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网游动漫 >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 玉版篇第六十(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黄帝脑袋里突然冒出个疑问,就像气球里突然进了气,一下子就憋不住啦,赶忙问岐伯:“岐伯啊,你说这病要来的时候,都有啥明显的症状呀?快给我唠唠,我可得好好了解了解,说不定以后能帮上大忙呢!”

岐伯笑了笑,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起来:“黄帝呀,要是出现下面这些情况,那可就得小心咯。你看啊,第一种情况,病人肚子变得老大,像个充满气的大皮球,胀鼓鼓的,而且手脚冰凉,就跟刚从冰窟窿里捞出来似的,人还瘦得脱了相,像被抽走了精气神儿,拉肚子还拉得特别厉害,这就是一种不好的征兆,咱们叫它‘一逆’。这就好比身体这座大房子,肚子这个‘仓库’乱了套,东西堆得乱七八糟,胀得不行,而四肢呢,就像房子的四个角落,连暖气都供不上,冷飕飕的。人瘦得脱形,就像房子的大梁都快塌了,没了支撑。拉肚子拉得厉害,就好比房子的排水系统出了大问题,止都止不住。

“再说说第二种情况,肚子胀,还便血,这时候要是摸他的脉象,发现脉象一会儿大得离谱,一会儿又像要断掉似的,这就是‘二逆’啦。肚子胀就像肚子里在闹革命,各种不舒服。便血呢,就好比身体里有个小水龙头没拧紧,血一直往外流。脉象一会儿大一会儿断,就像一辆破车,一会儿开得飞快,一会儿又突然熄火,这身体的状况能好才怪呢。

“还有第三种情况,病人咳嗽,尿血,身上的肉都掉了好多,变得皮包骨头,这时候脉搏还跳得不正常,这就是‘三逆’。咳嗽就像身体在抗议,发出‘咳咳’的信号,尿血就像身体里的某个小管道破了,血跟着尿一块儿出来了。身上肉都脱了,就像房子的墙皮都掉了,看着就让人心疼。脉搏不正常,就像钟表的指针走得歪歪扭扭,这身体肯定是出大毛病了。

“第四种情况,病人呕血,感觉胸口满满的,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而且这种满胀的感觉还能牵连到后背,这时候脉象又小又快,就像小兔子在怀里乱蹦,这就是‘四逆’。呕血就像身体里突然来了个‘小火山’,血喷了出来。胸口满胀牵连后背,就好比胸口到后背拉了根橡皮筋,一扯起来哪儿都不舒服。脉象又小又快,说明身体里的气血运行乱了套,就像马路上的车都横冲直撞,没了秩序。

“最后一种情况,病人又是咳嗽,又是呕吐,肚子胀得难受,还拉肚子,拉出来的都是没消化的食物,这时候摸摸脉象,发现脉都快没了,这就是‘五逆’。咳嗽、呕吐就像身体里在开‘吐槽大会’,各种不舒服都往外冒。肚子胀加上拉肚子,就像肚子里在打仗,一团糟。脉都快没了,就好比身体这盏灯的油快烧干了,马上要熄灭了。

“黄帝呀,要是出现这些情况,病人撑不了多久就会有生命危险,可能连一个时辰都熬不过去。要是医生不仔细观察这些症状,就盲目地用针灸去治疗,那就叫‘逆治’,就好比本来要把船往岸边划,结果却朝着大海深处使劲儿,不但治不好病,还可能让病情更严重呢。”

黄帝听得眉头紧皱,赶紧追问:“岐伯啊,你说得我心里直发毛。那为啥会出现这些症状呢?和咱们中医的理论有啥关系呀?”

岐伯点点头,接着说:“黄帝啊,这就得从咱们中医的理论说起啦。就拿第一种‘一逆’来说,肚子胀大,这是因为脾胃这个‘小工厂’出问题了。脾胃负责消化食物,把营养输送到全身。要是脾胃功能失调,食物就没办法正常消化,在肚子里堆积起来,就像工厂里的原材料堆得太多,没地方放,肚子自然就胀起来了。

“四肢冰凉呢,是因为脾胃出问题后,气血没办法顺畅地输送到四肢。咱们身体里的气血就像快递员,负责给各个地方送营养和温暖。现在脾胃这个‘中转站’出故障了,快递送不出去,四肢就得不到温暖,所以就变得冰凉。

“人瘦得脱形,是因为脾胃不能正常吸收营养,身体得不到足够的‘燃料’,就只能消耗自身的肌肉和脂肪来维持运转,时间一长,人就瘦得不成样子了。拉肚子拉得厉害,是因为脾胃没办法把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吸收好,就像筛子坏了,啥都漏下去了,所以就一直拉肚子。

“再看第二种‘二逆’,肚子胀还是脾胃的问题,而便血呢,这和人体的气血运行有关。咱们身体里的血液,在经络里正常流动,要是经络出了问题,血液就会乱跑。比如说,肠道的经络受损,血液就可能从肠道跑出来,出现便血的情况。脉象一会儿大一会儿断,说明气血运行不稳定。大的时候,就像河水突然涨潮,水流湍急;断的时候,就像河水突然干涸,流不动了。这都是身体内部气血大乱的表现。

“第三种‘三逆’,咳嗽一般和肺有关,肺就像一个大的气囊,负责呼吸。要是肺脏受到邪气侵袭,就会通过咳嗽来把邪气排出去。尿血呢,和肾脏有很大关系。肾主水,负责水液代谢,同时也和血液的运行有联系。当肾脏功能失调,就可能导致血液混入尿液中。身上肉脱,是因为肺和肾都出问题后,身体的营养吸收和运化受到影响,肌肉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就慢慢萎缩了。脉搏不正常,是因为肺肾的功能失调,影响了气血的运行,气血运行乱了,脉搏自然就不正常了。

“第四种‘四逆’,呕血说明胃或者其他脏腑有出血的情况。胃就像一个大口袋,装着食物。要是胃里的血管破裂,血就会呕出来。胸口满胀牵连后背,这和人体的经络分布有关。胸部和背部有很多经络相连,当胸部的气血不畅时,就会通过经络影响到后背,让人感觉后背也不舒服。脉象又小又快,是因为身体里气血亏虚,正气不足,而邪气又比较强盛,正邪相争,就导致脉象又小又快,就像一个瘦弱的人在和强壮的人打架,虽然拼命抵抗,但还是显得很吃力。

“第五种‘五逆’,咳嗽、呕吐、腹胀、飧泄,这一系列症状涉及到多个脏腑。咳嗽和肺有关,呕吐和胃有关,腹胀和脾胃有关,飧泄也是脾胃不能正常消化导致的。这么多脏腑都出问题,说明身体的整体机能已经严重失调了。脉都快没了,就像身体的发动机快没油了,马上要停止运转了。这时候病情已经非常危急,几乎到了生死边缘。”

黄帝恍然大悟,说道:“哎呀,岐伯,听你这么一讲,我对这些症状和中医理论的关系清楚多了。那这针灸理论在这儿面又起啥作用呢?为啥不观察清楚就针灸叫‘逆治’呀?”

岐伯笑了笑,说道:“黄帝啊,针灸可是咱们中医的一大法宝。针灸通过刺激穴位,就像给身体里的小开关通电,能调节气血的运行,平衡阴阳。每个穴位都有它独特的作用,就像每个士兵都有自己的岗位,各负其责。

“比如说,针对脾胃问题,咱们可以针灸足三里这个穴位。足三里就像脾胃的‘小卫士’,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针灸足三里,能增强脾胃的功能,让脾胃这个‘小工厂’重新高效运转起来,就像给工厂的机器上了润滑油,干活更带劲儿。

“但是,如果不观察清楚病人的症状,就盲目针灸,那就麻烦大了。比如说,病人本来是因为气血亏虚导致的一些症状,结果医生没看出来,还以为是邪气太盛,用了一些泻法的针灸,这就好比本来一个人已经饿得没力气了,你不但不给他吃饭,还把他仅有的一点力气也给抽走了,病人的病情那肯定是雪上加霜啊。又好比病人是因为寒邪入侵,身体阳气被压制,才出现各种不适。结果医生没判断准确,针灸的时候没有选择温阳散寒的穴位和手法,反而用了一些清热泻火的方法,这就像大冬天的不给人穿棉衣,还往人身上泼冷水,病情不加重才怪呢。

“再比如说,像那种肚子胀、拉肚子,身体虚弱的情况,如果不先调理脾胃,恢复正气,就贸然针灸一些强力刺激的穴位,可能会让身体更加虚弱。这就好比一个摇摇欲坠的房子,你不先加固它,反而在上面乱拆乱砸,房子不塌才怪呢。

“而对于腹胀便血、脉象不稳的情况,针灸时得格外小心。要是不搞清楚是气血瘀滞还是气血亏虚导致的便血,盲目针灸,可能会让出血情况更严重。就像一个漏水的堤坝,你没找准漏水的原因就乱堵一气,说不定会把堤坝弄得更糟糕,让水漏得更厉害。

“在咳嗽、尿血、形肉脱、脉搏异常这种复杂病情下,针灸更得谨慎。肺和肾都有问题,身体正气已经很虚弱了。这时候如果不根据具体症状和脉象来选择合适的穴位和手法,比如该补的时候没补,该泻的时候没泻,或者穴位找得不准,那就像给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船乱掌舵,不但不能让船驶向安全的港湾,反而可能把船推向更危险的境地。

“对于呕血、胸满引背、脉象小而疾的情况,要是不仔细分析是气血逆乱还是气血不足导致的,就随便针灸,可能会让气血更加紊乱。这就好比本来交通就堵塞了,你还瞎指挥,那交通不就彻底瘫痪了嘛。

“至于咳嗽、呕、腹胀且飧泄、脉绝这种极其危急的情况,这时候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已经濒临崩溃。如果医生不先想办法回阳救逆,稳定病情,而是盲目针灸,那就像在一个已经奄奄一息的病人身上做无用功,不仅不能挽救病人的生命,还可能加速病情恶化,提前把病人推向死亡的边缘。

“所以啊,黄帝,作为医生,一定要仔细观察病人的症状,结合脉象,准确判断病情,再根据针灸理论,选择合适的穴位和手法进行治疗。这就像打仗,要先了解敌人的情况,知己知彼,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战略,取得胜利。不然,就会犯‘逆治’的错误,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

黄帝听了,感慨地说:“岐伯啊,没想到针灸里面有这么多门道,一不小心就会犯错。那在实际治疗中,医生该怎么避免这些错误,准确运用针灸治疗呢?”

岐伯说道:“黄帝,这就需要医生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啦。首先,要系统学习中医理论知识,从阴阳五行、气血经络到脏腑学说,每一个环节都得学扎实。就像盖房子,得先把地基打牢,理论知识就是医生的地基。只有对中医理论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准确判断病情,知道疾病的根源在哪里。

“然后,要多临床实践。医生不能只在书本里学习,还得亲自给病人看病。在实践中观察不同症状的表现,感受脉象的细微变化,了解针灸治疗后的效果。每一次治疗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通过不断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这就好比学游泳,只在岸上看别人游是学不会的,得自己下水去游,才能真正掌握游泳的技巧。

“再者,医生之间要相互交流。同行之间分享自己的治疗经验,讨论疑难病例。有时候,一个人想不到的方法,其他人可能有好的思路。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就像一群人一起探索宝藏,每个人都贡献自己的智慧,才能更快找到宝藏。

“另外,医生还得关注病人的整体情况。不能只盯着症状看,还要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情绪状态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比如说,一个病人老是喜欢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即使通过针灸把病情暂时控制住了,但如果他不改变饮食习惯,病情很可能会反复。所以医生要像一个贴心的朋友,关心病人的方方面面,给病人提出合理的建议。

“还有,医生要不断反思总结。每治疗完一个病人,都要回头看看治疗过程中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如果治疗效果不理想,要分析原因,是诊断不准确,还是针灸手法有问题,或者是病人自身的因素。通过不断反思总结,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就能做得更好。这就像下棋,每下完一盘棋,都要复盘,总结经验教训,棋艺才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