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可以。总师同志,凤凰国际集团公司成立于四年之前的九月份。从成立开始,凤凰公司已经经历了三个比较大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草创,经历了......第二阶段是公司成立的次年,借助大熊国入侵阿富国引起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大大地增加了公司的资金规模。在这个过程中,公司本身拥有了日化产品、新型电池等利润非常高的行业。并且在小型电子配件以及硅晶圆生产上占据了相当一部分世界市场份额。期间与华国进行了光刻机和卫星等高科技项目合作......第三阶段是借助英国人引起的港城经济动荡,大力吸收了港城诸多第三产业和轻工业......发展到现在,凤凰公司的净资产已经超过一千亿美元,年盈利达到七百亿美元以上......”
陈国泰定了定神,开始比较详细地讲述凤凰公司的状况。
屋子里所有人都听得非常认真。
当陈国泰最后总结之时,包括总师同志在内,所有人的神色都变得无比惊叹。
一般情况下,不管什么行业种类的公司,也许在初期可以成倍成倍地快速增长壮大,可是一旦体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发展速率就会大大放缓。
那种公司的年盈利率能达到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就已经非常了不起。
可是凤凰公司却是打破了这一定律。
净资产规模超过千亿美元的巨无霸,竟然还能保持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年盈利率!
这也就难怪凤凰公司这次敢于对华国提出一个近似于扶贫华国的120亿美元超级大项目。
120亿美元对于华国来说虽然是一个做梦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但也只不过是人家凤凰集团两个月的纯利润而已。
而且如此巨大的月纯利也并不是不可想象。
如今凤凰公司的护肤品全球热销,月纯利已经不低于30亿美元。
华国作为护肤品原材料的供应商和粗加工商,每个月的销售额不下3亿美元。
这不但让几十万华国农民和几万名初级工人搞活了生计,还让华国获得了巨额外汇,有力地支持了华国经济发展。
除了护肤品,凤凰公司的汽车发动机研究所还拥有了两万多接近三万项新型专利,每个月收到的专利授权费至少不低于20亿美元。
这个行业算是凤凰公司豢养的‘第二吸金兽’。
凤凰公司除了吸金能力最强的护肤品和汽车发动机专利授权,还完全垄断了全球镍镉电池市场和光刻机市场。硅晶圆和电子配件也垄断了全球市场大半部分。
这些都是吸金能力超强的行业。
而凤凰公司在华国境内铺开的众多企业,虽然扩张速度无比快速,但因为凤凰公司将所有盈利都用在了国内继续扩张上面,所以都还没有产生什么盈利。
但是也让凤凰公司的资产总值增加了至少200亿美元。
综合起来看,凤凰公司的月盈利超过六十亿美元,年纯利超过700亿美元,确实非常轻松。
凤凰公司在国内的这些巨额投资,无疑给华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
他们现在提出的这个120亿美元的特大项目要是谈判成功达成合作,肯定会进一步助推国内经济发展。
种种形势影响之下,这个项目已经成为了华国当前第一重要的战略级项目。
其重要性甚至都超过了还没彻底完工的沪钢项目。
“凤凰国际集团公司能够在短短四年时间里,就创下如此惊人的经济神话,小陈同志可是功不可没。虽然你任职的公司是外资财团,但也充分证明了咱们华国人的聪明才智。”
总师同志听完陈国泰的讲述,饶有深意地赞叹了一句。
“总师同志过奖了。”
陈国泰敏锐地感受到了总师同志的言外之意,却是神情自若。
陈国泰非常清楚,华国中枢的情报力量绝对不是吃素的。
他们经过对凤凰集团公司所有行为的细致研究,不可能不对凤凰集团的真正幕后力量产生种种联想。
但只要陈国泰自己不头铁到主动表露,他们就永远都无法百分百确定。
维持住现在这种朦朦胧胧的状况就很好。
“没有过奖。你担得起......简略说说你方这次提出的合作项目吧。”
总师同志笑了笑,很是自然地转换了话题。
“总师同志,我方的主要意思是,凤凰公司与华国一起出资120亿美元,在华国境内筹建一个全类型巨型汽车制造基地。凤凰公司以前对国内许多汽车零部件研究所有过研发资金扶持,并因此而拥有不少相关研究成果。现在凤凰公司想把这些投资项目通过这个项目整合到一起......所有汽车零部件中,因为‘巴统’的制约,各种发动机只能由凤凰公司在港城生产......为了能够符合华国国内的国情,新厂可以让华国占据51%股份,但凤凰公司必须在四十年之内拥有全部管理权......需要华国方面付出的资金,除了土地价值之外,不足部分可向港城荣信实业银行贷款。凤凰公司作为荣信银行的第二大股东,会专项提供这笔款额......”
陈国泰精神一振,从容不迫地讲述起来。
屋子里的人在倾听之时,脸上不可避免地露出了疑惑神色。
按陈国泰所言,华国只需付出土地,就可以拥有一家由华国方面控股的超级巨大的汽车制造厂。
纵然要还贷款,纵然要让凤凰公司把持四十年管理权,却也丝毫不能掩饰凤凰公司‘扶贫华国’的真实性质。
所以凤凰公司图的到底是什么?
只图华国未来的汽车市场所带来的利益回报吗?
好像很多地方都讲不通啊。
“......这次的合作计划,大概就是这样子。”
不知道什么时候,陈国泰讲完了所有计划。
“小陈同志,依你之见,这次的巨型合作项目,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谈判过程,最终敲定下来?”
总师同志罕见地沉默了一下,随后轻声问道。
“总师同志,这次合作计划涉及到的环节非常之多,可能一时半刻不能彻底谈妥。不过没关系,我接下来会一直呆在京城,亲自督促谈判。直到合约签字,我才会返回港城。我个人觉得,只要双方都有诚意,合作并不难达成。”
陈国泰连忙目视总师同志,很是认真地说道。
总师同志再次沉默了一下。
陈国泰的神情顿时有点紧张。
此次回京的目的是否能达成,马上就要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