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玄真锄禾修士 > 第326章 有个了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付自安之所以出关,还有一个原因。时隔数月,入侵西坊门那个耍幻戏的下九流,总算是抓回来了。

这个人到案,付自安也算是完成了给坊民一个交代的承诺。所以行刑当日,许久不曾在坊里露面的付自安,亲自到场。

负责行刑的是霍大郎,其他的死者家属也没他那力气,谈不上什么亲手报仇。倒是霍大郎恢复的不错,更有这个胆量,便由他来。

付自安问他要用什么办法,他说:“我向刘爷请教了,用刀子从他肋下插入。很快他就死了,算是给他个痛快的。后面在请刘爷出手,悬首示众。”

付自安点头赞赏:“很好,没被仇恨蒙了眼。你就给他个痛快,然后好好的活出自己的样子来。”

虽然说给他个痛快,但其实也谈不上痛快。因为霍大郎不是很熟悉,先把那瘦骨干精的下九流上衣拔掉。然后霍大郎便开始数他的肋骨,数了好几遍。在这个过中,被死亡恐惧侵入心灵的男子,痛哭流涕、哀声求饶、又破口大骂。

而这些声音终归是在霍大郎干净利落的一刀之后平息。

这件事,也就有了了结。

……

不过仇怨之事,或许从来没有了结的时候。

有点惹人发笑的是。此事之后,那下九流幻戏派的领军人物放出话来,让耍幻戏的人永世不要踏足昭义坊。

真的有些滑稽,这到底能唬谁呢?付自安不懂。用刘彦的一句相当粗糙的话来评价:“这就叫吃屎的,瞪着拉屎的。”

后来付自安才知道,是因为缉拿此人过程中,有不少幻戏派的下九流受了牵连。

巧了,还真的有点像韩家那德行。付自安本来只想要祸首,偏偏有人要出来给他挡灾,何苦?

这个家伙的求生欲望真的很强,来昭义坊为祸的时候挺勇敢啊,还以为他不怕死呢。没想到怕成这样,拼命的逃窜,到处寻求庇护。跟个水鬼一样,不断把帮助他的人拉下水。

因此,捉拿他也是真的不容易,魂修缉事出去抓人的时候,跟付自安打过一个照面,人还挺白净的。等他回来复命之时,人就黑了。短短几个月,付自安却觉得他老了三五岁。

而且,还不是他一个人去,破妄斋也出了人力,只不过苦修不会来找付自安复命讨赏就是了。

没什么好说的,付自安给了丰厚的犒赏。那魂修便说:“全玉京上下,没人不知道,给付爷办事亏不了。”

说“付爷”而不是说“付长老”,是因为玉京城就是这么传的。不是那魂修拍付自安的马屁,那真是付自安的口碑。有趣的是,这名声是漕帮的帮主薛七传扬的。

……

那时候,付自安刚刚宰了花子帮的老大。大夏天的,薛七就感觉自己的脖子,无时无刻不在发凉。

薛七知道自己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舍生忘死的好汉了。何况螳臂当车之事,傻子才干。所以他很乖巧的开始装孙子。装的还是很好的,付自安免了他的死罪,只让他带人来帮着重修昭义坊中心街上那些破损的建筑。

一开始薛七就把这事当服徭役那么去想的。也是愁眉苦脸的心头无奈,无妄之灾啊。弄得自己一把年纪了,还得带着兄弟们去受苦。

但他发现下面的人是一点都不愁。不说是很积极,但至少也不抗拒。

薛七就不懂了。一问,人人都说给付爷干活至少饿不着。

昭义坊的活,他们接过些的,工钱给的实在,到饭点就管饭,吃的是真不差。活干的好了,还有额外的打赏。所以只要听见是昭义坊的事,力夫都没有二话的。工钱都不问,只管卖力干。从没吃过亏,无非是占便宜多寡的事。

薛七这才发现自己脱离群众还是太久了,怎么这事情自己都不知道。

而等他真的带人到坊里开始干活了,那才叫个开了眼。

虽然这次付自安对于漕帮这些人是惩罚性质的征召,说明了没有工钱。但付自安总归不差饿兵,干力气活不让人吃饱了,会效率低下。

一开始,因为大食堂损毁严重,在付自安的授意之下,何玉璞在这里启动了一个庞大的重建工程。所以,这大食堂也就拆掉了。没了大食堂,这工地上只好统一安排餐食。都是街坊出力来帮厨,在各家院里起锅烧火,随便对付一下。

薛七也是从漕帮底层混出头的,从前也干过力夫。雇主管饭的事情本就是少之又少。但凡是有,给两个杂粮窝头、酱菜,都算是格外优待了。

昭义坊怎么可能这么寒酸。

头一天,还是经典油泼面。真是让薛七长见识的,做饭那阵仗就不得了。张家院里炖肉,李家院里切葱,陈佳院里切面,王家院里热油,何其的热闹。

两头肥猪薛七看着宰的,那葱也堆的老高,油一桶桶的搬来,面也是一袋一袋的扛。真是要累坏厨子的。

到了饭点,大碗的油泼面端出来让自己去端,薛七心里头还有点恼怒。自己毕竟也是帮里有身份的人,怎么跟力夫吃一样的?但到底是在昭义坊啊,他没敢造次。只是憋着火,想着大不了不吃了。

可回头一看,却见刘爷也是去端那碗面,薛七心里一下就平了。这还有什么说的,端去呗。

走到面旁边薛七就觉出不对劲了,那面真是香的要命。

薛七毕竟是帮主,没到他出苦力的时候。他也就乘乘凉、动动嘴。一天下来谈不上苦、谈不上累。但一闻那味道,一看那碗里的色泽,薛七只觉得口水在腮帮子这里堆着,好似几天没吃饭一样。

端一碗囫囵拌两下,一口面吃进嘴里,薛七摇头叹气啊……

他有些心疼年少时的自己,怎么就碰不上这等好事?就这么香的吃食,那是管够吃啊!

到后面那大婶是端着面到处问:“谁还吃得下?这还两碗,别浪费啊,谁还吃得下?”

这上哪找去啊?难怪征人过来的时候,点名抓阄的,但谁也没有怨言,贼顺利。要是年轻时候自己能遇上付爷这样的人,那挤破头也要给他卖命去的。

薛七对付爷的口碑,从这儿起就心服口服了。付爷是拿人当人的,别的不说,薛七就发现这坊里没有谁被区别对待。做饭的、做工的乃至刘爷,都是吃一样的餐食。可不是苛待了骨干,是把所有人都提到了更高的餐食标准上来。

唯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坊民口中的“小先生”。厨子特意给摊了两个煎蛋,加进了碗里。

薛七一打听,才知道小先生何许人也。他心想,这哪是什么小先生,明明是大弟子。

山长的亲传弟子,付自安领在身边的学生。就这样的人物,薛七觉得自己能见着,那都算是长脸了。而他也就多吃了两个蛋。

听说也不是谁安排的,就是厨子拿自家食材给他加的。是因为真的从小先生那里学了东西,人家是发自内心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