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张天命凭借自身卓越的智慧与超凡的武力,悄然如鬼魅般展开行动。他恰似暗夜中无形的幽灵,身姿轻盈地穿梭于天风国的大街小巷、山林府邸之间,仿若与黑暗融为一体,不留一丝痕迹。那些潜藏在暗处、反对昭阳公主的势力,丝毫未察觉到危险正悄然降临,犹如脆弱不堪的蛛网,在他神不知鬼不觉的精妙布局下,被逐一悄然瓦解。有的势力首领在睡梦中便被神不知鬼不觉地秘密擒获,还未来得及发出一声呼救,便已被牢牢制住,只能在惊恐中瞪大双眼,眼神中满是对未知的恐惧;有的组织核心成员在街头巷尾的热闹喧嚣中,或是酒肆茶楼的觥筹交错间,于不经意间便被逐个击破,还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便已陷入绝境,徒留一脸的惊愕与无助。一时间,反对势力人心惶惶,犹如惊弓之鸟,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每一丝细微的动静都能令他们胆战心惊,整日惶惶不可终日。
然而,张天命这般隐秘且高效的行动,终究还是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了千层浪,引发了二皇子追随者的强烈反抗。这些人,自始至终都对昭阳公主登上皇位之事心怀怨愤,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如今见张天命竟对己方势力大肆铲除,他们心中压抑已久的怒火瞬间如火山般爆发,怒不可遏。他们内心十分清楚,仅凭自身力量,在张天命面前不过是以卵击石,根本难以与之抗衡。于是,这些被愤怒冲昏头脑、红了眼的人,如同溺水之人抓住最后一根稻草般,不顾一切地纷纷涌向太玄宫,寻求合作,妄图借助太玄宫的强大势力,扳回局势,夺回他们固执地认为本该属于二皇子的皇位。
太玄宫内,气氛阴森压抑,仿佛乌云密布的暗夜,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二皇子的追随者们与太玄宫众人围坐一堂,空气中弥漫着阴谋与仇恨的气息,仿佛实质化的阴霾,沉甸甸地笼罩着每一个人。一个身形消瘦如柴、眼神阴鸷似鹰的人,猛地一拍桌子,“啪”的一声脆响在寂静的室内回荡,他霍然站起身来,双手紧紧握成拳,关节因用力过度而泛白,宛如即将断裂的白玉。他咬牙切齿,一字一顿地从牙缝中挤出充满恨意的话语:“昭阳公主与张天命如此张狂,竟敢对我们赶尽杀绝。此仇不报,誓不为人!如今我们必须联合起来,趁着昭阳公主根基未稳,将他们一举除掉,为二皇子夺回皇位!”说罢,他眼中闪烁着凶狠的光芒,如同饿狼盯着猎物,那目光中透露出的仇恨,仿佛能将昭阳公主和张天命瞬间生吞活剥,化作齑粉。
太玄宫大长老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笑,那笑声如同夜枭啼鸣,透着无尽的寒意,仿佛能穿透骨髓,让人不寒而栗。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的光芒,宛如黑暗中闪烁的利刃,仿佛能划破一切阻挡他的障碍。“哼,正合我意。昭阳公主此举,倒是自掘坟墓,给了我们一个绝佳的机会。只是那张天命有些本事,不可小觑,我们需精心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确保万无一失,绝不能让这煮熟的鸭子飞了。”大长老心中暗自思忖,张天命确实是个棘手的对手,但此次机会千载难逢,绝不能错过,只要计划足够周全,必定能够成功。
太玄宫众人听闻,纷纷凑近,围坐得更紧,脑袋几乎都凑到了一起,仿佛一群密谋的恶狼。他们继续密谋着他们的邪恶计划,气氛愈发阴森诡异。大长老眼中闪烁着阴毒的光芒,如同毒蛇吐信,那眼神仿佛在黑暗中窥视着猎物的一举一动,时刻准备给予致命一击。他压低声音,仿若从牙缝中挤出每一个字,声音虽小,却充满了杀意,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死亡的气息:“昭阳公主的登基大典,必定是守卫最为松懈的时候。届时,她和张天命肯定以为大局已定,沉浸在喜悦之中,放松警惕。我们就在那时发动突然袭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让他们知道,与我们太玄宫作对,只有死路一条!”大长老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在空中比划着,仿佛已经看到了昭阳公主和张天命在他们的突袭下惊慌失措、狼狈不堪的样子,嘴角不禁浮现出一丝得意的冷笑。
一位长老微微皱了皱眉,额头上刻出几道深深的沟壑,如同干裂的土地,满是忧虑之色。他轻轻摇了摇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显然对此次行动的风险有所顾虑:“可大典之上必定有众多大臣和侍卫,防守森严,我们贸然行动,能确保成功吗?”这位长老心中忐忑不安,深知此次行动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太玄宫可能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多年的基业将毁于一旦。
大长老冷哼一声,眼中满是不屑,仿佛那位长老的担忧是多余的,他轻蔑地瞥了一眼那位长老,眼神中带着一丝鄙夷:“哼,这有何难。我们联合那些对昭阳公主不满的势力,让他们各自挑选最为精锐的死士,不惜一切代价,混入大典现场。等到登基仪式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比如昭阳公主即将接受玉玺的瞬间,我们里应外合,先控制住昭阳公主和张天命。控制住他们之后,立刻封锁宫殿,禁止任何人出入,防止消息走漏。然后,我们昭告天下,宣称二皇子才是这天风国正统继承人,顺势扶持二皇子登基。如此,这天风国的天下,还不是我们的囊中之物?”说罢,大长老眼中闪过一丝贪婪的光,仿佛已经看到了太玄宫掌控天风国的辉煌未来,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得意的笑容,仿佛那至高无上的权力已经唾手可得。
众人纷纷点头,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觉得此计甚妙。二皇子的一位追随者迫不及待,身体前倾,几乎要贴到大长老身上,急切地问道:“那我们具体该如何安排?还请大长老明示。”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仿佛二皇子登基后,自己便能飞黄腾达,尽享荣华富贵。
大长老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笑意,如同恶魔露出狰狞的面容,他站起身来,双手背在身后,开始详细部署:“我们事先安排一批顶尖高手,如同幽灵般潜伏在大典宫殿的周围。这些高手各个身怀绝技,隐匿身形的本事更是一流,能够在黑暗中悄无声息地移动,不发出一丝声响。他们要提前勘察好地形,熟悉宫殿的每一个角落,等待我的一声令下,便如猛虎下山般攻入殿内,务必以雷霆之势震慑众人。攻入殿内后,一部分高手负责牵制侍卫,一部分高手直取张天命和昭阳公主。同时,安排一批心思缜密之人,混入侍卫队伍。这些人要善于伪装,平日里要表现得与其他侍卫无异,关键时刻倒戈相向,从内部扰乱他们的防御,让他们自乱阵脚。另外,还要准备好一些见血封喉的暗器和无色无味的毒药,以防万一。暗器要在混乱中找准时机射向张天命,毒药则可设法混入他可能饮用的酒水或食物中。只要能在混乱中除掉张天命,剩下的昭阳公主便如同砧板上的鱼肉,不足为惧。”大长老一边说,一边比划着,眼中闪烁着凶狠的光芒,仿佛已经在想象着张天命中暗器、服毒药后的凄惨模样,心中充满了恶毒的快意。
为了确保计划万无一失,他们还反复商讨了各种细节和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有人提出:“若是我们混入的死士被发现怎么办?”大长老眉头一皱,思索片刻后说道:“一旦发现有暴露的迹象,负责接应的人立刻灭口,手法要干净利落,绝不能让他们泄露我们的计划。同时,安排其他人迅速补上,确保行动不受影响。”又有人问:“如果张天命和昭阳公主有所防备,我们该如何应对?”大长老冷笑一声:“那我们就制造假象,比如在宫殿外制造几处骚乱,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引开他们的守卫力量。然后,安排一队人马佯装进攻宫殿前门,吸引他们的主力防守,而我们的精锐则从后门和侧门突袭,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还有人担忧地说:“要是二皇子不能及时赶到登基现场,该如何是好?”大长老沉思片刻,说道:“提前安排可靠之人护送二皇子,确保他能在我们控制住局面后,第一时间到达宫殿。如果遇到阻碍,不惜一切代价清除。”每一个环节他们都再三推敲,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现的漏洞,力求将计划做到尽善尽美。
太玄宫宫主一直沉默着,静静地听着众人的讨论。此时,他一脸严肃,目光冷峻地扫视众人,缓缓站起身来,身上散发着一股无形的威严,仿佛整个空间都为之凝固。他声音低沉却充满威严地说道:“此次行动关乎太玄宫的未来,也关乎二皇子能否登上皇位,这是我们的大业。大家务必小心谨慎,不得有丝毫差错。若有闪失,你们知道后果!”宫主心中深知此次行动的重要性,也明白其中的风险犹如万丈深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决绝与狠厉,仿佛在向众人宣告,若有人胆敢坏了大事,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万劫不复。众人齐声应是,声音在阴森的宫殿内回荡,透着一种压抑的紧张感。他们眼中透着贪婪与决绝,仿佛已经被欲望蒙蔽了双眼,为了实现这个邪恶的计划,愿意不顾一切代价,哪怕与全世界为敌。
昭阳公主和张天命全身心地投入到登基大典的筹备之中,对太玄宫那悄然编织的阴谋之网浑然不觉。昭阳公主穿梭于宫殿各处,精心审视着每一处装饰细节,从大殿的华丽帷幔到地面的红毯铺设,她都亲力亲为,力求大典尽善尽美,彰显天风国的威严与荣耀。她的眼中闪烁着期待与坚定,心中憧憬着登基后带领天风国走向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
张天命则忙着调遣和训练侍卫,加强宫殿内外的安保部署。他深知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每日清晨,他便与侍卫们一同操练,传授他们精妙的剑术和实战技巧,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侍卫们的士气高昂,对即将到来的大典充满信心,随时准备为保护昭阳公主和天风国的尊严而战。
随着登基大典的日子日益临近,天风国上下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之中。百姓们张灯结彩,街道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孩童们在街头巷尾嬉笑玩耍,手中挥舞着彩色的旗帜,仿佛整个国家都在为这一盛大的时刻欢呼雀跃。
然而,在这一片祥和欢乐的表象之下,太玄宫的阴谋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毒蛇,正悄然地向昭阳公主和张天命逼近。太玄宫联合的各方势力紧锣密鼓地执行着计划,那些精锐死士们被分成若干小队,趁着夜色的掩护,如鬼魅般潜入天风国都城。他们巧妙地避开巡逻的士兵,隐藏在各个角落,等待着行动的信号。
登基大典的前一天,张天命在巡视宫殿防御时,心中莫名涌起一股不安的感觉。他眉头紧锁,总觉得似乎有一双双眼睛在黑暗中窥视着他们。但经过仔细排查,却并未发现任何异常。他暗自提醒自己,或许是因为大典临近,神经太过紧张所致,但他还是悄悄加强了夜间的巡逻力量,以防万一。
终于,登基大典的这一天来临了。朝阳初升,金色的阳光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闪耀着耀眼的光芒。昭阳公主身着华丽的凤袍,头戴璀璨的皇冠,在侍女的簇拥下,迈着优雅而庄重的步伐走向大殿。张天命则身着一袭黑色锦袍,腰佩裂天剑,神色冷峻,紧跟在昭阳公主身后,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
大典现场,大臣们身着朝服,整齐排列,恭敬地等待着仪式的开始。殿外,百姓们聚集在广场上,翘首以盼,想要目睹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当昭阳公主踏入大殿的那一刻,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人们纷纷跪地,高呼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