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快穿之天残地缺 > 第618章 人参娃娃3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若留画像,神韵、象形缺一不可。

在真正开始为群臣作像之前,画师们需先各自呈上范作。

不止是梁待诏或者周周,图画院的画家都可以参与选拔。

在一众工笔画当中,存周呈上的素描像显得格外突出。

“尧宁,你怎么选?”

皇帝缓缓从诸多画幅旁边走过,含笑询问太子心意。

不用多说,裴尧宁自然是支持存周表弟的。

但横山画派毕竟才面世不久,具体效果太子也不敢断言,只能斟酌答道。

“存周所作,写照如镜中取影,妙得情神,只是缺了些意境。”

听在皇帝耳中,虽然称心但少了点如意。

他按着纸张,云淡风轻的表示。

“少了点气势而已,叫梁待诏修改下便好。”

如此,作像的画师就定下了。

但入阁的名单还未确定,仍需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里,周周和梁待诏一起探讨技法风格,许久才找出最合适的平衡点。

结合周周所擅长的体与面、明与暗分块的方法,吸收没骨法以及线描技巧,成就一种独特的风格。

过程中,梁待诏甚至尝试学习周周的横山画法,往传统技法中进行融合。

不过终究是初学乍练,没有本身就通晓多种画风的梅存周画得好。

“阿爹,你最近很忙吗?”

梅仁安等了很久,才见到坐轿子回来的周周。

向来寡言少语的孩童守在侧门旁边,日落才守回父亲。

心口软软的周周把男孩抱起来,问他等了多久,饿不饿,最后才回答说确实很忙。

“仁安是不是一个人在家太孤单了,要不要去赵大伯伯家住一段时间,或者去梅四伯伯家住?”

“不用,仁安不觉得孤单。”

内敛的孩童摇摇头,没告诉周周自己只是单纯想父亲了。

不过有这么一次之后,就算回来得再晚,周周也会去看看仁安。

再顺手留下些无足轻重的小物件,用以告诉仁安他来过。

六月中,入阁挂像的名单便定好了。

年轻臣工当中,唯有赵斩生以赫赫军功以及非凡成就入选。

因为画像验收要求严格,周周整整画了三四个月才画完所有人。

总共十八幅像,张张都精致如真人一般。

悬于阁中,几如本人立在空中。

“呀,这画像上的赵将军似乎比真人还要俊朗些。”

一位老大人啧啧叹道,笑侃长宁郡王美化养兄。

转头其他同仁也在笑话这位老大人,讲他本人没有画像上精神矍铄。

总而言之,没有一个说画像不行的,都在感叹画比人好。

周周被夸到洋洋得意,创作欲望直接一个大喷发。

不仅还画了太后,陛下,太子,还有画了梅妃,不对,现在应该是皇后了。

太子立了近一年,皇帝对朝政的掌控愈发深入。

他以无子为理由废了之前的皇后,改立梅妃为后。

旨意下达之时,正是新春。

不到两个月,立后大典就准备好了。

因为梅江凝身怀有孕的原因,皇帝陪着她只走了最重要的流程。

其余冗杂的形式化的东西,都是由礼部和宫人完成的。

当时那种隆重奢华热闹宏大的感觉,周周至今记忆犹新。

到给梅皇后画像时,她肚子里的女儿已经出生了。

多次产育的梅皇后浑身洋溢着母性的光辉,仿佛叠了一层滤镜一样。

周周画的时候甚至不用怎么美化,纸上就是一个兼具清冷和柔和的出尘绝艳美人。

“姑姑你看,好看吧?”

“好看。”梅江凝揉着额头,柔声回答。

过多生育的后遗症已然找了上来,她患了头风病。

稍有不慎,便会眩晕头痛。

因此,新诞生的小公主更多是由奶娘照养的。

只有在病情稍缓的时候,她才能亲近下柔软的婴儿。

在为梅皇后作画时,周周就察觉到了一点端倪。

现在又看见她揉额头,青年忍不住担忧的关切道。

“姑姑,是头痛吗?”

“有点,没事,产后受了风,养一养便好了。”

梅江凝微微弯了下唇角,没有太在意。

但周周不这么觉得。

生育损伤是件很严重的事情,尤其是在医疗不发达的古代。

他担忧的放下毛笔,坐在一旁看宫女给梅皇后揉太阳穴。

良久,梅江凝的眉心依旧微微皱着。

忧心忡忡的周周情不自禁开口,难过的提醒道。

“姑姑,你不能再生了,身体会垮的。”

梅江凝抬起眼眸久久的凝望着周周,半晌才缓缓吐出一口气。

终究是情感压制住了谨慎,她招手把周周唤过来,抚在青年的眼角上说。

“好孩子,姑姑知道你是真心关怀,只是这样的话以后别再说了。”

“……嗯。”

周周点头,乖乖听从。

但是,皇帝还是知道了独秀宫中的对话。

半个月后,被召进宫作画的周周抿着嘴,怏怏不乐的望向陛下强调。

“生孩子真的对身体伤害特别大,比如,比如……”

他找了找,没找到趁手的东西作比喻。

于是声音闷闷的复述,“陛下不信的话,可以问太医。”

“召赵院正过来!”

皇帝迈着四方步,在兴政殿里踱了很久。

一直到赵院正匆匆赶来,他都没办法多坐一会儿。

直到得到肯定的回复之后,皇帝才沉重的坐在椅子上沉思。

气氛凝滞的宫殿中,周周想了想还是勇敢的补充了一些内容。

除了赵院正所说的产时难和气血损耗之外,还有身体以及脏器的消耗。

而且,这种消耗是补不回来的。

损了便是损了,永远无法挽回。

“那不再生育,是否就不会再恶化?”

“呃,理论上是这样的。”

坐立不安的赵院正看了一眼长宁郡王,才八分肯定的回答道。

“好,你去独秀宫替皇后诊断一下,看看该怎么疗养。”

“是,陛下,臣这就去。”

赵院正匆匆来了,又匆匆走了,留下一殿死寂。

四周的宫奴婢皆是噤若寒蝉,侍卫们也是目不斜视。

周周坐在一旁,不知道该说什么。

其实他了解的也不多,只不过这么多世下来积累的见识罢了。

“存周,你还知道什么?都说给舅舅听吧。”

皇帝开口说道,打破了沉默。

赤忱青年偷偷瞄了下皇帝脸色,捡起脑中一点琐碎印象,讲到哪是哪。

各种疾病风险,还有可能的产后抑郁,以及怀孕导致的巨大身心改变。

一句一句,把皇帝听得一愣一愣的。

作为实打实的古代人,他从前认识到的只有那种类似难产雪崩之类的可见风险。

像周周说的这些损伤,是从未听闻过的。

他很好奇周周是从何知晓这些知识的,却克制的没有表露出来。

毕竟他这个小外甥身上有些神异在,又心思单纯不懂掩饰。

叫陛下来看,梅存周根本没意识到自己说的这些内容有多新颖。

虽然不知道他是从哪学来的识见,但终归是有益的,没必要追根究底。

而且存周是自家的乖孩子,跟其他人不一样,必不会起害人的心思。

另外,小外甥胆子也不大,不说穿疑点还好。

倘若揭穿了,受到惊吓他怕是都不敢随便开口了。

总之,陛下更偏向于比较温和的交流方式。

他苦恼的按着黄檀御案,温声叮嘱青年。

“存周,多亏有你提醒,不然待到以后亡羊补牢,就为时已晚了。”

“没什么的,我只是希望姑姑身体健康。”

周周害羞的笑了一下,眨眨眼睛。

听到陛下叮嘱他以后都可以有话直说后,还腼腆的认真点头。

皇帝看着既可心又好笑,遣侯公公仔细送郡王出宫。

而他自己,则乘御辇去往独秀宫。

独秀宫这边,赵院正已经问过了症状,也替皇后把过了脉。

只是他总有些疑虑,觉得似乎不是一般的产后风症。

“就这两个方子,娘娘先用着,过几日我再来替娘娘把脉观察效果。”

“好,有劳赵院正了。”

刚送走御医,陛下就赶了过来。

相伴三十年的夫妻对彼此相当熟悉。

梅江凝知道今天赵院正为什么来,而皇帝知道她会知道。

“江凝,是我对你的关心不够。”

“和陛下有什么关系呢?”

皇后笑着反问,不等反应就抬手按住皇帝的唇,低声道。

“之前我也不晓得这些损害,可一想到陛下以后就要疏远我了,心里莫名有些难受。”

“不去别的地方,我就在江凝这里。”

皇帝握住爱妻的手,用唇瓣在她的指腹上轻轻摩擦。

不同的体温交融在一起,热度相互传递。

岁月没带走美人的风姿,使她一垂眸便令皇帝如当年初见般心神摇曳。

“江凝。”

“信之。”

登基多年,连太后都很少直呼皇帝的名了,更别说他的字。

信之,信之。

两个字从梅江凝口中吐出,像柔软的暖流一样淌入皇帝心间。

他弯着威严的眉眼,从冰冷的外壳中迸出几分柔情。

“我在呢,江凝,我不走,我一直陪着你。”

梅江凝没再张口了。

她含笑搂住君王,任他在她的怀里无限徜徉。

宫女们早就极有眼色的退到罩后,此间只余天家夫妻的脉脉温情。

……

“存周,鄢先生去你家催稿了。”

安国公主幸灾乐祸的摇着骨扇,都快扇出火星子了。

被通风报信的周周胆战心惊回到王府,站在翰墨台外偷偷往里望。

“存周,看什么呢?”

鄢修孟从身后出来,把青年吓了一跳。

“老师,啊,仁安也在啊。”

反应迟钝的周周摸着脑袋,先把梅仁安抱起来举了一下。

然后,才理不直气不壮的告诉鄢先生。

“最近太忙了,没时间画画。”

“无妨,我不是为此来的。”

鄢修孟抚须而笑,问周周还记不记得俞洛谦。

那人当初选择了改名换姓重新开始,如今已经考中进士了。

“哇,他好厉害。”

进士哎,全国三年才出一百多个。

能考中的人,都相当了不得。

周周感慨的说完,又问鄢先生俞洛谦如今境况如何。

“入翰林了,在做学问,过几日你恢复点卯,说不定会遇见呢。”

“那没有那么快,我还要歇呢。”

忙完了整整三四个月,懒散的长宁郡王觉得有必要把休息时间如数补回来。

他都想好了,再告两个月的假就到过年。

过年又是一段长歇,年后才恢复劳务。

也就是说,周周可以一路闲到年后开春。

青年喜滋滋说完规划,收获一老一少的微妙目光。

梅仁安在心里凝重的思考一阵,觉得自己还是得加倍努力学习。

这样才能更早入仕建业,撑起这个家。

眼下幼童在想什么,鄢先生略微能猜到一点。

不过,他喜闻乐见。

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能前进。

而且梅仁安若是能早日顶门立户,他也就能少操心一些了。

颇为心累的鄢修孟干脆收下了尚且年幼的梅仁安为徒,准备靠这个孩子一雪前耻。

另一边,周周居然在纠结辈分的问题。

“仁安是我的儿子,但我们俩都是老师你的学生,那仁安应该怎么喊我?阿爹还是学兄?”

“……仁安,我们走。”

无语的鄢先生牵走小弟子,留下不省心的大弟子在一旁吹冷风。

没过几天,书童阿岚就送来了新科进士的拜帖。

周周开始以为是俞洛谦,拆开一看才发现是朱先生,那位教过他的年轻童生。

“夫子怎么现在才联系我?”

青年还是当年的单纯摸样,让有些忐忑的朱亦白放松不少。

较之当年,已有三十的朱先生气质松弛了一些。

他赠送了周周一本自己撰写的私刻书籍,朗声答道。

“若是未得功名,何必叨扰你呢?”

像以前一样,朱先生本质上还是刚直得不行。

周周收下书籍,反手给朱先生塞了一套《江湖录》。

“是我画的哦。”

青年得意洋洋的扬起下巴,满脸写着快夸我快夸我。

如他所愿,朱先生确实好生夸了一遍。

但夸完之后,古板的先生又转而勉励起周周,要在图画院好好任职,做出一番成就。

不巧,又戳中了周周的爽点。

他疯狂甩着不存在的尾巴,兴高采烈的回答。

“有呢有呢,昭阁的名臣画像都是我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