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菩萨引着惠岸行者,腾云驾雾,离了那处是非地,径奔东土而去。
行不多时,师徒二人忽见前方景象非凡:
但见那山峦之间,金光万道,直冲霄汉,瑞霭千条,缠绕峰顶。
霞光宝气之中,透着一股子令人心悸的镇压之力。
惠岸行者定睛观瞧,对菩萨道:“师父请看,那金光瑞气喷薄之处,便是五行山了。山顶霞光最盛处,想必就是如来佛祖亲笔所书的‘压帖’所在。”
菩萨颔首,莲驾稍停,望着那巍巍山岳,语气带着七分感慨:
“正是此山。下面压着的,便是当年搅乱蟠桃盛会、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当年是何等威风,如今只得在此处安身静养。”
惠岸忙不迭点头:“师父说得是,正是那位孙…咳,齐天大圣。”
心下暗忖:这猴子当年何等嚣张,如今落得这般光景,倒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师徒二人按下云头,落在那五行山顶。
果见一方巨大的金色法帖,牢牢印在山石之上,六个古拙玄奥的梵文真言“唵嘛呢叭咪吽”熠熠生辉,流淌着镇压万物的佛力。
菩萨凝神细看片刻,想起这猴儿昔日的“丰功伟绩”,不由得摇头轻叹,口中吟道:
“堪叹妖猴忒不恭,当年逞勇弄神通。
蟠桃会上搅清宴,兜率宫中盗丹红。
十万天兵难降伏,九重殿宇敢称雄。
一朝困在如来掌,何日能舒筋斗功?”
这诗吟得抑扬顿挫,声音虽不大,却顺着山风直透地底。
师徒俩正说着话,冷不防山根底下传来一声中气十足、却又带着无限憋闷的吼叫,震得山石簌簌往下掉灰:
“呔——!是哪个没眼力见儿的在山顶上念酸诗,专揭俺老孙的短?!五百年了,好不容易盼来个活物,开口就戳心窝子!忒不厚道!”
菩萨闻声,莞尔一笑,对惠岸道:“这泼猴,耳朵倒还灵光。”
遂领着惠岸,循声下到山脚。
早有那看守的土地神、山神并几位值日的天将,被这猴吼惊动,慌慌张张从各自洞府里滚将出来,见是观音大士法驾亲临,忙不迭地倒身下拜,口称“菩萨圣寿无疆”,引着菩萨来到那镇压之处。
只见那大圣,哪里还有半分当年齐天大圣的威风?
被硬生生塞在一个天然形成的石匣之中,只露着个毛茸茸、沾满草屑泥巴的脑袋在外头,脖子以下动弹不得。
饶是如此,那双金睛火眼依旧滴溜溜乱转,透着一股子不屈的野性。
菩萨走近,居高临下瞧着那颗猴头,唇角微弯,明知故问道:“姓孙的,可还认得我么?”
孙悟空努力仰着脖子,点着那颗唯一能动的脑袋,扯着嗓子嚷道:
“认得!认得!俺老孙就算被压成猴饼也认得!您老不就是那南海普陀落伽山紫竹林里,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南无观世音菩萨嘛!承蒙您老人家大驾光临,还惦记着来看俺一眼!俺老孙在此处度日如年,五百载寒暑,连个唠嗑解闷的耗子精都没见着!菩萨您这是打哪儿路过啊?”
菩萨忍住笑意,一本正经道:
“我奉如来佛祖法旨,前往东土大唐寻觅取经的有缘人。恰巧路过此地,听闻你在此‘清修’,特来瞧瞧你这五百年的‘静养’成果如何。”
一听“取经人”,孙悟空猴眼瞬间亮了八度。
终于来了,五百年了,你知道这五百年俺老孙是怎么过的吗。我为
孙悟空急吼吼道:“菩萨!菩萨!您老人家慈悲!当年是如来佛祖哄了俺老孙,说什么投降放俺走,结果……结果就把俺压在这石头缝里,一压就是五百多个春秋冬夏!这石头冰凉梆硬,压得俺筋骨酸麻,连个身都翻不得!求菩萨大发慈悲,行个方便,救俺老孙脱离这石牢苦海吧!俺给您念经烧高香了!”
菩萨闻言,故意板起脸,摇头道:“阿弥陀佛。你这泼猴,休要花言巧语。昔日的罪业堆积如山,罄竹难书,搅得天庭鸡犬不宁,佛祖震怒。今日若贸然放你出来,只怕你野性难驯,劣根未除,转眼又惹下泼天的祸事,岂不是辜负了佛祖一片苦心,也枉费了贫僧一番好意?救你出来,恐非善举,反生不美,遗祸无穷。”
“不敢了!不敢了!菩萨明鉴!俺老孙是真真切切知道错了!这五百年风吹日晒雨淋,再大的野性也磨平了!俺如今只想寻条正路,洗心革面,重新做猴!求菩萨指条明路,俺情愿皈依佛门,潜心修行,绝无二心!”
正所谓:
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菩萨听其此言,又见其眼神虽急切,却也少了往日的桀骜凶顽,多了几分沉潜,心中暗自点头,面上却依旧不动声色,只淡淡道:
“善哉。常言道:‘言出如善,千里应之;言出不善,千里违之。’你既有此向善之心,倒也算是一桩难得的缘法。”
菩萨顿了顿:“这样吧,待贫僧去到那东土大唐,寻得那位肩负重任的取经之人,便教他路过此地时,助你脱困。你可愿拜他为师,随他西行,跋山涉水,降妖除魔,一路护持,秉受教法,入我佛门?待得功行圆满,到达西天灵山,面见如来佛祖,自有你的正果金身,得大自在。你意下如何?”
孙悟空一听,成了!开始走流程了。
取经人就是核心!西行就是出差!降妖除魔就是老本行!
正果金身就是编制!
师父和老叔果真诚不欺我
“愿意!愿意!一万个愿意!菩萨您快些去寻那取经人!俺老孙定当好生伺候师父,鞍前马后,绝无怨言!”
菩萨见其应得爽快,心中甚喜,又道:“既入佛门,需有法名。你本有名号否?”
孙悟空忙道:“有有有!俺叫孙悟空!‘悟’字辈的!”
菩萨一听,抚掌轻笑:
“妙极,妙极!贫僧座前已有二人归降,亦是‘悟’字排行。你今亦是‘悟’字,正合其数,甚好,甚好!如此,便不消贫僧多言了,你好生在此‘静修’,静候机缘。我去也。”
孙悟空被压五百载,一朝得见脱困曙光,前程似锦,又被允诺了“佛门编制”,心中那点向佛明心之意,倒是多了几分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