌了神,屏幕前的观众也跟着揪紧了心,纷纷猜测小八是不是出事了。

然而,当教授匆匆回到家,发现小八原来是被一只臭鼬堵在大门前,吓得不敢出去时,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看到这里,大家早已打心底里喜欢上了这条可爱的狗狗,谁都不希望它遇到任何麻烦。

又过了些日子,教授接到了女儿怀孕的消息,他开心得像个孩子,父女三人在院子里激动地相拥在一起。

这一刻,镜头从小八的视角望去,它的眼神中竟带着一丝小小的羡慕,那神情活灵活现,让很多人突然觉得,小八这“演技”也太传神了吧!

第二天,教授像往常一样出门上班,可今天的小八却没有跟上来,只是在木屋前转着圈,不肯离开。

教授心里难免有些失落,他想,或许小八今天就是不想动了吧。

带着几分怅然若失,教授一个人走向车站,整个人都有些魂不守舍。

路过的邻居看到这一幕,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因为这还是第一次看到教授身边没有小八的陪伴。

就在教授走到车站门口,准备进去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跑了过来——是小八!

它嘴里还叼着之前怎么都学不会捡的网球。

看到叼着网球的小八,教授脸上的失落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如释重负的笑容。

让他惊喜的是,一直学不会捡球的小八,竟然在今天学会了!

它还主动叼着球来到教授身边,像是在邀请他一起玩耍。

教授试了几次,小八都能迅速叼住球,跑回他身边。

教授激动得不得了,忍不住向周围的人炫耀:“你们看,我的小八终于学会捡球了!”

或许有人会说,捡球是其他狗狗都会的技能,但对于能每天准时接送主人上下班的小八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份特殊的惊喜呢?

可就在教授准备进站的时候,小八却一反常态,死死地缠着他,不让他走,还在车站门口一声声地叫着,那叫声里满是不舍,仿佛想要留住教授。

这一幕让无数观众满心疑惑,不知道小八今天为何如此反常。

但火车不等人,教授最后只能无奈地摸摸小八的头,让它回家,说晚上会在这里等自己回来。

这一天,教授的钢琴上多了那个网球,就连讲课的时候,他手里都一直握着它。

因为这是小八第一次学会捡球,那份喜悦在他心中难以言喻。

然而,就在讲课途中,教授突然晕倒在地……

屏幕前的观众心头猛地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要知道,小八还在车站等着教授下班呢啊!

果然,小八依旧准时出现在那个熟悉的花坛上,等着教授的身影。

路过的行人纷纷和它打招呼,毕竟这么久以来,教授与小八早已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可这一天,小八从下午等到晚上,始终没有看到那道熟悉的身影。

它乖乖地蹲坐在花坛上,身影在夜色中显得如此孤独与可怜。

深夜,教授的女婿开车来到花坛边,他脸上带着悲伤,轻轻地抱起小八,将它带回了家。

小八独自躺在角落里,透过门缝望着主屋中亮起的灯,依旧在等待着教授的归来。

然而,一夜过去,教授始终没有回来。

第二天,妻子学着丈夫的样子,轻轻抚摸着小八的毛发,可小八依旧无精打采,眼神黯淡。

当大家为教授举行追悼会时,小八再次来到了那个熟悉的花坛。

因为教授说过,要让它在这里等自己回来。

小八的视线一直紧紧锁定在站台的出口,看着那扇门开了又合,可来往的人群中,再也没有了那个让它日思夜想的身影。

天黑了,最后一班车也缓缓驶离,车站的工作人员看着依旧蹲坐在花坛上的小八,再也忍不住,走上前,强忍着泪水对它说:“别等了,他不会回来了……”

大雪如鹅毛般纷纷扬扬地飘落,顷刻间便给小八裹上了一层厚厚的雪衣。

工作人员的话语似乎没能穿透它固执的守候,它依旧纹丝不动地伫立着,黑曜石般的眼睛一眨不眨地凝望着车站出口,那份执着仿佛在无声宣告:那个人一定会回来。

影厅里早已响起此起彼伏的啜泣声,先前还氤氲着暖意的画面,转瞬间就被刺骨的悲伤浸透。

当镜头定格在被白雪覆盖的小八身上,那双盛满无辜与期盼的眼睛,像两把钝刀反复切割着观众的心脏,无数人在这一刻彻底卸下了防线,任由泪水汹涌而出。

教授的妻子终究还是卖掉了房子,她实在怕看到小八的身影,怕那些与丈夫相关的回忆会瞬间将自己淹没。

于是她拜托女儿女婿收养了小八——看到这里,许多观众都读懂了这份隐忍的爱:她不是不爱小八,而是太怕再次经历失去。

狗狗的寿命太过短暂,可朝夕相伴早已让它们成为家人,她已经失去过一次挚爱,实在没有勇气再冒险接纳另一段注定会终结的陪伴。

人这一生漫长,可以拥有许多只狗狗;可对狗狗而言,它的一生或许只能容下一个主人。

失去被视作家人的宠物会令人心碎,可失去主人的宠物呢?

它的全世界,可都系在那个人身上啊。

小八被抱上车时,可怜兮兮地望着窗外熟悉的一切,大大的眼眶里竟滚落下晶莹的泪珠。

到了新家没过多久,它就再也忍受不了没有教授的日子,凭着模糊的记忆,竟一路寻回了原来的家。

没人知道它这一路经历了多少艰辛,观众席上再次响起压抑不住的哽咽。

然而回到旧址的小八,发现这里早已住进陌生人,它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又一次回到了那个等候教授的花坛。

周围的熟人们见了,心里都五味杂陈——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忠诚的狗狗。

有人上前递来食物,相熟的人更是心疼得哽咽难言。

另一边,女儿女婿得知消息后火速赶来,总算把“走丢”的小八接了回去。

可回到新家的小八,依旧蔫蔫的提不起精神。

直到有一天,女儿再也看不下去,终于决定尊重八公的选择。

从那天起,八公又开始日复一日地重复等待,那个花坛成了它临时的家,在它心里,教授回来之前,自己绝不会离开。

八公等候逝去主人的故事,渐渐在火车乘客间传开。

有记者特意赶来,采访了车站工作人员,将这个故事写成报道公之于众。

无数人被这份忠诚打动,开始给八公邮寄食物,还有许多人慕名而来,只为在花坛边看看这只忠心的狗狗。

花开花落,四季轮回,车站花坛上的八公,始终坚守在那里。

它记得教授的承诺,记得那个人说过“等我回来”。

十年光阴流转,教授的妻子终于从失去丈夫的痛苦中慢慢走出来。

她再次回到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从丈夫的墓地祭拜归来后,竟在车站又看到了等在那里的小八。

远远望去,小八已经苍老了许多,毛发不再光亮,身形也佝偻了不少。

当妻子上前抱住八公,哽咽着说“我们一起等下一班车”时,整个影厅的抽噎声此起彼伏——十年了,她已经走出来了,可小八还在等。

晚上,妻子坐在沙发上,给外孙讲起八公的故事,翻动的相册里,满满都是小八从小到大的照片,每一张都记录着时光的痕迹。

那一夜,大雪再次纷飞。

躺在轨道旁的小八没什么精神,可在一声声火车鸣笛中,它不知从哪里来了力气,顶着风雪沿着轨道跑到熟悉的花坛,用尽最后一丝气力趴在那里,望着那扇永远有人进出的大门。

它似乎真的累了,缓缓闭上了眼睛。

灯光亮起,又一辆火车驶来。

这样的声音,小八已经听了无数次了。

恍惚间,它仿佛听到一道无比熟悉的声音在呼唤自己:“小八,醒醒,我们回家了。”

小八猛地睁开眼,逆着光,它好像看到了教授那张熟悉的笑脸,正在向自己招手。

画面瞬间变得柔和起来:他们在河边开心奔跑,在雪落时它扑进下班归来的教授怀里……每一个闪过的画面,都是教授陪伴它走过的时光。

那时的它还年轻,还能轻快地追逐着教授的步伐,跑跑跳跳无忧无虑。

可下一秒,画面骤然消失,一道灯光闪过,只剩下小八永远闭上的眼睛。

在梦里,它终于等到了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