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众臣凝望皇帝。

听其指着舆图把吉林和黑龙江两道事无巨细的划规和盘托出。

眸眼中全都露出钦佩和崇敬之色。

“陛下,有关移民户部一定做好规划,不负皇命!”

“除了直接移民,臣以为还可采取中原移辽宁,辽宁移吉林、黑龙江的方式。”

“毕竟,辽宁道的百万中原百姓已经适应东北的气候和环境。”

户部尚书苏威做出保证的同时,提了个意见。

“无畏,你的谏言朕以为很好,可将此纳入移民规划中。”

“谢陛下,臣遵命!”

苏威所言确实可行。

将中原百姓直接移居比辽宁更北的地带,适应起来肯定困难重重。

但是久居辽宁道的百姓前往,显然会轻松许多。

“陛下,四部的幸存人口如何安置,是不是也全部迁走?”

阁臣宇文贤想到这个问题,当即提了出来。

“朝廷先行郡县划定,建立各级官府架构。”

“待任命官员到位后,统计四部人口,纳入华夏民族。”

“建官学,推行华夏文化!”

“凡是不服王化者,全数迁往吐蕃道!”

“靺鞨质子五郎子遥领吉林道刺史一职。”

“诏令室韦质子莫易支遥领黑龙江道刺史。”

所谓遥领,就是给你职位,但人还是居于京城。

具体政务由刺史府一应官员负责。

“陛下英明!”

众臣会心微笑,拱手拍了皇帝一记马屁。

他们心里很清楚。

陛下一贯以来不屑羁縻之策。

如今朝廷实际管辖,就不会允许四部残余势力死灰复燃。

“有关其他官员任命,还请陛下示下!”

吏部尚书宇文贞见皇帝决定了刺史人选,于是开口问道。

“任命韦圆成为吉林道总管。”

“任命贺若怀亮为黑龙江道总管。”

“封曹王为镇东北大将军,建王府,永驻东北!”

宇文衍沉吟了一会,如是说道。

皇帝任命韦圆成和贺若怀亮为总管,令众臣颇为意外。

不过都没有异议。

高颎和韩擒虎听罢,顿时心中暗喜。

虽然陛下任命的不是他们的儿子。

但说明皇帝已经开始重用新生代。

以后,高表仁和韩世谔肯定也有机会。

有了此前先例。

滕王宇文逌永驻中南半岛。

陈王宇文纯永驻云南。

越王宇文盛永驻雪域高原。

道王宇文元永驻倭奴道。

莱王宇文衎永驻南瞻部洲道。

皇帝让曹王永驻东北边疆,众臣一点也不觉得诧异。

赵王宇文招对于侄孙皇帝能够让皇室一众王爷服服贴贴,也是打从心底敬佩。

“如此一来,东北只剩高句丽这只野心狼了。”

“待到来年开春,吾皇诏令一下,高阳成那老小子的末日不远也!”

“哈哈……”

“正是,正是!”

“陛下运筹帷幄,计算无遗,对弈天下,快哉,快哉!”

诸位大佬豪气冲天,畅怀大笑。

颇有几分天朝上国,睥睨寰宇,四海之内,唯我华夏独尊的霸气!

……

东北形势巨变的消息很快在京城传扬开来。

各国驻京使馆听后小心脏怦怦直跳。

虽然官公布消息是契丹和高句丽挑起事端。

最后中原王朝出兵干预。

三部主动请求纳土归朝。

但是,明眼人心里门清得很。

大周在覆灭百济和倭国后,又有了新动作。

开疆拓土似乎成了大周天子永恒不变的追求。

而且。

接下来要倒霉的就是高句丽。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

但凡被当朝皇帝拉入黑名单的势力,没有任何幸免的可能。

中南半岛,南洋诸岛,以及东突厥,天山南北诸国。

不得不慎重考虑。

是否结束这种附属关系?

还是更进一步,彻底融入华夏民族。

就连西突厥,昭武九国,以及波斯使馆,也给国王传回消息。

他们要重新审视。

要认清东方华夏神龙的尊贵极限到底止于九重天第几层?

在深度贸易绑定,以及丰厚、诱人的利益驱使下。

对于他们来说,就算膝盖软些又有何妨?

……

朝廷再度开疆拓土,华夏又多两道之地。

尽管对于很多关中百姓来说。

东北就是千里迢迢,天寒地冻,尿尿都要带根棍子的苦寒之地。

但在当朝皇帝宇文衍的宣扬教化下。

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日益深入人心。

华夏领土增加,哪怕是不毛之地,神州百姓也倍感荣焉!

莘莘学子的爱国情绪高涨。

建设边疆,守土为国,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成了学子们高尚、热血的追求。

而且,已经早就有人付诸于行动了。

倭奴道,吐蕃道,南瞻部洲道,真番郡,缅郡,吕宋郡等新设疆域。

每年都会迎来数量不等的青年才俊。

为此。

朝廷还专门制定了奖励章程。

给予个人“大周好青年”的荣誉称号,以及一些财帛赏赐。

其家庭也能获得一定的农商税减免待遇。

各级官员也对朝廷的积极进取欣喜不已。

感觉皇帝陛下所说的“让华夏民族登临绝巅”,其中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

至少。

作为朝廷官员,绝对是参与者和见证者。

京城众多文武百官,情真意切地为皇帝歌功颂德。

宣扬“天元之治”、“天元盛世”的声音又一次涌动起来。

得到下层官员、府兵、学子、商贾,以及各行各业百姓的支持!

甚至,有的官员开始上奏,希望皇帝“封禅泰山”!

宇文衍只是轻轻一笑,未作理会。

“飞天”之事他都实现了,千古以来第一帝君。

给“天子”之名加上一层神秘色彩!

“封禅泰山”乃华夏天子至高荣耀,但宇文衍并没有多么急切。

……

冬月二十。

关中已是寒气凛凛,冬天的气息越来越浓了。

两仪殿茶室。

两个壁炉噼啪作响,散发洋洋暖气。

透过玻璃,能够看到炉堂内跳动的火焰。

茶室空间不大。

外面寒气袭人,室内却是暖哄哄的。

宇文衍双眸微闭,摇头晃脑。

手指微曲,在茶台上有节奏地敲打着节拍。

琴儿玉腿盘坐,葱白十指灵动挥舞。

美妙的琴音如流水般从琴弦、指缝间流淌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