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仪见到司马师的时候,司马师被人抬着从船舱往下走,旁边是赵俨,费曜,王双,郭配等一行人,按道理来说,大司马的参军孙礼也应该在列,但他见了魏延之后,就犹豫要不要赴约,加上当晚没有收到鳏夫的来信,他就临时决定跟郭淮在溱水之上作为后援。
杨仪看了一眼司马师,就让廖化上前去喊话。“来的可是曹魏大司马啊?”
赵俨赶紧上前回话:“廖将军,还请给诸葛丞相回话,因长安政务繁忙,大司马无法脱身,所以特命前军司马兼军政总领事司马师和长安太守一并前来,还请丞相及杨长史不要见怪。“
廖化冷哼了一声,白了众人一眼,慢慢的走回去汇报。
杨仪皱起眉头,侧脸看了一眼董允,意思是责怪董允没有办好事情,曹真不来了你就没收到消息吗?“挂的头衔还不小,你们有谁知道这个司马师是谁啊?”杨仪问向众人。
“此乃曹魏宛平大都督司马懿的次子,据说聪明优秀,可在曹魏居尚书也不枉费。”董允赶紧起身回答,一边让人去找刘深回来。
去找的人还没走下台阶,就碰到李轩辕从下边走上来,俯在杨仪身边小声说道:“刘深已经被我控制了,此人代号鳏夫,是曹魏曹丕时期培养的高级谍报,已经请示过东曹掾,若今日意图不轨可就地处决。”
“刘深被控制了,谁来组织接待呢?”杨仪问了一句。
李轩辕咧咧嘴,没敢再说话。外务属名声不好就是这种情况,他们只管自己办案子,根本不管办了案子是怎么样的一摊残局。
“长史不必多虑,刘深不在了,我和魏主簿还在。”董允显然早就知道了刘深的结局,所以早早的派遣汉中府郡丞简秉到汉水协助,今日看魏延同丞相巡游,就把这功劳分给随行的主簿魏辰,可怜了简秉并不能因这次替补出些成绩。
魏辰拿着令牌走上水寨木台,开始鸣鼓奏乐欢迎曹魏使团。
双方坐下后说了些有的没的,话题停留在人员交换上,曹魏只带来了刘明,而且意图很明显,只想换回董舒。于是杨仪挥了挥手,后边军船上的魏谍被一并处决,几十颗人头就落在刘深和李轩辕面前,刘深就慌了……
见到杨仪如此大手笔,司马师和赵俨心里都慌张起来,毕竟曹真不在,这里没有能够镇场子的人。反倒是王双趾高气扬的,嘴里骂骂咧咧暗自撺掇着要冲上去一较高低。
不仅是曹魏的人感到惊慌,就连杨仪身边的廖化,吴班,高览,关兴张苞等人也一并惊慌起来,因为即便是魏延,赵云这样的老将军也没有杨仪这般生杀决断于举手抬足之间,何况杨仪还只是一介文官。
董舒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被请出船舱,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血腥味,让他浑身不自在,他在台子上落座之后,不经意的回头看到几名士兵正在打捞河中的人头,当即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刘明,也就是蜀汉的马忠。他一脸颓废的走上木台,看着眼前并不熟悉的杨仪,董允一帮人,内心毫无波澜。这些年他无时无刻不在幻想着回到蜀国的领地上,亲眷团圆共享天伦;可今天再回来,是小舅子郑孝和拿命换的,而善待自己的刘皇叔也饮恨西去……
“向杨长史请求,不要再杀戮无关人员,我们双方虽对峙南北,但人也应该死在战场上而不是会场上,还请主持问明双方意愿,早早圆满约会。“赵俨声音颤抖着上前说话,说之前他看了一眼司马师,司马师眯着一只眼,丝毫不为所动,似乎杀的人和他根本没关系而已,他只是打量着场上的文臣武将,心里暗暗盘算他们的举止和性格。
魏辰收到请求,转身就去征询杨仪和董允的意见,董允点了点头,但杨仪却命令关兴张苞和吴班领各部水上演练。
一时间锣鼓喧天,军号齐鸣,五艘庞然大物华纳混驶出水港,在曹魏的使船旁边来回巡游,激起一层一层的波浪把那中型使船摇晃的如同风雨中的浮萍。
远处的郭淮看到蜀汉大船游动,赶紧命将士进入一级战备状况,孙礼却并不着急,淡定的看着只说等有信号再随机应变。
杨仪站起身看向那风雨浮萍的使船,众人都慌作一团,司马师却只是淡定的躺在椅子上,用那一只眼睛目光深邃的看着董允。在司马师的判断中,蜀汉的国祚不会太长了,因为他没有看到能承接诸葛孔明的人,再说那一群武将,也大多是刘皇叔留下的资本,这就对应了父亲司马懿的判断,诸葛孔明虽时大体,但在用人这件事上私心太重,从马谡失街亭再到今天的杨仪和廖化,司马师仅用那一只眼睛,却把司马家的相面之术发挥到酣畅淋漓。
魏辰问马忠是否愿意回蜀地,马忠点点头。魏辰又问董舒,董舒有些犹豫,因为杨仪杀魏谍根本不眨眼,但是回去魏国也不见得有活路,毕竟自己对曹真已经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
犹豫片刻之后,董舒摇了摇头。
杨仪满意的笑了笑,竟亲自走到台前,对着被五艘军船包围的曹魏使团说道:“今日之约就这么安排了,董舒虽然不回去了,但他从长安带来的财物一并送回你们,除此之外,川地蜀绣百匹送给你家大司马和圣上,是我家丞相的一点心意。”
赵俨和费曜哪里还能说得出来话,一个个捶胸顿足干呕不止,倒是司马师强撑着站起身,向杨仪躬身作揖,命人奉上一件宝物独送杨仪。送完礼物,军船撤到两边,鼓瑟笙箫翩翩起舞,欢送曹魏使团。司马师远远的看向几百米外的高台,虽然阳光刺目,虽然风云交杂,但那个男人的光辉似乎已经飞进他的眼眸,比起他终生信奉的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真乃天之骄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