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水镜中疯狂贬低自己的毓庆一脉,再看看身旁看热闹的其他儿子,康熙忍不住仰天长啸道:“朕怎么就混到这个地步了呢?明明之前......”
“那是因为我们没看《还君荣光》这部大戏,不然早就怼死你了。”
听到这话,康熙不由朝罪魁祸首望去,本来想用胤礽的鞭子抽他,但看着胤礽的神色,还是选择了拳打脚踢。
胤礽·本礽:爷的东西,拉老麻子你不配用。
“看你干的好事,闲着没事看什么水镜?朕揍死你。”
虽然最爱汗玛法,但弘历还是委屈巴巴的解释道:“汗玛法,孙儿也是被黑无常坑来的啊!我以为这是我儿孙的高光时刻,没想到会是这样的。”
“废话少说,老老实实受死吧,朕让你七下江南,让你宠幸贪官,让你活得久,要不是因为你的骚操作,你的叔伯怎么可能如此放肆?”
弘历:管不住儿子就甩锅,哼,活该十叔骂你是无能鬼!
【华夏大帝永理:朕将伪帝乾隆风干挂在太和殿,是为了警醒你们,你们可不要不识抬举。】
【毓亲王永琛:可惜没能把他熬灯油,不然......】
???
“我成老腊肉了?还准备用我熬灯油?宋徽宗的下场,我不配啊!”
听着弘历脱口而出的话,胤俄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你想多了,毕竟你被永理千刀万剐,身上可没剩多少肉,老腊肉,老腊骨还差不多,不过在朝堂上挂这个,那些老古板没被吓死吗?”
胤禟:......
弟啊,你为什么总要创造点新名词出来呢?
知己满朝·胤禩叹了一口气,轻声道:“我倒是有些同情大臣们了,他们这日子过的,委实是有些胆战心惊了。”
“呦,我们的八贤王又开始悲天悯人了,不如你改行去当观世音菩萨,普渡众生吧。”
“大哥慎言,弟弟是男子,做不了观世音菩萨。”
【华夏大帝永理:名声于朕只是累赘,‘圣君’、‘仁君’这种狗都不要的东西,你们可别往朕身上安,朕嫌弃脏。】
!!!
追寻‘圣君’、‘仁君’之名一辈子的康熙:!!!
不是,大家为了好名声,不惜疯狂改史,体现自己的正统性,永理你为什么不在乎呢?仁君难道不比暴君好听吗?
李世民、朱棣:你在内涵我,我有证据。
“完颜构玷污了高宗,耶律恒弄脏了泰山封禅,如今‘仁君’之名也被毁了,你们这些人是真不干人事啊。”
看着摇头惋惜的胤礽,康熙险些一口气没喘上来,自己在这么无能,也不至于和这两个人划分到一起吧?胤礽这个孽障,就是想故意气朕,朕不能生气,不能让他看笑话。
见老爷子忍气吞声,麻草们不由对视一眼,心里瞬间有了想法。
太子骂的这么狠都没事,他们应该也可以迈出小脚丫,骂一骂吧?大不了他们语气委婉点骂,老爷子绝对也不会收拾他们,他们坚信这一点。
康熙:不好意思,朕一定会收拾你们的,谁让你们是大脚丫呢。
【直亲王安乐:女子一腔忠勇,从未逊于儿郎。本王东平日本朝鲜,北战沙俄蒙古,一生经历战事无数,英勇杀敌,终得军功封王,毓庆盛世的到来,毓庆之人责无旁贷。】
!!!
“老二,‘直’字是我的封号,你家孩子是活不起了吗?干嘛抢我的东西?”
这破防的大嗓门一出,胤礽揉了揉耳朵,漫不经心的冷哼道:“所以说我家孩子孝顺啊,你能和我抢储君之位,抢你个封号怎么了?”
胤禔:......
“一样的封号,你是郡王,我家安乐是亲王,至于战绩就更别提了,大哥,你好意思被称呼‘直郡王’吗?”
胤禔:老二,你怼老爷子去,别和我说话,老子要自闭了。
【毓亲王永琛:哈哈哈,直郡王胤禔的封号被抢,玛法(胤礽)必能含笑九泉。】
!!!
看了眼眉眼含笑的老对头,胤禔愤愤不平的扭过了头,同时在心里骂骂咧咧,老二的后代果然和他一样不讨喜,自己怎么就没有军功封王的女儿呢?他武力值明明比老对头强多了。
胤禔的女儿们:呵呵,你都没培养,我们哪来的武力值?
【华夏大帝永理:如今毓庆宫老一辈的人都走了,只剩下我们这群人了。】
【毓亲王永琛:皇上,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漫山遍野的石榴树,百姓的交口称赞,还有秀丽巍峨的山川河海,我毓庆之名,足以流传千古。】
!!!???
看着水镜中的版图,努尔哈赤忍不住站起身来,脱口而出道:“好大的疆土,没想到永理他们居然能做到这一步!”
“是挺大的,只可惜这不是正史,不然我大清也不会被冠以‘奴清’、‘跪清’之名了。”
见胤礽故意拱火,急于甩锅的顺治也感慨道:“胤礽才是最合适的继承人,可惜这一切毁于某些人的‘权欲’,不然......”
康熙:???你们为什么又针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