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芜没去王镖头那儿,已经有段日子了。
起初,宋锦料想王镖头大概是出门押镖去了。这个时节,可正是镖局忙碌的时候。
虽然距离过年还有好几个月,寻常人家不会把秋天和备年货联系起来。
可是,各地的货商却已经忙碌了起来。
好货不等人,许多商号都早早收回了账款,就是怕延误了下定金的时间。
到了过年的时候,谁家也不会在置办年货时吝惜银钱,这可是个赚钱的大好时机。
时机不分对象,大宗货物的价值不菲,劫上一票,足够很多绿林好汉一辈子吃穿不愁。
即便是平时名头响当当的大商号,这个时候也难保自家的货物不被打劫。
口碑好的镖局,就成了抢手货。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镖局最缺人手的时候。像王镖头这种实力与名气并存的,更是忙的脚不沾地。不到过年那一天,别想能歇下来。
可是前天宋锦就问过绿芜,奇怪的是,王镖头并不忙,反而挺闲的。
宋锦心想,既没去押镖,也没让绿芜去学功夫,兴许王镖头有事?
可是这么多天过去了,依旧如此,这就有点奇怪了。
“哦,师父最近在忙着搬家呢,就是上回咱们半买半送的那个一进小院。师父说,城中人多嘈杂,不似那边环境好。”
本也不是什么重要事,绿芜不太在意的答着,手中正在忙着焚起一炉香。
今年秋天雨水多,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她家小姐最不喜欢这种湿冷的天气。
宋锦却觉得奇怪,
“哦?那边距离镖局太远,王镖头不是很不便?”
她原本的想法是,王镖头在闲暇时可以过去小住,等过几年退休了,正好搬过去养老。
不过看如今这架势,这是打算现在就正式搬过去了。
“师父说,反正以后都不会太忙,早搬早享受嘛。”
绿芜回过神来,
“哦,对了,小姐还不知道呢。镖局的东家准备将镖局转手,如今还没找到合适的买家,所以镖局处于半营业状态,只接短途的单子。”
宋锦瞳孔地震,
“什么?!张家要卖镖局?”
得益于父亲是夫子,这城中的好多人宋锦都能知道个大概。张家更是不必说,算是整个安北州有头有脸的大家族。
更重要的是,张家并不是只有这么一家镖局,其产业从布庄到酒楼,范围甚广。
是真正的商贾巨富,商而优则仕,他们家的三个儿子都是宋夫子的学生。
一大家子几年前就迁居至京城,听闻长子如今已经是六品的京官了。
不过张家的长子与次子都年长宋锦许多,因此她并不熟悉。
张家的第三子之前却一直跟着祖父留在老宅,直到两年前中举,才搬去京城。
他年长宋锦5岁,和祖父一样,他也相当崇拜宋夫子,与宋家走的很近。
时常会带些京中的新鲜玩意儿给宋锦,也会说些镖局的事情,全当是故事讲给宋锦听。
他和宋锦的关系不像李朗和刘小胖,完全是玩伴,更像是兄长一般。
镖局与其他商铺不同,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还与其他牵连甚广,张家怎么会想要卖掉镖局?
看到宋锦震惊的表情,绿芜补充道,
“听师父说,张家自从迁居后,就不怎么管事,让总镖头全权打理。总镖头已是古稀之年,他已经提出告老还乡。而张家在安北州的产业只剩这家镖局,所以才想出手的。”
“哦?竟是如此吗?”
宋锦冷静下来,她虽是这么说的,却不是这么认为的。这套说辞,显然只是讲给外人听的
哪个商号老板不想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镖局呢?其中的便利自是不必细说,运送货物,传递消息,打探消息…
这却不是想开就能开的,张家能将镖局开起来,自然是黑白两道都得混得开。
如今镖局的总镖头,当年也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名捕。听闻张家也是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将他招揽了过来。
这么重要的产业,自然值得张家挑选合适的人手来打理。如今找个由头就转手,只怕牵扯其他的利害关系。
宋锦一言不发的站起身,在屋子里慢慢踱着步子
绿芜知道她在想事情,也没出声打扰。两只手撑在桌子上,托着圆圆的脑袋,像只猫一样,眼神跟着宋锦的身影,脑袋左右摇晃。
就见她突然站定,问道,
“绿芜,爹回来了吗?”
绿芜没想到她没头没脑的突然问了这么句话,愣了一下,答道,
“还没呢,不过瞧着这时辰,也快了。”
没想到,宋锦来了一句,
“你去和伴鹤知会一声,说我找爹有事,待会儿等爹一回来,就让他立即过来告诉我。”
“啊??哦…”
绿芜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过看宋锦脸上的急切,什么也没问赶紧去了。
时至秋季,天气初冷。
这个时节别人不过多加两件衣服,但宋夫子身体不好,这个时候屋子里一般已经摆上了炭盆。
就连往日里身子骨同样不太硬朗的宋锦,也觉得闷热难耐,呼吸不畅。
没有二般情况,宋锦不会主动去父亲屋里的。
今天是怎么回事?
绿芜将刚才发生的一切又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还是没想明白,她家小姐是怎么从她几日没去师父那儿学武,一下子跳到急着见老爷的。
兴许,小姐刚刚想到别的事情,才急着找老爷吧。至于她为何没去师父那儿学功夫,小姐大概只是好奇,随口一问罢了。
绿芜摇了摇脑袋,将这些不相关的事从脑袋里晃了出去。
回到屋里时候,宋锦正在出神,手指有节奏的敲击着桌面,不知想些什么。
绿芜也没打扰,重新泡了壶热气腾腾的茶。
这时宋锦却语气平静的突然开口,
“绿芜,我想将镖局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