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远远近近的爆竹声开始连绵不绝地响起,噼啪作响,如同密集的鼓点,宣告着旧岁的终结与新年的降临。
绚烂的烟花偶尔划破夜空,将王府庭院映照得忽明忽暗。
厅内,炭火噼啪,甜酒暖胃,家人笑语晏晏。
黄莹儿靠在椅背上,手轻轻抚着肚子,脸上带着恬静满足的微笑。
徐蕊儿依偎在李从嘉身侧,看着跳跃的火焰,听着震天的爆竹,感受着身边坚实的依靠,只觉得心中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暖意和安稳填满。
周娥皇抱着熟睡的儿子,目光温柔地扫过这一室的温馨,眉宇间是身为主母的欣慰。
这一刻,没有刀光剑影,没有权谋算计,只有最纯粹的人间烟火,最温暖的家人相守。
在这辞旧迎新的爆竹声中,李从嘉暂时抛开了上将军的身份,仅仅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家主,沉浸在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与团圆里。
他知道,眼前的温馨是短暂的,年节过后,那场与江宁的决战便将拉开序幕。
但此刻,他只想好好守护这炉火旁的笑颜,这份他为之奋斗的意义所在。
新年的爆竹硝烟尚未完全散尽,潭州城喜庆的红绸还挂在檐角,永定军节度使府邸内的气氛却已陡然转寒。
短暂的团圆与温情如同冬日暖阳,迅速被铁与血的肃杀之气取代。
年关一过,李从嘉便一头扎进了冰冷的军政事务之中,永定府正堂成为了新的风暴中心。
堂内炭火虽旺,却驱不散那股无形的寒意。
巨大的南唐舆图悬挂正中,上面代表永定军的赤色标记与象征江宁势力的标识犬牙交错,尤以武昌、庐州两处最为刺目。
李从嘉一身玄色蟒袍,端坐主位,面容沉静如水,目光锐利如鹰,再无半分年节时的温煦。堂下,他麾下能征惯战的将领们按品阶肃立两旁,铠甲铿锵,气息凝重。
空气中弥漫着皮革、铁锈和压抑的斗志。
“诸位!”
李从嘉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年节已过,江宁伪帝李弘冀料定我军新胜南汉,需时间消化,必不敢轻动。此乃天赐良机!我军当先发制人,一举荡平肘腋之患,收复武昌!”
他霍然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敲在武昌的位置上。
“此战,目标有二:其一,稳固庐州,锁住江宁北上增援武昌之路,使其首尾难顾!其二,攻克武昌,拔掉李弘冀楔入我腹地的这颗钉子,打通长江上游,剑指江宁!”
“末将等,谨遵殿下号令!”
众将齐声应诺,声震屋瓦。
“李雄!” 李从嘉目光扫向左手第一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将领。
“末将在!” 李雄踏前一步,声若洪钟。
“命你为副帅,总领攻城诸部!亲率本部精锐枪兵一万,兼领攻城器械云梯、冲车、投石机,为破城先锋!”
“末将领命!必不负殿下重托!” 李雄抱拳,眼中战意熊熊。
“马成信!”
“末将在!” 一名身披厚重玄甲,宛若铁塔般的将领沉声应道。
“着你率重甲骑兵五千!此乃破阵尖刀!或敌阵动摇,给本王狠狠凿穿,不留活口!”
“末将领命!重骑所至,片甲不留!” 马成信的声音带着金属摩擦般的冷硬。
“梁延嗣!”
“末将在!” 一位身形挺拔,双臂修长的将领出列。
“神臂弓营一万,由你统领!压制城头,狙杀敌将,掩护步军攻城!本王要武昌城头,箭雨遮天!”
“末将领命!定叫敌寇不敢露头!” 梁延嗣眼中精光一闪。
“张璨!”
“末将在!” 一名手持巨斧、气势凶悍的壮汉应声。
“着你统领大斧锐士五千,重甲步卒五千!大斧破门、破阵!重甲固守、推进!城破之后,巷战清剿,就靠你了!”
“殿下放心!末将的斧头,早就渴饮江宁狗血!” 张璨舔了舔嘴唇,狞笑道。
“彭师亮!”
“末将在!” 一位身形矫健、眼神锐利的年轻将领出列。
“轻甲先登营,交给你!敢死陷阵,登城夺旗!第一个登上武昌城头者,赏千金,升三级!”
“末将愿为殿下先登!不死不休!” 彭师亮的声音带着决死的狂热。
“谢彦质!”
“末将在!” 一位气质沉稳、双手布满老茧的将领躬身。
“工兵营,由你统带!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清除障碍,保障大军通行!确保攻城器械抵近城垣!”
“末将领命!必保道路畅通,器械无损!” 谢彦质沉声应道。
李从嘉的目光扫过每一位点到的将领,最后回到舆图上。
“此战,本王亲任主帅,统兵六万,直捣武昌!各部务必戮力同心,奋勇向前!此役,关乎我永定军根基,更关乎这江南半壁江山,谁主沉浮!”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转厉:
“军法无情!畏敌不前者,斩!临阵脱逃者,斩!贻误军机者,斩!不听号令者,斩!”
“诺!” 众将凛然,齐声应诺,杀气盈堂。
“后方之事,”李从嘉转向文官一侧,“赵普!”
“臣在!” 首席谋臣赵普出列,神色凝重。
“着你留守潭州,总理后方一切政务!粮秣军需,民夫调度,务必源源不断,不得有误!若有差池,唯你是问!”
“臣赵普,定当竭尽全力,确保前方无后顾之忧!殿下凯旋之日,臣必献上井然有序之潭州!” 赵普深深一揖。
“吴翰!”
“末将在!” 一员老成持重的将领应声。
“命你为京都(潭州)守将,总领城防!严查奸细,日夜巡防,确保潭州安若磐石!若有人趁虚而入,提头来见!”
“末将吴翰,人在城在!定保殿下基业无恙!” 吴翰斩钉截铁。
部署完毕,李从嘉负手而立,目光如炬,仿佛穿透了堂宇,直抵那烽火将起的武昌城下。
“传令三军,整备甲胄,磨砺刀兵!三日后,祭旗出征!”
“祭旗出征!祭旗出征!”
堂内文臣武将,山呼海啸,战意直冲云霄。
永定府内,紧张的气氛达到了顶点。
战争的巨轮,在李从嘉的号令下,轰然启动,带着碾碎一切的威势,朝着武昌的方向,滚滚而去。
短暂的安宁彻底终结,血与火的乐章,即将在长江之畔,奏响最激烈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