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1765章 边方朝堂论是非(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65章 边方朝堂论是非(四)

对于潘季驯的看法,朱载坖是支持的,大明的桥梁技术要有所发展,就必须要不断的尝试,而且潘季驯也做了详细的计划,朱载坖认为完全值得一试,但是除了技术上的问题之外,内阁关心的还有就是造价问题,修筑直道本来就是一项耗资极为巨大的事情,再加上大规模的整修桥梁的话,会使得整个直道的造价进一步提升,这是内阁必须要关注的事情。

据潘季驯的估算,要想将黄河大桥修建起来,所需要的银钱大概在四十万元左右,这个数字可不小了,整个京广直道上,大大小小的桥梁何止一百了,虽然这些桥梁的规模可能不如黄河大桥的规模大,但是总体算下来所需要的费用也是不菲的,这点是内阁辅臣们所担忧的。

之前工部也已经核算过了要将北直隶等处的桥梁全部予以翻新所需要的费用,估计在三百万元以上,如果在加上京广直道的修筑费用,整个工程的开支就将超过两千万元,这个数字肯定是极为惊人的,但是朱载坖认为这些费用是合算的,朝廷虽然投入巨资,但是整个北方的交通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不仅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可以节省朝廷的行政成本,这些收益是远远比朝廷的投入大的。

内阁辅臣们当然知道道路的修通对于当地的好处,但是张居正看了申时行一眼,申时行出来说道:“陛下,眼下朝廷开支浩大,太仓有些支应不住。”

朱载坖当然明白申时行的意思,就是想要朱载坖动支内帑吗?朱载坖说道:“内帑自然是可以拨出的,但是需要多少?朕的内帑也不多了。”

其实朱载坖的内帑还是相对比较充裕的,朱载坖每年的内帑收入主要是一百万的金花银,还有少府监铸钱钱息,王直经营贸易所赚取的利润,还是内官监下属各个工场的利润,一年下来,大概在七百万左右,但是除了宫廷开支之外,御马监禁兵、亲军诸卫是由内帑全部供养的,京营和内外官军的年节赏赐,大小官吏的恩俸等,也是从内帑开支的,所以虽然朱载坖的内帑收入不小,但是开支也不小,每年的结余也不多,这多多年下来,朱载坖是在内帑存了近两千万的结余,但是那是大明压箱底的钱,轻易不能动支的。

申时行的意思是从内帑动支八百万,其中五百万用于京广直道的建设,三百万用于北方桥梁的修建和加固,朱载坖听了之后,当即予以拒绝,朱载坖说道:“内帑是有一笔银子,但是主要是为防备天灾和用兵所准备的,动支数目过大,一旦有天灾或者用兵之事,朝廷如何应对?”

朱载坖的意思是动支四百万,一半用作京广直道的建设经费,一半用作北方各省的桥梁修建费用,但是张居正和申时行等人肯定是不干的,他们据理力争,认为内帑确实是需要留一笔钱以备不测,但是太仓也需要修一笔银子以备不时之需,现在朝廷的财政收入虽然是增长了不少,但是开支也极为巨大,户部的日子并不宽裕,能省一点是一点,虽然他们不知道朱载坖的内帑具体数目有多少,但是肯定是一个极为巨大的数字,所以他们希望朱载坖多出一点。

张居正认为最少也要六百万才行,张居正说道:“陛下,修筑直道和桥梁也是造福百姓的事情,陛下内帑充裕,何妨多出一些呢?”

朱载坖现在像护崽的老猫一样,对张居正说道:“张师傅从哪里听到的风言风语,朕的内帑多吗?多乎哉?不多矣!”

君臣两人拉锯了一番之后,最终以五百万成交,而除了此事之外,朱载坖还询问潘季驯是否有精通营建的人才推荐,朱载坖很清楚,潘季驯肩负着治河重任,像修建桥梁这些事情,应该有专人来负责,潘季驯向朱载坖推荐了南京工部营缮司主事葛镜,他虽然是举人出身,但是精于营造,尤其是桥梁的营造,朱载坖当即下旨命令召其赴京师来。

同时在营建方式上,朱载坖认为要以钢筋铁条加水泥然后再用石块垒砌,这样才能够保证安全承重,朱载坖的要求很简单,就是不惜物料,务求坚固牢靠,京广和两京直道,都是朝廷的交通命脉,绝对不能轻忽的。

除此之外,就是基建工程兵的组建问题,朱载坖之前命令以武功三卫为基础组建大明的基建工程兵,经过内阁与练兵军务处、兵部、户部、工部、五军都督府等衙门的商议,认为将武功三卫升格为武功都指挥使司,下辖武功前后中左右五卫和武固前后中左右五卫,一共十卫,总员额五万六千人。

武功都指挥使司隶属于中军都督府,由朝廷直接指挥,虽然采用卫所编制,但是武功都指挥使司从军官到士卒全都是从各卫所和民间招募而来的,享受和镇协官军一样的待遇,作为技术兵种,工程兵在军中并不鲜见。

自夏朝始,军队即有筑城设障、架桥修路等工程作业。据《周礼》,西周军队中设有\" 掌固 \"和\" 司险 \"等官职,掌修筑城郭沟池及有关防守之事。

春秋战国时期 ,保障军队作战行动的工程作业已有相当规模,《 六韬 》中记载了军队中组织工程作业的专职官员的名称、任务,军队行军时要携带的渡河、架桥、筑城、设障的器材和进行土木工作业的工具等。指挥管理工程兵的军官被称为股肱,六韬中说道:“股肱四人,主任重持难,修沟堑,治壁垒,以备守御。”

不过大明的武功都指挥使司是第一个成建制的工程兵部队,主要负责朝廷边堡、边墙的营建,重要的桥梁和各种基础设施的营建,同时作为官军的一个兵种,一样要进行军事训练,发给火铳甲胄等兵仗,以便在战区遂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