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明听缪崇勋报出的电话号码后,心中疑惑不解。这个电话号码是旅馆总机电话,这意味着老爷子住在自家开的旅馆里。

按常理来说,旅馆对于入住客人都有详细记录。尤其是像缪老这样身份特殊人物,如果他住进旅馆,总台怎么可能没有告诉叶欢?

杨明决定给叶欢打个电话询问一下情况。他拿起话筒,拨通了叶欢大哥大电话,电话铃声响了一会儿,叶欢接起电话。

“喂?”叶欢声音听起来有些不耐烦,“这时候打电话干什么?我今天回家了,有什么事情赶紧说。”

杨明一听叶欢在娘家,知道她说话可能不太方便,便直截了当把自己心中疑惑说了出来。

叶欢稍微思考一下,然后笑了起来:“你这个傻瓜,缪老上次住咱们旅馆,不是钱经理安排的吗?他根本就没有登记客人信息,是按照他们单位包房方式登记的。”

杨明恍然大悟,笑道:“原来如此,我说你怎么不通知我一声,让我也好尽一下地主之宜。对了……啥时候临幸我?我这几天可快憋不住了……”

“滚,说话也不捡地方,我现在可是在家里,说话注意点儿。等着吧,过个十天半个月,估计就差不多了。”叶欢匆匆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杨明心里就是有一百个不情愿,也不敢逆了叶欢意思。他低头看看自己下边,嘴里“咿咿呀呀”哼出几句京戏唱词:“兄弟,可苦了你了吆……”

要是换作别人来京城,在这个时间点上,杨明恐怕不会太过重视。对于一般人来说,他完全可以等到明天再过去探视一下,随便应个景也就罢了。

但缪老头并非一般人,他可是杨明在国内最大的一个客户,其给出的价格,绝非一般人能够承担得起的。

虽然杨明也认识一些真正有钱人,但这些人对古董艺术品兴趣都不大。相比之下,缪崇勋则是一个例外。他不仅是一个真正懂行收藏家,而且手头也非常宽裕,完全不缺钱。

其实,杨明这几天心里一直在琢磨,要不要再出手一件东西应应急。

本来他手里的钱,算算是够几项工程应付下来。但现今各种物资价格直线上涨,按当下建材价格再一算,手里的钱就不宽裕了。

他心里也对缪老头动过心思,毕竟他可是个真有钱的主儿,转念又一想,刚刚才给缪崇勋送去半车玩意儿,这才过了没多久,就又打电话联系,显得自己太心急了。

没成想,缪老头现在自己找上门来,这可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这下不用再纠结要不要主动联系缪老头了。

既然缪老头都已经主动送上门了,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他在心里盘算着,拿一件什么样东西过去,才能成功诱惑缪老头掏钱。

寻思半天,觉得家里放的玩意儿都不太能引起缪老头兴趣。要想让缪老头心甘情愿掏出大价钱来收购物件儿,那必须得是真东西,而且还得是那种非常稀罕玩意儿才行。

他想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无奈叹息一声。套上衣服,开着车直奔东城地下保险库。

到了地方后,他打开保险库,从里面拿出上次收来的那件书法作品。虽然这件作品是他心头好,一直舍不得拿出来示人。

不过,为了能从缪老头那里赚到一笔大钱,他也顾不得那么多。把书法作品包好后,又开车匆匆赶往旅馆,去寻找缪崇勋献宝。

到了旅馆后,杨明径直走向前台,询问缪崇勋住哪个房间。得知缪崇勋仍住在上次那套小院子套房里,杨明心中稍定,向前台要了一包上好茶叶,提在手中,快步走向缪崇勋住处。

进入院子,杨明看到缪崇勋正坐在院子里石凳上乘凉。他迎上前去,笑着说道:“老爷子,这么热的天儿,您怎么不在屋里吹冷气?坐院子里多热啊!”

缪崇勋听到声音,缓缓抬起头来,看到是杨明,脸上露出和蔼笑容。笑着回答道:“年纪大啦,受不了一直吹冷气。这小院子布置得挺别致,我坐在这里看看风景,感觉比在屋里吹冷气还要惬意!”

杨明晃晃手中茶叶包,满脸笑容对缪崇勋说道:“老爷子,来来来,咱爷俩进屋去,我给您老泡壶好茶尝尝。”

缪崇勋闻言,站起身来,脸上洋溢着欣喜笑容,乐呵呵回应道:“好嘞,难得你这小子对泡茶有如此兴致,那我可得好好尝尝你泡的茶,味道究竟如何?”

两人一同走进屋内,杨明熟门熟路来到茶几前,将茶叶包放在一旁,然后开始有条不紊准备泡茶所需器具。

他先将茶壶、茶杯等茶具用开水冲洗一遍,以达到清洁和预热目的。接着,撕开茶叶包,将适量茶叶倒入茶壶中。

一切准备就绪后,杨明开始展示他从孙遥征那里偷学来的泡茶手法。

他手持水壶,将沸水缓缓倒入茶壶中,水流如银线般细腻,与茶叶相互交融,发出轻微的“滋滋”声。

杨明动作娴熟而优雅,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茶艺大师。他专注着茶叶在水中翻滚、舒展,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

待茶叶浸泡片刻后,杨明将第一泡茶汤倒掉,这是为了去除茶叶表面杂质和尘土。然后,他再次注入沸水,让茶叶充分浸泡。

稍等片刻,杨明将泡好的茶倒入一盏精美茶杯中,双手捧起茶杯,宛如捧着一件珍贵宝物,递给缪崇勋道:“来,老爷子,您老尝尝这茶味道如何?”

缪崇勋端过茶盏,轻呡一口,眼睛里顿时有了光,接着又品了几口,才闭眼叹息道:“好,好茶,此茶如画,初尝是工笔细描的兰,再品是水墨晕染的山,余韵竟成了留白的风。

真是好茶,小子,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说说跟谁学的泡茶手法?这泡茶技艺,一般人怕是学不来。”

杨明得意笑笑:“老爷子,鸡蛋好吃就行,何必追究是哪只母鸡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