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费无极与张明远辞别,子午四人护送明红、月儿、明浩赶往青城山。扁头在众人临行前叮嘱代他问候阿长,让他有空回终南山。
子午四人答应下来,但见扁头眼里带泪,这可很是意外,素日喜笑颜开的扁头,居然也伤心难过起来,算是少见多怪之事。
张明远与费无极见状也是嘘唏不已。费无极答应扁头,下次如若来终南山必定让阿长一同前来。
费无极笑道:“早就听说明红做的一手好菜,明浩与怡乐如若在一起,小孩子就不孤单了。我青城山素日没终南山热闹,眼下也让青城山热闹热闹,终南山也清净清净,岂不两全其美?”
种浩道:“这也是迫不得已,如若京兆府在我手,也不会兴师动众,背井离乡。”
费无极安慰道:“这也算不得背井离乡,就当行走江湖散散心好了。”
子午笑道:“终南山本就神秘兮兮,眼下青城山更是神秘兮兮,去一次就有一次的收获。”
余下道:“可不是,听说青城山下还种菜,师叔与普安、武连也参与了,真是新鲜,我们此番去恐怕也要种菜去。”
普安笑道:“这秋高气爽,种什么菜,我们早忙完了,你们去了,就等着吃现成的好了。”
武连也看向余下,对他冷笑一声:“我青城山可比不上你终南山,眼下青城山的日子可不好过,如若不是香客接济就难说了。”
子午道:“你们以为终南山好过?终南山下的京兆府被女真人占据这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岂是好受的?你们青城山下的成都府好歹做我大宋怀抱,虽说赋税不少,可依然是大宋,而京兆府虽说赋税少 ,毕竟是女真人的地盘了。”
余下也神情肃穆,仰天长叹:“可不是,这国破家亡,想起来就令人伤心难过。终南山眼下可不如青城山风光。”
张明远看众人这般愁容满面,就微微一笑,安慰道:“好了,无论终南山还是青城山,皆是我大宋的名山大川,天下福地。国破家亡说的不少了,日子还要往前过,不必自寻烦恼。如若想着哭哭啼啼,就能赶走女真人,伤心难过就能退了女真人,岂不可笑?”
费无极自然心知肚明,这女真人盘踞关中,如若旷日持久,不可小觑。就担忧不已:“自然是哭不走女真人,假怕女真人小恩小惠多了,民心所向,如之奈何?”
扁头目下对这事很是反感,不想再提及此番富平大战,大宋一败涂地之事,故而脸色难堪,道:“好了,点到为止,啰哩啰嗦,反反复复说这个有完没完。大家都别提这事了,不然俺扁头可不答应。”众人一怔,面面相觑。
种浩大手一挥:“不错,不提也罢,免得心烦意乱。”
明红看着终南山,虽说在此处停留的时日没多少,可也恋恋不舍,环顾四周,见终南山的青松挺立,不由感慨万千:“我从东京到京兆府,又登上终南山,眼下又要去往青城山,离开故乡京兆府也是迫不得已。按理说来,也可留下来,不过哥哥明哲撒手人寰了,留下来只能睹物思人,伤心难过,莫如换一个地方,也是很好。不过终南山还是依依不舍,毕竟这些时日在此处,也是难舍难分了。”
月儿点点头:“终南山的神仙境界的确不错,总感觉此处,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真是天下人间一方乐土。”
明浩更是手舞足蹈起来:“神仙境界不知何意,莫非终南山住着神仙?我如何没见到。”
张明远哈哈大笑之际捋了捋胡须,摸着明浩的后脑勺,乐道:“明浩,你就是个神仙,小神仙。”
明浩瞪大眼睛,用手指头指着自己的鼻子,不可思议道:“我是神仙?我如何不知?”
费无极也拉着明浩的胳膊笑道:“你眼下知道了也不迟。”
明浩用另一只手使劲扯开费无极的手,躲到一边,紧贴在张明远的屁股后面,朝左边偷窥一眼费无极,又晃到右边去了,还伸出舌头,做个鬼脸。
种浩看着终南山郁郁葱葱之间,喜乐无比道:“终南山依然是终南山,你们看,这终南山好似喜乐无比一般。”
众人看去,果然风景如画;众人听去,果然泉水叮咚。鸟儿叽叽喳喳,跳来跳去。几只猴子也你追我赶,不知去往何处。
扁头见明红等人要离去,自然也是依依不舍,毕竟萍水相逢,也是缘分使然。顿时深情道:“明红,你要走,师伯俺可真舍不得。可俺明白,你也是有苦难言。到了青城山,记得常回来看看,终南山还是你们的第二故乡。”
子午笑道:“如何是第二故乡,我看不妥。”
明红点了点头,解释开来:“京兆府是第一故乡,毕竟出生于此,后来到雄州,回到东京,又返回京兆府,如今抵达终南山,眼下又要到青城山去。我看东京实乃第二故乡,住了许多年,与师师姐有许多美好的回忆。”
余下也喃喃道:“我就一个故乡,叫做京兆府,毕竟父母在,故乡就在。”
月儿也回忆开来:“自小就在东京,感觉东京是故乡。这东京令人又爱又恨。爱的是它的繁华与热闹,恨的是它的冷漠与孤独。东京是天下首府,繁华无比,列国来此,应有尽有。凡是这世上有的,东京便最好。凡是这世上无的,东京也时常会有。东京也有差强人意之处,这东京很是冷漠,世人皆是势利眼。东京令人孤独,看着人挤人,人挨人,殊不知每个人都很孤独。人心隔肚皮,如何不令人感慨万千。师师姐曾告诉我,她见过许多人,阅人无数后就发觉,这人皆是表面风光,其实内心总有黑暗之处。东京于我来说,是一场梦,不曾醒来。可醒来后,才发觉,这梦令人伤心难过。”
普安听了这话,不觉若有所思,感到月儿这姑娘,此番肺腑之言非同凡响,正是东京最真实的感觉。想到这里,看向月儿,随即笑道:“月儿妹妹,你的话真不一般好似师师姐所言所语一般。”
明浩听到“师师姐”三个字马上挠了挠后脑勺,猛然想起是李师师,就没好气道:“我方才好了,你们又招我。不是不提伤心难过的事了么?为何又提,你们大人真奇怪,说话也不作数。”
武连马上逗明浩开心:“明浩,给你讲一个故事,好也不好?”
明浩看向武连,眨了眨眼睛,等待他的故事。
武连随即娓娓道来:“唐朝时,书生卢藏用因没有考取进士,便和哥哥卢征明隐居在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当时长安百姓上终南山求仙问道的络绎不绝,卢藏用便心生一计,时常写出一鸣惊人的诗歌。久而久之,老百姓一传十十传百,长安城里也知道终南山有两个才子,后来朝廷也听说了终南山的事,故而让他们出来做官。后来,司马承祯想退隐天台山,卢藏用建议他隐居终南山。司马承祯灵机一动,马上冷嘲热讽道:‘终南山的确是通向官场的便捷之道。’卢藏用深感羞愧。”众人听了也乐此不彼。
明红道:“这便称之为‘终南捷径’了。”
张明远捋了捋胡须,微微一笑:“不错,‘终南捷径’,可谓名噪一时。”
费无极道:“京兆府在我大宋虽说不是都城,可也算是一方名邑。如若这般推论,嵩山岂不是洛阳的‘终南山’了。武则天时代,许多仁人志士岂不会隐居嵩山,以图飞黄腾达。可偏偏不是如此。到了我大宋,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东坡,都是考取功名,来到东京。他们一旦进京可不能退出,除非朝廷贬谪。”
种浩回忆初次进京,随即叹道:“东京就是热闹非凡,如若在终南山习惯了,下山反而将不习惯了。”
扁头笑道:“可不是,俺初次抵达东京,还是小时候。后来上终南山后,又去东京,恍然如梦。没想到几十年后,东京大变样,自然认不出来了。”
子午也笑道:“我们来来回回,抵达东京很多次。难以忘怀的还是东京的汴河,还有那座虹桥。”
余下叹道:“这东京走一走,看一看,倒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可变成一幅画就非同凡响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如此!这画看上去仿佛身临其境,居然美不胜收。”
普安也赞不绝口:“《清明上河图》我们也有幸见过,那一座虹桥画的蔚为壮观。”
武连笑道:“可不是,这张择端必定名垂青史,这《清明上河图》必定名扬天下。”
明红见众人心情愉悦,就喃喃道:“说了这样多,还是要分别。素闻终南山到青城山,这一路,子午四人总是常来常往。我们此番前去,总会给青城山带来不少麻烦,无极哥哥,有劳你费心了。”
费无极摆摆手,微微一笑:“不必如此,这便见外了。终南山与青城山自是一家人,你可记住了。”
张明远叮嘱明红:“到了青城山,可不同终南山。那边毕竟是巴蜀,与关中有所不同。”
明红一头雾水,马上追问:“有何不同,哥哥赐教?”
张明远解释道:“关中有四个大门,正道是:以北之萧关,以南之武关,以西之大散关,以东之潼关。战国时,张仪向秦惠王进献连横之计,称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这番说辞,竟让关中把‘天府之国’的称号抢了先,成都也只能屈居第二个‘天府之国’。要说这物产富饶,全拜郑国渠所赐。自从战国时秦国修好了郑国渠,关中就成了国富民强的风水宝地。项羽占据关中后,谋士韩生献计说:‘关中地势险要,有山河为屏障,土地肥沃,可建都立业。’项羽见秦宫都已烧残,一心东归,说道:‘富贵不归故乡,如穿锦绣之衣夜行,有谁能知道!’韩生不屑道:‘人云楚人沐猴而冠,果然如此。’项羽闻言,一怒之下便将韩生处死。这是为力挺关中献上了自己的一条命!另一头的张良也劝说刘邦定都关中,夸赞关中东面有崤山、函谷关,西面有陇山、岷山,肥沃的土地方圆千里,南面有富饶的巴、蜀两郡,北面有利于放牧的胡苑,依靠三面的险阻来固守,只用东方一面控制诸侯。如果诸侯安定,可由黄河、渭河运输天下粮食,往西供给京都;如果诸侯发生变故,可顺流而下,足以运送物资。正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于是刘邦当即拍板定都关中。可惜好景不长,随着人多,加上魏晋南北朝长期战乱,关中在汉唐之际逐渐失去了天府之国的地位,不得不在隋唐时期依赖大运河的运输方能供养庞大的京畿重地。一面是建城伐林造成黄河泥沙加剧,一面是唐末五代的战乱破坏,最终导致关中不可建都。我大宋太祖皇帝当年也想在长安建都,可惜无力回天,只能在东京建都。这是关中!如若说巴蜀,不得不提到秦始皇,是秦始皇灭了巴蜀两国,变成巴郡与蜀郡。巴蜀与关中隔着终南山、秦岭、剑阁,山大沟深,不可小觑。诗仙太白不是有首大作叫做《蜀道难》么,你们可记得其中言语。”
子午四人面面相觑,原来早已忘却。再者其中文字晦涩难懂,不容易记得。
明红喜乐无比道:“这诗仙太白的《蜀道难》我记忆犹新。”说话间,随即吟诵开来: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张明远赞不绝口:“果然是不同凡响,想必李清照也未必记得如此清清楚楚。”
明红破涕一笑:“我这实属雕虫小技,哪里比得上李清照,她可是出口成章,妙笔生花。”
张明远笑道:“妹妹,巴蜀之冬,竹林白雪虽说美不胜收,可你要多穿些衣服,不可大意。眼下虽说秋高气爽,可转眼间就冬寒将至。”
明浩见张明远婆婆妈妈,就笑道:“明远哥哥,你如何婆婆妈妈了,姐姐她会照顾好自己,还有我。”随手指了指自己。
扁头纳闷道:“你这小家伙,自己说自己长大了,为何还要人照顾。你留下来照顾俺可好?爷爷俺老了,你做个乖孙子可好?你们都把俺弄糊涂了,这称呼,乱七八糟的。明浩叫明远哥哥,明远叫俺师哥。俺该叫明浩什么呢?”
明浩笑道:“叫师弟呗!”众人都笑。
扁头道:“到了巴蜀,别忘了关中。
明浩点了点头:“当然,京兆府是故乡,成都府以后算作第二故乡好了。”
扁头笑道:“小鬼头,什么故乡不故乡的。苏东坡有云‘此心安处是吾乡。’俺可知道,人生在世,总是四海为家,难得有故乡之说。”
明浩吐了吐舌头,喃喃道:“我记得终南山的野果,很好吃,以后就吃不到了,好可惜。不知青城山可有什么野果可吃。”
费无极介绍道:“这猕猴桃便是野果,味道不错。”
明浩喜出望外,拍了拍手:“我以为没有,这个我可没吃过,不知道味道如何?”
扁头素知终南山的野果,没去过青城山,却对青城山早有耳闻,听说过青城山的野猕猴桃,自是味道不错。就笑道:“俺没吃过,以后有机会再说。”
明浩被扁头抱起来,明浩依依不舍道:“扁头爷爷,明浩走了,您可别伤心难过,我会回来看您的。”
扁头早已泪流满面,眼下沉默寡言。
种浩安慰道:“他们又不是一去不回,如若女真人被赶走了,他们就回来了。”
明浩惊道:“女真人会被赶走,我以为女真人永远都不走了。”
种浩看向张明远、费无极,深情道:“放心好了,我与吴玠二人齐心协力,定会赶走女真人。”
明浩笑道:“我们在巴蜀,等着关中的好消息,如若女真人离开了京兆府,明浩就回来了。”
种浩笑道:“伤心难过不是不提么?明浩又说。”随即背过身,泪光点点。
子午看着明浩,叹道:“你才多大?这女真人之事,你就别想了。你就文武双全,将来建功立业好了。”
明浩昂首挺胸,伸手一指,比划道:“好啊,好啊。明浩会文武双全,打败女真人,打败一切来犯之敌。”使劲点了点头。
余下听了这般孩子话,不由心潮澎湃:“如若我们这一代还不能赶走女真人,有生之年就愧对大宋列祖列宗了。好在我大宋仁人志士不可欺,女真人迟早会抱头鼠窜,一败涂地。”
明浩听不懂这话,可看大哥哥热泪盈眶,就感到闷闷不乐:“伤心难过不许说,我们要走了,要开心快乐的走。”
普安笑道:“看看,我们说了这样许久,居然没完没了了。”
明浩举着手指头,向前一挥,笑道:“时候不早了,我们该出发了。”
武连点了点头:“是啊,该出发了。”
明浩环顾四周,叹了口气,眯眼一笑,道:“终南山啊终南山,明浩要离开了,你就没话可说么?”
月儿诧异万分,马上笑道:“明浩,你是问终南山么?可终南山听不见。”
明红摸着明浩的脸蛋,认真道:“终南山当然有话说,听,终南山的泉水叮咚;看,终南山的红叶招手。”
子午虽说会护送明红抵达青城山,可一想到明红自此就离开终南山了,心里不是滋味,想到这里,马上微微一笑:“青城山虽好,可不能忘了终南山。终南山下是京兆府,京兆府是故乡,故乡有家。”
明红听了这话,背过身,不由潸然泪下,又想起哥哥明哲,忍不住泪流满面。
张明远叮嘱费无极:“有劳无极师弟了,这下青城山热闹了,终南山就孤家寡人了。”
费无极摇摇头,笑道:“孤家寡人也不错,皇上就是孤家寡人。”
种浩目送子午等人离去,心里暗思,不知自己是否有机缘去成都府、青城山走一遭。明浩回过头朝张明远、种浩、扁头招手,三人也回礼。明浩乐个不住,笑嘻嘻起来。
扁头见状更是又喜又悲,喜的是众人不再伤心难过,悲的是明红、明浩、月儿走了,终南山就空落落的,不热闹了。
明浩还在不停招手:“再见了终南山,再见了!”
扁头也喃喃道:“再见,记得常回来看看。”
张明远再三叮嘱费无极:“无极,他们去了青城山,你就多费心了。”
费无极挥挥手,笑道:“我青城山要人满为患了,你终南山倒躲清净。”
张明远叫道:“终南山太清净,就伤心难过了。”
种浩附和道:“终南山有京兆府作伴,青城山有成都府作伴,都不孤单寂寞。”
众人依依不舍,相互辞别,张明远、扁头、种浩目送费无极、子午、普安、余下、武连、明红、月儿、明浩下山而去。
但见终南山,秋高气爽,红叶片片,美不胜收。费无极有事,故而马不停蹄,快马加鞭,先赶回青城山去了,而子午等人的大队人马却慢慢悠悠,一路游山玩水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