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足球小将,今川不息 > 第503章 上洛的准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初冬的夜幕如同浸透了墨汁的绸缎,缓缓覆盖在冈崎城的上空。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刮过城头高耸的橹台,发出呜咽般的声响。与城下町大多已陷入沉睡、仅有零星几点灯火如豆的漆黑景象截然不同,冈崎城本丸御殿此刻却是灯火通明,人声隐隐,宛如黑暗中一座温暖的孤岛。

巨大的广间内,数十盏油灯和烛台将每一个角落都照得亮如白昼。空气中混合着上好木炭燃烧产生的暖意、若有若无的熏香,以及一种名为“风雅”的期待感。今川义真端坐主位,他并未穿着严肃的阵羽织或直垂,而是一身较为闲适的茶色小袖,显得随和了许多。在他下方,西三河的次级中枢官员、他的被官团中高层、松平家臣团的重要人物,以及那些被“留”下来帮忙、神色各异的伊达家失意武士中的头面人物,甚至还有被重新请回来的由宇喜一,都齐聚一堂。更引人注目的是,一些有资格列席的女眷,如雍容华贵的於大之方、活泼好奇的阿鹤等,也坐在特定的区域,为这场以武夫为主的聚会增添了几分柔和的色彩。

冈崎城论奢华风雅,自然远不如今川馆那般集东海道文化之精粹。但作为松平惣领家经营多年的居城,其本丸御殿的规模足以宽敞地容纳下这济济一堂的宾客,并且仍显余裕。此刻,广间中央被特意空出了一片区域,铺设着洁净的崭新榻榻米,上面井然有序地陈列着竹阿弥视若性命的“藏品”——那些他宁愿住在破屋也要省下钱财换来的茶器。

经过一番精心打理,洗去风尘,换上了关口氏广借予他的、虽不华丽却十分整洁体面的深蓝色小袖,竹阿弥仿佛脱胎换骨了一般。他站在那片被众人目光聚焦的区域前,先前那份在军国大事前的畏缩与尴尬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浸在自身擅长领域内的自信与从容——仿佛他真可以教养出太阁或者大纳言……

他清了清嗓子,在无数道或好奇、或审视、或不以为然的视线中,开始如数家珍般地介绍他的宝贝:

“诸位大人,夫人,请观此物——”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支造型简朴的茶则,声音平稳而清晰,“此乃青竹茶则,取一节带节的楠竹精心打磨而成。诸位请看,其内侧光滑如镜,却完整保留了竹子的天然纹理与青翠表皮。形态质朴无华,线条自然流畅。用于量取、观赏干茶之时,竹身自带的淡淡清香,能轻微衬托茶香,为整个事茶的过程,平添一份山野自然的意趣。”

他轻轻放下茶则,又捧起一个陶器:“此为雨痕茶洗,陶土烧制,外壁施以灰白色化妆土。器身有工匠手工拉坯形成的柔和旋纹,诸位细看其表面,这些深浅不一的斑点,是否宛如雨滴落于泥土留下的痕迹?它在茶席之上,作为‘水盂’,用于清洁茶具或倾弃冷茶,其含蓄内敛的外观,绝不会夺去主泡茶具的风采。”

接着,他展示了一个白瓷盖碗,碗身在灯光下显得通透温润:“这是烟雨盖碗,来自明国的上好白瓷。碗身通透,外壁以青花料淡淡描绘出远山轮廓,意境悠远,仿佛雨雾朦胧中的山水画卷。器型标准,握持舒适不烫手。可作为冲泡多种茶叶的主泡茶具,其清雅的外观,能为整个茶席定下宁静祥和的基调。”

他一件件地介绍下去:

“玄石茶壶,炻器材质,色泽沉静如墨……”

“涟漪壶承,仿若微风吹过湖面,荡开圈圈涟漪……”

“听泉建水,炻器所制,卷口鼓腹,釉色米黄,内部无釉,露出陶土本色,造型敦厚可爱。用于倾弃茶渣与废水,卷口可防溅洒,容量颇大,正适合如今日这般多人茶会……”

“疏影茶盘,亦是明国青瓷,诸位请看这葵口造型,釉色是极为难得的粉青,釉质温润,光泽内敛。用作公道杯,可使茶汤浓淡均匀,亦便于观赏汤色。葵口设计,倾倒时不易滴漏……”

“停云茶托……”

“和敬品茗杯……”

竹阿弥侃侃而谈,每一件器物的材质、工艺、用途乃至其中蕴含的意境,他都解说得条理清晰,甚至带着几分诗意的描绘。在松平竹千代、木下秀吉这些对茶道一窍不通,只觉繁琐的年轻武士眼中,此刻的竹阿弥简直像换了个人,那从容不迫、引经据典的姿态,着实让他们感到惊讶,甚至隐隐觉得……这个逼,还真被他给装到了!

今川义真端坐上方,面色平静地看着这一切。他内心其实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来自信息爆炸时代的他,什么“主理人”、“大师手作”、“限量款”、“文化附加值”的营销套路没见过?竹阿弥这点道行,跟他记忆中那些将普通商品包装成“身份象征”的“小罐茶”、“8848手机”之流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他之所以安排这场展示,根源在于白天。当竹阿弥坦言将大部分钱财用于购买茶器,引得木下秀吉当场就要发作时,竹阿弥为了平息继子的怒火,曾急中生智地辩解,说他收藏茶器并非纯粹玩物丧志,而是在尾张那个特定的环境里,这是向上攀爬的重要阶梯,是融入某个圈子的“敲门砖”。

“茶道,茶会,还有这些茶器,” 此刻的竹阿弥,仿佛为了印证自己白天的话,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洞察世情的感慨,他环视众人,目光最终落回今川义真方向,“这不仅仅是风雅之事,更是已故的织田三河守大人和平手监物大人,在绝对的武力和充沛的钱粮之外,用以征服、笼络、分化尾张豪族国人的第三种手段!即便是现在的织田信长、织田信行,也都继承了这一点,只是运用方式有所不同。” 从他的称呼可以听出,他对织田信秀和平手政秀依旧保持着尊重,哪怕身处“敌营”,而对于信秀的两个儿子,则直呼其名,敬意寥寥。

今川义真闻言,目光微动,他首先看向了由宇喜一。由宇喜一感受到了他的视线,立刻微微颔首,用眼神给予了肯定的答复:【确实如此,织田信秀与平手政秀极为擅长以此进行政治运作。】

得到了尾张本地人的侧面证实,今川义真又看向另一侧的於大之方。这位出身水野家、又曾帮织田信长打理过一段时间居城的聪慧女子,回答得更为直接明了:“信秀大人故去后,信长大人虽行事看似乖张,却也时常举办茶会,用以拉拢那些能够被拉拢的人心。而信行大人,则一直将此道视为稳固地位、结交盟友的常法。”

【原来如此……】 今川义真心中豁然开朗,【炒作某种本身就有一定门槛和文化底蕴的东西,人为地形成一个高端的圈子,再将这个圈子与政治权力深度绑定。想要获得政治地位,或者进行隐秘的利益输送,就必须加入这个圈子。而在圈子内部,主导者通过设定规则、品评高低,让参与者接受无形的服从性测试,从而筛选同盟,巩固团体。这的确可以称得上是除了刀剑攻伐和钱粮赏赐之外的‘第三手段’了。】 想通了这一点,他也不得不承认,织田信秀和平手政秀这两个对他来说算是几百年前的“古人”,在权术运用上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反观自己,穿越过来一年多了,竟从未想过利用文化或“圈子”来辅助统治。【那我该用什么来搞圈子呢?蹴鞠?】 他不由得开始思考起来。

“唔……” 这时,在场所有人中,在茶道和文物鉴赏方面最有发言权的大有康甫,捋了捋胡须,目光在那些茶器上仔细逡巡片刻后,开口品评道,“老实说,这位竹阿弥君所收藏的茶器,工艺和品相,确实能上得了台面,但也仅仅是……上得了台面而已。” 他的话很含蓄,但意思明确:不算珍品,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准。

竹阿弥对此毫不介意,反而坦然点头:“大师目光如炬,说得一点不错。在下的身份和所能动用的钱财就摆在那里,能收藏到的茶器,最高也就是这个水平了。不过,” 他话锋一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得,“凭借这些,也足够让在下获得资格,参与那些有平手监物大人亲自出席的尾张高端茶会了。”

“今川家的小子,” 坐在上宾席位的伊达植宗忽然开口,他老神在在地对今川义真说道,“明年上洛的时候,把这个人带上,给我们两个当随行的茶头。到时候跟京都那些眼睛长在头顶上的公卿们打交道,拿出这套东西和这番说辞,应该不至于丢了我们奥州和东海道的面子。” 他顿了顿,看向身旁的武田信虎,“武田老弟,你前几年才上过洛,见识过京都的风气,你觉得呢?”

武田信虎抱着臂膀,打量了一下那些茶器,又看了看不卑不亢的竹阿弥,简练地评价道:“我觉得,拿得出手。”

既然这两位见识过大场面、且都算“识货”的人都这么说了,今川义真也不再犹豫。他看向场中因得到肯定而目光灼灼的竹阿弥,直接给出了承诺:

“竹阿弥君,你都听到了。那么,只要在我们动身上洛之前,你能够将白天议定的那件事情(指向鸣海城秘密运粮)跑通,证明你的能力和价值,” 今川义真的声音清晰地传遍整个广间,“那么,你就是我,以及伊达右京大人,此次上洛队伍中的正式茶头了!相应的俸禄,自然不会少了你的。”

“嗨!” 竹阿弥闻言,脸上瞬间绽放出难以抑制的狂喜,他立刻跪伏下去,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多谢今川三河守大人!多谢伊达右京大人恩典!”

与此同时,坐在女眷席位上的阿仲和阿旭,也激动地越众而出。她们身上穿着於大之方和阿鹤好意借给的、虽略显陈旧却浆洗得干净整洁的吴服,经过一番梳洗打扮,虽难掩长期劳作的痕迹,却也显得干净利落了许多。母女二人紧跟着竹阿弥,一同向着今川义真和伊达植宗的方向,恭敬而感激地行下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