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然而,荒原的生存法则,从来都不只是与天斗,与地争。

劳累了一天的众人窝在地窝子里休息时,尖锐的空罐撞击声突然划破了寂静!

“有情况!”

曾凯低喝一声,所有人都瞬间惊醒,抓起了身边的武器。

地窝子外,十几双绿油油的眼睛紧盯着他们,伴随着压抑的低吼。

是狼!而且不止一只,它们被这里微弱的人气和食物气味吸引了过来。

“保持安静!不要慌!”

霍清淮压低声音,示意大家稳住。他们人数不占优,正面冲突极其危险。

狼群显然也处于饥饿状态,它们谨慎地围着营地打转,试图寻找防御的漏洞。警报装置被触发了好几次,紧张的气氛几乎让人窒息。

“火!”江雾吟急中生智,“它们怕火!”

曾凯立刻将一小罐备用的燃料倒在一捆干草上,用打火石点燃,猛地从地窝子入口扔了出去。

“轰!”

火焰腾起,果然让狼群受惊,后退了几步,但并未远离,依旧在不远处徘徊,绿眼森然。

江雾吟握紧手里的枪:“付阿姨,你会处理狼肉吗?”

付阿姨愣了一下,随即笑的一脸灿烂。

“不会,但是只要有,我就能研究这试试看。”

江雾吟轻笑,她和霍清淮对视一眼拿着枪慢慢往前挪动,还不忘给齐修和曾凯一人丢一把。

“明天的伙食自动送上门来了,能留下多少就看我们的本事了!”江雾吟鼓舞人心。

随着第一声枪响,一头狼晃悠了几下轰然倒地。

狼群被激怒嘶吼着扑来,但是四个神枪手枪枪爆头,打的它们有来无回。

剩下几头狼不敢再扑上来,呜咽着往后退,没一会儿掉头就跑,钻进荒林后很快没了踪影。

众人松了一口气,这才发现后背都被冷汗湿透。

虽然他们因祸得福,接下来几天不缺肉吃了,但是这次事件给他们敲响了警钟。

简陋的警报装置和地窝子,并不能完全保障安全。

“我们需要更坚固的围墙,至少能阻挡野兽。”霍清淮沉声道。

众人纷纷应和,但现在最主要的还是把外面的狼剥皮处理掉,然后研究研究怎么处理才能存放的久。

第二天

霍清淮、郭邦和齐修开始着手规划第一道真正的防御,一道围绕营地和水井的荆棘篱墙。

他们选择了那种带刺的坚韧灌木,大量砍伐,将其紧密地栽种、编织在一起。

这项工作极其耗费时间和体力,三人的手上布满了被尖刺划破的血痕,但没有人抱怨。

一道哪怕只有半人高、却密不透风的刺墙,带来的安全感是无可替代的。

但齐修在搬运石块时,脚下打滑,扭伤了脚踝,肿得老高。而药箱里的消炎止痛药,已经所剩无几。

江雾吟用井水为齐修冷敷,出去假意寻找一圈,其实是从空间里拿出的具有轻微镇痛效果的草药捣碎了给他敷上。

同时,持续不断的极昼,开始显露出它另一面的残酷。

漫长的“白天”扰乱了所有人的睡眠,精神疲惫在不断累积。

付阿姨开始出现头晕、食欲不振的情况,显然是身体和精神双重压力下的反应。

江雾吟化身贴心小棉袄,对于阿姨,她更多的是陪伴和开导,强迫她休息,将相对容易消化食物留给她。

曾凯则承担起了改良工具和寻找新猎源的任务。

他用废弃的汽车弹簧钢板,在郭邦的指导下,尝试打磨制作几把更耐用的匕首和矛头。

他还瞒着众人独自冒险向更远的地方探索,希望能发现大型猎物的踪迹,或者稳定的食物来源。

一天,曾凯带回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在距离营地大约三公里外的一处背阴的山坳里,他发现了一片规模不小的、耐旱的沙枣林,树上挂满了虽然干瘪但显然可以食用的沙枣。

这个消息如同久旱甘霖。

沙枣不仅能直接食用,富含糖分和能量,还能晒干储存,无疑是极好的食物补充。

第二天,营地里只留下齐远山、齐修和付阿姨,其余人全员出动,带上所有能装东西的容器,奔赴那片沙枣林。

虽然来回折腾,但是他们的收获是丰硕的,外出的人带回了大量的沙枣,足够他们吃上好几天,并且还能晾晒一部分作为存粮。

食物的补充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齐修的脚踝在休息和草药的作用下慢慢好转。付阿姨的精神状态也因为充足的休息和好消息的作用下而有所恢复。

晚饭时间,他们围坐在篝火旁,分享着酸甜的沙枣,讨论着荆棘墙的进度,计划着下次探索的方向。

极昼的光芒依旧惨白,荒原的风依旧带着凉意,但地窝子里却难得地有了一丝暖意。

而那株在试验田里顽强生长的绿苗,又长高了一点点。

它和那片沙枣林一样,是这片死寂世界中微小却无比坚定的光,照亮着他们继续前行的路。

时间,在西北荒原上,以汗水的蒸发和指尖的老茧为刻度,悄然流逝。

当江雾吟用磨尖的金属片,在作为主梁的粗壮胡杨木上刻下第三十道清晰的划痕时,一股混杂着疲惫与成就感的复杂情绪在众人心中涌动。

三十个极昼的轮回,他们在这片被世界遗忘的角落,硬生生地扎下了根。

这一个月,是汗水、血水和毅力凝结的三十天。因为每个人勤劳的双手,这里已不再是当初那个仅能容身的地窝子。

那道环绕营地的荆棘篱墙,如今已有一人多高,由无数坚韧带刺的沙棘、怪柳枝条紧密交织而成,像一个沉默而忠诚的守护者,将他们的家园、水井和小小的试验田圈在其中。

郭邦和曾凯甚至巧妙地利用地形,在篱墙的关键节点设置了可以迅速开合的“门”,并用沉重的石块和木杠从内部加固。

地窝子也经过了扩建和加固。

顶部用更粗的梁木和厚厚的黏土、草梗混合层覆盖,足以抵御更强的风沙和日渐灼热的阳光。

内部被划分出简单的睡眠区和储物区,虽然依旧简陋,却有了“家”的秩序感。

江雾吟和付阿姨用收集到的柔软干草和鞣制过的兽皮铺成了地铺,睡起来不再那么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