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为骄傲的儿子归来,皇后压下对江哲的思念,起身拉过太子的手,仔细打量一番,眼里的关切都要溢出来,“瘦了瘦了。”
太子笑着开口:“母后,哪有那么夸张,浔州那边是远了点,不过食物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儿臣吃了一段时间,感觉还长胖了不少呢。”
他目光在皇后寝宫扫了遍,并未发现陌生的身影,心里难免记挂几分,“母后,听闻二弟回来了,儿臣还未见过他呢,他现在在何处?”
太子不提还好,一提皇后的担忧又翻腾起来,没忍住话茬子,对着太子便是一股脑宣泄出来。
“这些天你不在,自然不知道宫中出了不少事,你二弟终于找到了,找回来的时候,一个八岁的孩子,就跟寻常四五岁的孩子一般大,瘦得只剩下骨架,我都怕抱抱他。
我担心用了些力气,你弟弟就会受伤。”
说到这里,皇后眼里泛起泪花,赶忙收住声,举起帕子擦了擦,接着说道:“还有就是你弟弟这些年在外面受了不少苦,且没有上过一天学。”
“前几日,你父皇把你弟弟安排到上书房里,结果他不小心惹怒了太傅,太傅告到皇上那边,皇上便将你弟弟关到书房里了,不抄完10遍四书五经,根本不许出来。
我这些天一直没见到你弟弟,也不知道他一个人待在书房里过得怎么样,辛不辛苦,害不害怕,心里七上八下的。”
想到这里,皇后多少有些后悔了,当初若是她有意拦一下,或许江哲也不至于被关了这么久。
其实学习的事也不必这么操之过急,毕竟她皇儿在外面吃了那么多苦,回来好不容易过了几天好日子,结果又被逼着去学习,补缺失的课程。
这么小的孩子如何吃的消,再说了,当初是她这个做母亲的没能保护好他,害他在外面流浪那么久,现在又逼着他跟其他皇子比,她怎么能这么贪心呢?
起初,哲儿还没找到时,她只希望他能在她看不见的地方每天能吃的饱饱的就好,再不济活着就好。
明明卑微的只想着孩子还活着就好,可一回来后,一切怎么就变了,她变得贪心了起来。
宫里私底下不少风言风语,说的便是她的哲儿在外面流浪的事,明面上还好,没人敢顶风作案议论哲儿,问题背后呢?
这后宫,看不得人好的人大有存在,指不定在背后哲儿被人编排以前是个不识寸丁的小乞丐什么的,她怎么能忍受旁人编排江哲这些话。
江哲可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孩子,她怎么会不疼,为母者都希望孩子好,她只是想让江这些年缺失的功课补齐,用实力证明他才不是什么小乞丐,而是当今的二皇子。
他乃当今皇上皇后的嫡次子,一母同胞的哥哥乃的当今太子,生来就是金尊玉贵的皇子,任何人都不能在背后编排他半分!
只是皇后这样的想法太过迫切,拔苗助长并没有达到效果,相反还起了反效果。
原主上一世回来时,也经历过这一遭,不过他不是江哲,遇到这事,在上书房里,他很努力的学习着,可是他并没有学过,想要跟上其他皇子很是吃力。
努力在这个时候根本起不了作用,加上皇子们间的关系天然的不会太好,原主的经历,并不会引起其他皇子的同情,相反他们还会落井下石,对上原主只会是嘲笑跟瞧不起。
原主将这些事都压抑在心里,并没有跟皇上和皇后说起,以至于这两人不知道他在上书房的处境,在太子回来后,这些事才被揭露出去。
太子心思细腻,善于从细微之事中抽丝剥茧挖掘真相,那些嘲笑过原主的皇子们,在后面太子带着原主都找回了场子,有这样一心护着自己的大哥,原主很难不沦陷。
当事情的主人公换了人的时候,同一件事就会因为不同人的处理方式,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一路狂奔,比如江哲跟原主。
说来尴尬,原主对待太傅的态度是不懂就努力学,就算学的非常吃力, 也会全力以赴。
而江哲倒好,好家伙,第一天去学习就表演了一番什么叫睁着眼睛睡大觉的,实力诠释学渣本色,气得太傅直接告状到皇上那边。
以至于其他皇子还没机会展示他们的刻薄和嘲笑,主人公就先行一步被拎着去禁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