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之间便过去了两个月之久。
这一日,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张无忌与常遇春带领着五万大明水师浩浩荡荡地返回了北平城中。
同时,郑和则留在倭州,率领余下的五万明军继续镇守此地。
张无忌甫一踏入皇城,便迫不及待地前往宫殿,召集徐达、常遇春前来商议要事。
待得众人齐聚一堂之后,张无忌开门见山道:老徐啊,还有老常,今日召尔等来此,乃是想同你们谈谈太子及贵府二女之婚事。
如今孩子们皆已长大成人,到了适婚年纪。
依朕之意,当以徐妙云为太子正妃,常清韵为太子侧妃。
然需说明者,虽名分有别,但二女嫁入我张家后,其位分实无高低之分。
言罢,他目光扫过眼前二人。
徐达与常遇春闻言,不禁相视一眼,心中却暗暗较起劲来。
正当此时,只听得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原来是皇后王月敏携太子张昊一同来到了乾清宫内。
徐达与常遇春见状,赶忙起身施礼道:微臣等参见皇后娘娘,参见太子殿下!
王月敏微微一笑,轻声说道:二位将军快快请起,无需如此多礼。
张昊亦向两人拱手作揖,朗声道:侄儿拜见两位伯父大人!
看着眼前这番其乐融融的景象,张无忌脸上露出了欣慰之色,频频颔首,表示对现状甚是满意。
张无忌面带微笑地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缓声道:“臭小子,今日朕特意邀请了两位德高望重的伯伯前来,正是想要商议一下关于你的婚事。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呢,朕决定让你在同一日迎娶徐家与常家的千金小姐。
如此一来,也算是双喜临门啦!”
他的话语刚落,在场众人皆是瞠目结舌,满脸惊愕之色——谁能料到,堂堂一国之君竟然会做出这般惊人之举?
同时迎娶两位名门闺秀,这等场面实在是罕见至极!
面对父皇突如其来的决定,张昊却显得异常镇定自若。
只见他微微躬身行礼,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儿臣谨遵父皇、母后教诲,一切但凭你们定夺便是。”
其言辞恳切而坚定,仿佛早已对此事了然于心。
张无忌满意地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
接着转头对身旁的王景弘吩咐道:“传旨下去,命礼部着手筹备太子殿下的大婚事宜。
务必将此次婚礼办得风风光光、体体面面,绝不可有丝毫怠慢之处!
另外,今晚咱们兄弟三人可要开怀畅饮一番,一醉方休才好!哈哈哈哈哈……”
说罢,他便豪爽地大笑起来。
随后,张无忌与徐达、常遇春二人围坐在一起,举杯共饮。
他们谈笑风生,气氛融洽无比;时而回忆起往昔峥嵘岁月中的点点滴滴,时而探讨当下国家政务及民生百态。
不知不觉间,夜色渐深,但屋内灯火通明,欢声笑语依旧不绝于耳。
乾清宫内的灯火映照着张无忌微醺的面容,他举起金樽,琥珀色的酒液在烛光下泛着微光。
徐兄、常兄,咱们这一辈打下的江山,终究是要交到孩子们手中的。
他目光深远,似透过殿门望向更远的地方,这门亲事,就当是咱们三家血脉相连的见证。
常遇春捋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陛下厚爱,臣女能入主东宫,实乃常家之幸。
他话锋一转,只是清韵性子倔强,自幼习武弄剑,恐怕...
老常多虑了。
徐达朗声打断,脸上堆满笑容,妙云自幼熟读《女诫》《内训》,定能与太子殿下琴瑟和鸣。
他意有所指地瞥了常遇春一眼。
张无忌将二人神色尽收眼底,哈哈一笑:两位爱卿的女儿各有所长,朕甚是期待。
他转向一直沉默的张昊,太子,明日你亲自去礼部看看聘礼单子,有什么添减的,尽管提。
张昊恭敬应道:儿臣遵命。
殿外,一轮明月高悬,将皇城的琉璃瓦映照得如同镀了层银。
常府后院,一树海棠开得正艳。
常清韵手持三尺青锋,剑光如水,将飘落的花瓣一分为二。
贴身丫鬟绿竹急匆匆跑来:小姐,老爷回府了,说有要事相告!
常遇春收剑入鞘,额间沁出细密汗珠:何事如此着急?
听说是...绿竹凑到她耳边低语几句。
常清韵脸色骤变,手中剑鞘一声落地。同日迎娶?
她声音微微发颤,父亲怎能...怎能不问过我的意思就...
同时,徐府绣楼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徐妙云对镜梳妆,铜镜中映出一张娇艳如花的面容。
她将一支金凤钗插入云鬓,转头问身旁嬷嬷:母亲怎么说?
夫人说这是天大的福分,让小姐好好准备。
嬷嬷满脸堆笑,听说聘礼明日就到,足足一百二十八抬呢!
徐妙云抿嘴一笑,从妆奁中取出一对翡翠耳坠:把这个找出来,大婚之日我要戴。
翌日清晨,北平城万人空巷。两支绵延数里的下聘队伍分别从皇城东西华门出发,鼓乐喧天,旌旗招展。
前面是三十六名锦衣卫开道,后面跟着手捧御赐金册的礼部官员,再后是抬着描金箱笼的力士,队伍最后还有八名太监手持拂尘压阵。
快看!那是给徐将军府上的聘礼!
百姓们挤在街道两旁,指着第一支队伍惊呼。
只见箱笼上系着大红绸花,最前面的龙纹漆盒中,一对和田玉璧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边才是稀罕物!有人指向另一支队伍。
常府聘礼队伍中,几个力士正抬着一株三尺高的红珊瑚树,枝丫间缀满珍珠,在阳光下璀璨夺目。
茶楼二层,几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凭栏观望。
听说常小姐擅武,徐小姐工诗,太子殿下好福气啊。一人感叹。
嘘——同伴急忙制止,皇家之事岂可妄议?
此时徐府正门大开,徐达身着朝服立于阶前。
礼部尚书亲自宣读圣旨:...特赐徐氏妙云为太子正妃,赐黄金千两,东珠百颗...
徐妙云跪在父亲身后,指尖深深掐入掌心。
常府这边却是喜气洋洋。
常清韵接过金册时,故意让宽大的衣袖滑落,露出腕上御赐的翡翠镯子。
她眼角余光扫过人群,果然看见几个官家小姐艳羡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