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卢浮宫。
确切的说是中央金字塔的入口处。
林羽正拿着卢浮宫的导游册,老老实实的排队。
没办法,蒙娜丽莎那个娘们就是这么火,这里绝大多数都是为了那一抹微笑来的。
不过林羽显然不属于绝大多数,他来这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解开失踪特工留下的谜题。
很快,林羽和海燕就随着人流步入了这座举世闻名的博物馆。
……
声明:以下内容纯属剧情需要所杜撰,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简而言之概不负责。
……
进入玻璃金字塔,就是一道向下的旋梯,直通底下一层。
室外的阳光透过玻璃射入,让整个大厅都亮堂堂的。
一下到地下一层,三条通道就展现在众人的面前,那就是分别通往三大展馆的走廊。
林羽看了一眼导游册,虽说叫做导游册,但其上也只是简单的标识了一些出名的文物。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卢浮宫占地共19.8公顷,建筑占地4.8公顷,其中收藏文物40多万件。
要是把每一件文物都标在导游手册上,那厚度……应该能赶上新华字典了。
两人率先往德农馆走去,其余的同志则前往别的展馆。
昨晚在接到海燕的通知后,鸟巢立即整理出了那位同志经手过的文物。
其中,属于卢浮宫藏品的也有十多件。
两人一边走,一边对照名单上的名字,生怕漏掉一个。
找到对应的文物,两人就在导游册上标上位置,然后就拍照“留念”,以防上面有什么记号被忽略。
看着面前真假难辨的画作,林羽心中不由感慨。
要不是他已经知道这些画作都是被人调包过的赝品,他也不会相信堂堂世界第一博物馆挂的居然是赝品。
如此看来:故宫一件,我一件,说不得哪一件才是真的。
一行人总共花费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全部的文物给找齐。
看着众人汇总到一起的图册。
其中以德农馆中的文物数量为最多,而叙利馆和黎塞留馆分别只有一个。
叙利馆中的找到的文物是《斯芬克斯》,大家更为熟悉的名字则是《狮身人面像》。
而叙利馆中被倒卖的《斯芬克斯》是出土于埃及,由纯金打造的一座狮身人面像,长30厘米,高20厘米,重达20公斤。
不算其历史价值,单卖黄金就赚大发了!
而黎塞留馆找到的文物则是《犹大之吻》,这是一幅由十三世纪后期佛罗伦萨大画家乔托?迪?邦多纳创作的湿壁画,是欧洲文艺复兴初期的绘画杰作。
画面内容林羽早就从资料中见过,确实看不出什么用意。
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对比下照片和原作,看有没有什么线索留下。
至于德农馆,其中对应的作品数量较多,而且零散的分布在场馆的各处。
“现在怎么办?”海燕看着林羽问道。
后者则是不语,只是托着自己的下巴,看着导游册上的那些标记点。
突然,林羽拿出了一张新的导游册,而后在导游册上标出了《斯芬克斯》和《犹大之吻》的位置,并将二者相连,连线作为一条边。
而后又分别以《斯芬克斯》和《犹大之吻》作为圆心,以边长作为半径,画了两个圆。
两个圆自然有两个交点,其中一个交点就正好坐落于德农馆。
见状,所有人都不由眼前一亮。
找到了!
众人赶忙对比德农馆中那个位置的文物,惊喜的发现有一幅油画完美的契合这个位置——《巴别塔》
《巴别塔》是尼德兰画家彼得·勃鲁盖尔1563年创作的一幅油画。
他以宏大的构图来描绘通天塔(又名“巴别塔” ),以云雾拦断显示通天塔之高,以风俗画手法描绘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
这时,林羽也补完了导游册上的连线,他把三个点依次连接,最终形成了一个倒三角。
所有人都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他们似乎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林羽用食指点着三角形的中心说道:“咱们去这里看看。”
海燕蹙着眉,看着导游册疑惑道:“这是外面的广场吧?”
这时,刚才去叙利馆的两名同志说道:“有可能是通往叙利馆的地下走廊。”
林羽也点点头说道:“你们两个带我和海燕过去,其余人去地上广场进行探查,如果没什么线索就下来帮忙。”
不知不觉间,林羽俨然已经成了这支队伍的核心。
任务下达,所有人都是百分之百的服从。
林羽几人很快就到达了指定的位置。
这才发现,这里不仅仅是通往叙利馆的走廊,还是一处古老的城墙遗址,只是这些建筑已经被掩藏在卢浮宫的地下,再也见不得天日。
“大家先找找看有什么线索吧。”
众人开始分头寻找起来。
半晌后,一名同志突然说道:“大家快来看!”
闻言,林羽几人赶忙凑了过去。
只见那名同志指着遗迹上的一块石砖说道:“这里有些数字。”
几人看去,只见那块砖上赫然刻着:1,2,3,5,8
你说你在这里刻上xxx到此一游或者xxx喜欢xxx,都很正常。
但是刻上数字显得就很诡异了。
因此林羽有八九成的把握,这就是他们要找的线索。
于是,他对几人问道:“这串数字有什么意义吗?”
几人都是摇摇头。
林羽无奈:你们真是一点暗号也没有啊!就是给自己加难度是吧?
这时就听海燕不确定的说道:“会不会是让推算后面的数字?”
林羽无奈翻白眼:推算什么数字,你以为做小学数学啊!
海燕不知林羽心中所想,只是自顾自的说道:“后面的数等于前两个数相加,那下一个数字应该是13……”
林羽脑海突然灵光乍显,只是一时又没有抓出重点:是什么?到底是什么?
这时,就听一名国安的同志说道:“这是斐波那契数列!”
对了,就是它,斐波那契数列!
“哎,不对,如果是斐波那契数列的话,似乎开始少了一个1”那名国安的同志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