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到底还是萧太小家子气,现在即使他把那人还给我,我也不要了。
毕竟,我们北空的防务压力相对没那么大。
而南空那边海域广、周围势力错综复杂,需要更强的力量支撑。”
老李再次感叹:“说到这份度量,我还真没佩服过几个人,你是其中一个。”
管兴国道:“别提这些事了,比起那个,我更好奇的是今天谁乘军机来这里参加点火仪式。”
“我也挺纳闷的,事先一点消息都没收到。”
“来的人就那么几个,也没必要猜测太多,可能是郑老头临时有别的安排换人来了,也可能是总指挥部的杨司令吧,他才有资格坐这种飞机过来。”
边走边聊,二人已来到离研究所不到百米的跑道上。
此时,那架大家熟悉的军机舱门正缓缓打开,一名工作人员走向机舱口说了句话。
众目睽睽之下,一个年轻人慢慢从里面走了出来。
看到那熟悉的脸庞,管兴国瞬间愣住了。
“郝淮?是郝淮乘坐的这架军机来的?”
看着从机舱中走出的郝淮,管兴国心头一阵波澜。
果真是郝淮。
为何会是他呢?
按理说应该是哪个大人物才对,怎么会变成了郝淮?
在管兴国的想法里,乘坐军机前来的如果不是郑老,至少也应是代其出席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点火仪式的人物。
没想到居然是郝淮出现了。
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满心疑惑间,管兴国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而在这一幕下,作为此研究机构负责人的陈祁则露出了笑脸,迅速朝郝淮迎去。
到了郝淮面前后,陈祁让助手接过他的行李,并且点头问候:“郝总工,一年多了,终于见到你了!”
郝淮亦感慨万分,与陈祁寒暄了几句后,在其引导下来到了几位重要人物中间...
陈祁环视一周后铿锵有力地介绍道:“这里许多人应该都很了解这位,但还有不少朋友可能对他不是很熟悉,我就简单介绍一下。”
“这是郝淮,东神联盟第三代航空发动机项目的首席工程师。
我们现在研制成功的新型脉冲爆震发动机就是由郝工主导完成的。
而且此次前来不仅是为了见证点火仪式,他还将在即将启动的新一代战斗机项目中出任设计总负责人。”
“让我们用热烈掌声欢迎他的到来。”
言罢,陈祁率先鼓掌起来。
其他嘉宾们尽管震惊于郝淮如此年轻,依然自发地跟着鼓起了掌。
唯独站在人群前方的管兴国,在听完陈祁这段话之后整个人彻底愣住了。
郝淮不仅是新式航发的主设计师还要担纲五代战机的总负责人?
这真的是我曾想要留在北空的那个郝淮?
在他设想里,郝淮仅是在飞行领域拥有惊人天赋,被郑老赞誉为国之瑰宝。
可谁能想到,他还肩负着这样一个关键角色!
眼巴巴地看着正在与众人打招呼的郝淮,想到原本应该是北空军中的重要人物却被萧给拐去了南空,管兴国顿时心绪翻涌不已。
这位本该属于北空的重要人物就这么没了。
就算作为飞行员、哪怕他已经具备成为领袖的能力,这些因素都可以忽略。
甚至可以说一句,南空更需要这么位杰出人才。
但...
面对这样一位航空界的关键人物——尤其是未来要领导开发新战机关头项目之人——管兴国无法继续保持从容,心里堵得很不舒服,一股怒意直指当初强夺郝淮的那个人。
“焦智军,你……”
把我的郝工还来啊!
我以为只是普通天才而已,就没多计较。
哪知道,竟然会是这样!
在一旁的老李听到管兴国带有些许怨愤的话语,忍不住劝慰道:“老管,既然萧没有现身也没必要这样气急败坏吧?”
陈祁朝着对方轻轻点头,一脸感慨地说:“想想看……那环绕身体的白色音爆云,翱翔在蓝天的雄鹰,一个被退学的年轻人郝淮,一心想着进入咱们学校学习飞行技术。”
“就这么一句话,当时我看到时真的吃了一惊。
竟然把第三代航空发动机的所有资料发到东神空军军事飞行学院的邮箱,只为换一个进飞行员学校的名额,你们敢信吗?”
说到这里,即便他早已知道这事儿,甚至记得一清二楚,但在再次提起这事的时候,他的脸上还是露出了苦笑,对郝淮这一令人震惊又独特的行为感到非常感慨。
这时,随着陈祁的话音落下,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主控室里那个年轻人身上。
太让人震撼了,简直难以置信。
公开第三代航空发动机的所有数据,只是为获得飞行学院的一个名额。
这件事……
太奢侈了!
如果传出去,郝淮可能真会被打一顿的。
那份关于第三代航空发动机的全部信息,别说是一个入学名额了,就算换整个飞行学院也是绰绰有余。
这个年轻人,真的……
大家望着郝淮那年轻、跟自家孙辈差不多的脸庞,既羡慕又嫉妒,心里酸溜溜的。
谁不想要这样的孙子啊!
这种自豪感,比炫耀自己是什么什么大佬还要让人觉得体面得多。
当现场稍微安静下来时,陈祁看了看时间,发现已经快中午了,于是认真地宣布:“各位,时间到了!”
听到这话,大家的神情都变得严肃起来。
关键时刻,这些人知道该怎么应对。
接着陈祁说完后,从主控室传来郝淮的声音,在大厅内回荡:“各位,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是脉冲冲击发动机的最后一次调试,接下来才是正式点火。”
随着他的话语落下,现场立马沸腾了起来,第三代航空发动机的点火仪式必定会载入史册。
毕竟,在这个时候其他势力还在研究第二代发动机即冲压发动机呢,而东神联盟却已经成功研发出第三代脉冲冲击发动机,有幸见证这一刻,许多科研人员和军人都兴奋不已。
没过多久,主控室再次传来声音:“郝总工,最后的调试工作已完成,请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