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回大明摄政 > 第1283章 二十年的光景,截然不同的大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83章 二十年的光景,截然不同的大明

“行了,我自己晓得。”

朱厚炜头疼,今天明明该是他批判朱厚照的,怎么扭头变成了朱厚照给他催婚了。

好不容易敷衍过去,朱厚炜赶忙转移话题。

“投机者是群什么货色你应该了解,同他们合作不亚于与虎谋皮。”

“他们啊。”

朱厚照想到听闻与亲眼所见的种种,点点头:“确实不是一群好玩意。”

“但好用就行了呗。”

朱厚照笑道:“他们就像是蛀虫,用的好反倒能给佛郎机的发展使不少坏,那何必要给佛郎机‘除虫’呢。”

“朕是将他们的皇位收入囊中了,但朕没说朕要对他们负责呀。”

损佛郎机不损大明,那就是好玩意儿。

“别太大意了,跟他们牵扯太深终究不是什么好事。”

“载疆你也记住,投机者可用不可信,甚至我的建议是能不用都最好不要有所牵扯,要是被他们找到了机会,会让人恶心不已。”

朱厚炜甚至对着朱载疆进行教育。

“嗯,孩儿晓得了。”

朱载疆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

“这么夸张吗?”

朱厚照诧异,虽然投机者的名声确实不咋地,但在佛郎机诸国的君主眼中他们也就是一群打一下就能爆金币的存在,自己老弟是不是太谨慎了。

朱厚炜没有过多解释,他总不能说后世投机者在经历了一次近乎灭顶之灾后还成为了世界财富背后的最大黑手,甚至妄想连同倭奴妄想分裂奴儿干都司建国吧?

“反正警惕他们就对了。”

随后,两兄弟又就近些年之间各自所作所为以及各种心得体会进行了意见交换。

大明目前的势力范围太大了,一别多年双方都消息已经不对等,需要互相深入的交流沟通好好磨合一番。

不然在熟悉的战友,在长久的分离下也难以快速回到曾经的极致默契。

“不统一,沉迷于战争掠夺的佛郎机,确实是当前最好的状态。不过日月教那边或许需要派点技术指导过去教教他们怎么当一个合格的传销......教化者......”

“将文官打包丢出去将矛盾转移给百姓们腾出新政的土壤在目前来看是十分有效的,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文官若是不改变即便世家外移也还会滋生出全新的世家......”

“朝廷目前的体系已经很难在新政忠发挥该有的作用,它有些落后了,需要进行体系的改革,六部的权柄广而泛,但抓到一处没一个部门是真正的精通他们所负责事务的......”

难得能跟着自己父皇与小爹身旁跟听学习的朱载疆原本听的十分认真,甚至还拿着小本本写写画画看看自己是否能有些灵感思路。

但听着听着,他手头的动作越来越少,朱厚照、朱厚炜手头的窸窸窣窣声却愈发密集起来。

原本还能勉强跟上节奏的朱载疆脑瓜子嗡嗡作响,根本跟不上两位长辈的思路与想法,甚至看着他们灵感一线随手记下的东西都有些迷糊。

朱厚照、朱厚炜两人互相太熟悉了,即便分开了,但思维模式上依旧是没有人能比他们互相之间更相近,朱载疆年龄还小,知识面程度也还不够广不够深,哪怕只是想要跟上节奏看个大概,也绝无可能。

尤其是,两人几年下来积攒的东西不少,一时间聊兴起了互相输出一时半会根本停不下来,巨大的信息量更是让人望而却步。

“载疆,怎么了?”

看着自己这大侄儿突然陷入了低气压,朱厚炜笑着问道。

“父皇,战草原平鞑靼下西洋灭诸夷,如今之功前无古人;小爹您立新学开新政维新变革,使大明步入一个全新阶段亦是古之罕见,您和父皇不过二十多岁的成就孩儿恐怕穷极一生都难以望及背影。”

“孩儿给你们丢人了......”

朱载疆有些沮丧,朱厚照、朱厚炜的成就让他这个当儿子、侄子的感到无比光荣,但这种荣誉也是无形的压力。

身为太子储君,家里上一辈的优秀程度古来罕有,真的压力太大了。

他也算有些聪明劲,历来学习也足够努力,可是比起同年龄的朱厚照、朱厚炜却......

“哈哈哈,朕同你小爹自然是少见的天才,世间能与我二人相提并论的屈指可数。身为朕的儿子,你不必感到自卑。”

朱厚照大笑,拍拍朱载疆的肩膀。

朱厚炜无语,这爹给你当的,哪有你这样安慰人的?

朱厚炜沉默,停下了手头的动作来到朱载疆身边温和问道。

“载疆,你觉得秦皇汉武如何?”

朱载疆不明白朱厚炜什么意思,但想了想还是说道:“父皇曾教导过孩儿,始皇帝实现一统奠定了天下一统的格局,开创了这千百年来政体的基本框架,汉武打出来汉家脊梁,让汉人得以汉为荣,可称千古一帝。”

朱厚照点点头。

对,这他教的。

朱厚炜又问道:“那唐宗宋祖呢?”

“唐宗......大唐盛世的缔造者,开创贞观之治,万国来朝成为第一位被尊为天可汗的共主,便是我朝太宗皇帝也以其为标杆学习,宋祖......虽未能完成大一统,但那是属于不可抗力因素,其基本结束五代乱局,为中原后续数百年的相对稳定奠定了基础,亦是历代帝王中的佼佼者。”

朱载疆肃然,这几位皇帝可以说在整个古史数百位皇帝中都是屈指可数的存在,含金量一个赛一个的高。

“成吉思汗呢?”

朱载疆微微沉默,看向朱厚照。

“对成吉思汗不了解?你这认知局限性很大。”

朱厚照见状,开口道:“成吉思汗只谈武功的话过来含有,在两三百年前那个时代由他同龄的蒙古直接打到了东佛郎机,疆域延绵比曾经的大明还要大一两倍。”

朱厚照感慨:“那时候,是大漠真正的巅峰,也是因为他黄金家族成了草原的正统信仰。”

“足可称为一代天骄。”

朱载疆在旁连连点头,跟上朱厚照的节奏。

朱厚炜却是莫名一笑,语出惊人。

“要我说......”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朱载疆只感觉脑瓜子被人狠狠捶了一下,一时有些懵的慌。

朱厚照也是一怔,吃惊不已。

“厚炜,你什么时候这么狂了?”

就算是他朱厚照,无比自信的蓝人,也对这几人抱有十分的敬意。

尤其是到世界上去溜达了一圈,看到了整体实力不弱但怎么也拧不成一根绳的佛郎机,更是感慨当初始皇帝一统天下开创大一统时代的伟大。

连他这个狂徒都赞服的人,朱厚炜为何会狂到如此?

“狂吗,可你想想看我所说的是否是事实。”

“秦皇汉武的文采你们提一提,唐宗宋祖的风骚你们论一论。”

朱厚照下意识想要开口,但一时发现好像确实没啥好说的。

秦皇岛功绩主要便是在大一统,汉武倒是有一个“秋风起兮,白云飞”,但这玩意跟刘邦的大风歌是没啥区别,还就那么两句。

唐宗算是一个文治武功都十分出色,堪称帝王史上保三争一的完人,但真要把“风骚”单独拎出来放到整部古史来论,倒也确实稍显逊色。

唐宗如此,连大一统都没实现的宋祖自然便更是略逊一筹。

“那成吉思汗那总有点过了吧?”

“海可汗,两三百年前整个大陆无一敌手,这样的人不提文治,武功起码是达到了极致的,怎么会只识......”

朱厚照沉默,弯弓射大雕在这是不是指代武功来着?

那没事了......

“所以,载疆你明白了什么?”

朱厚炜见一片沉默,看向朱载疆问道。

“孩儿......”

朱载疆张张嘴:“孩儿说不出来,但经小爹您这么一说,却感觉千古一帝原来也不是完人。”

“对。”

朱厚炜露出了笑容:“人无完人,即便是历来在每个时代最优秀的人,他们也不可能真的做到完美。”

“始皇帝的荣耀下,也有大秦覆灭的隐患;汉武的强硬武功下也有失意遗憾,唐宗宋祖......”

“无一例外。”

“再说说你父皇与小爹,目前确实也干出来点东西。”

“但我们能扛起这个时代多久,大明能只靠我们这一代吗?”

“载疆,你记住。”

“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但未来还未到来。”

“过去的辉煌已沦为古史,现在的一切正在进行,而未来......”

“需要你现在不断努力去改变。”

“要论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啊。”

朱厚炜语重心长:“你看到我们如今的成就无法超越,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又是否会料到会有这样一个截然不同的新时代。”

“别被压力压垮,把它当做动力,是守成还是继往开来建设一个更加繁盛的大明,不是你沮丧就能做到更好的。”

朱载疆一愣,后退两步深深行礼。

“孩儿,受教。”

朱厚炜见状,轻颔首。

“未来,终究是属于新一代年轻人的,谁也不能确定未来会有怎样的成就,但若你上来便给自己设置了个无法突破的上限认为一辈子只能在我们的阴影下,那才是真的没了希望。”

朱厚照若有所思摸了摸自己的下巴。

“这么说来,朕能取得如此成就也多亏了朕从未给自己设置上限,不被别人定下的‘既定’约束。”

“原来如此。”

朱厚炜无言,咱谈的是一个事吗?

“不过厚炜你说的对,过去的成就终究是过去的,要看就看现在,着眼今朝放眼未来,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啊。”

“载疆,你小爹的话你要牢记,便是在为父与你小爹的主要成就上比不过也无妨,人各有所长,无法开创,还有守成文治,你也未必不能成为我大明的‘汉文’。”

“孩儿谨记。”

朱载疆连忙回应称是。

此刻,虽然他依旧觉得自己老爹和小爹的成就日后恐难有人能超越,但心中的压力却也是悄然间散去许多。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长大了活出属于他的精彩,做好他当皇帝该做的便是了。

将情绪稳定下来,朱厚照、朱厚炜继续进行着想法交换与讨论,朱载疆在旁乖乖的学习,虽然可能依旧听的不是很懂,但却是静下了心,尽可能在汲取养分成长。

朱厚照、朱厚炜,也会偶尔停下,给朱载疆讲一讲一些目前朱载疆能明白的政策思路。

这一投入进去,又是许久。

随后,朱厚炜也没有真的就同说的那般直接休假不干了,朝廷事情多,朱厚照刚回来很多东西还是需要他暂时在边上协助熟络一番。

“居然这么多事?”

重新开始主导朝廷运作亲自处理政务的朱厚照这才明白朱厚炜的怒气所在。

原本大明皇帝的工作量就远胜往昔,现在新政展开,无数新政务袭来工作量增加自然就显得愈发恐怖。

好在,朱厚照出海一趟确实也成熟、沉稳了许多。

海上漂泊一次十数日数十日都是常事,人待久了总会将性子打磨下去许多。

且一路血拼过、智斗过,该经历的不该经历的都经历了个七七八八,终是开始从跳脱迈向稳重。

“新政体制与旧体制之间的过渡,镇国府职能与朝廷该进行怎么样的融合、保留,两京一十三省、特别行政区、军管区不同区域的不同管理章程需要进一步调整,原本的六部职能已经落后......”

朝廷不是过家家,在这蒸蒸日上的情况下要调整代表根子的制度需要进行更深的考量。

即便朱厚照、朱厚炜深入讨论,后续还拉上了王守仁,甚至还征集了其余一些大臣的意见,也只能说是对后续的框架进行了个构建探索。

真正彻底落实,依旧需要时间。

“真要落实,那就足足有二十几个部门,不说会不会过于庞大,便单单是目前朝廷的这些人手,恐怕便无几人能堪重任。”

要细分,就要专业化,要专业化,目前朝中看似啥都行实则啥都不精的官员,又得淘汰大半......

“厚炜,哥错了,你要休假的事咱们能不能再商量一下?”

朱厚照放在手中的奏疏,感觉太阳穴突突。

“你以为我为什么要再帮你几天让你调整一下。”

朱厚炜冷笑,但还是给出来自己的意见:“部门新建定然不可能全部一次性展开,还是一步一步将目前最需要的诸如商业、农业等等先考虑细分。”

“至于其它的,可以再定周期性规划完成团队的系统性构建。”

“至于内阁等到专业性跟不上分担政务能力日益减弱,刘师傅等人终究是老一辈对新政有些难以理解也属正常。”

“王守仁这些年其实一直在做这些工作,让其入阁给你分担压力没什么问题,但只是个增加人数终究不是治本之策。”

“他们会意见不合,最后奏疏也还是需要你披红。所以这个方面如何改革,还需要你自己把握清楚度。”

内阁被称为宰辅,其和宰相最大的区别就是失去了很多实际的权力本身就是个秘书机构。

灭相权,加强了皇权,对于朱元璋而言是一个让大明皇权稳固的方法。

但显然在新政推广下又显得有些落后,皇帝压力太大。

但如何改,才能真正符合新时代?

涉及太多,朱厚炜也不能直接下论断。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皇帝不可能一个人掌控所有权柄,那看似拿捏天下,实则对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但如何重新授权,还能管得住拿捏的稳,那又是一门艺术。

“改革这东西,永远没有完成时。”

“它不存在绝对的完美,需要依照时代依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去微操微调。”

朱厚炜踌躇片刻,不再多言。

二十多年光景,他已经掀起了大明的滚滚大势。

如今,势头已起,属于这个时代的人们也正在为之而努力,他没必要再硬搬运一些套路模板。

路,总得要自己走才能踏的稳。

“朝中交给你了,走了。”

言罢,朱厚炜起身准备离去。

“你回西山?”

朱厚照停笔问道。

“可能会出去走走,给你代班太久,消息全是来自奏疏,感觉和现实有些脱轨了。”

朱厚炜想了想回头看向朱厚照:“等忙完,你也别都宅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若与民脱节与现实脱轨,任你在朝堂多努力,都是空。”

朱厚照惊讶朱厚炜居然是打算出门,但听到朱厚炜下一句话后又不由撇撇嘴:“朕知道。”

“你打算去哪?”

“看看新政,也看看仕林世家。”

“新政看似繁华,却也难保不会存在蛀虫,走下去看看亲自感受总是安心一些。”

朱厚炜轻笑:“别找我,等歇够了我自然会回来。”

“朕要问的不是这个,你答应朕要成婚的呢?”

“朕还等着报大侄儿呢!”

朱厚照咬牙,要不是这他当初哪能那么痛快答应给假。

结果你现在休假不成婚?

闹呢。

朱厚炜脚下一个踉跄,快步离去。

“莫管!我有自己的节奏!”

“你!”

朱厚照起身便打算去逮朱厚炜,岂料王守仁已经带着材料直上压力。

“陛下,近期新政有些事情较为迫切,请陛下过目。”

“该死。”

被大舅哥拦住的朱厚照暗骂一声,不情不愿干起了真正的本职工作......

自宫中出来,行于京城中。

这条路,他当初第一次出宫时便走过。

二十多年光阴转瞬即逝,早已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让人既熟悉,又陌生。

朱厚炜喃喃:“起初,我好像只是想当个闲散王爷有钱有权潇洒快活来着。”

可这人生走向,跟他自己原本的打算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虽然没有成皇,但却被塞了个莫名其妙的亚皇......”

朱厚炜莫名轻笑出声。

同朝哪有两位皇帝,也就朱厚照能给他弄一个这么样的名了。

离宫回西山,一切显得无比平静,没有造成任何不必要的声势。

看过街上繁华的市场,听过书院朗朗书声,再到乡野所见屯田所亲为传授科学耕种配合全新修缮的水利设施......

朱厚炜终于回到了他的蔚王......不对,是摄政王......也不对,现在该称之为亚皇宫。

“殿下。”

张岁岁见朱厚炜回来,对他轻柔一笑。

朱厚炜笑着上前,牵住了她的手有些歉意:“当初你留在京中,一晃你陪我度过近十年光景。”

“现在,你陪我走出京去,看看这崭新的大明天下,可好?”

张岁岁感受到朱厚炜手上的温度露出最纯粹的笑。

“好。”

“我们去看,那截然不同的大明。”

全书完

算算时间,这本书写了应该是近二十个月。

二十个月,其实一直都没有什么成绩,只是本人确实挺喜欢威武大将军朱寿,同时也不希望单纯因为成绩不理想就切了人生第一本长篇,现在终于写完啦!

很感谢许多兄弟的陪伴,虽然成绩不咋理想但一直从几十万字陪我追更到了现在,真的很感谢各位兄弟都支持。

朱厚照看世界回来了,朱厚炜则想去看看他多年努力缔造的新大明,对于他们,其实故事并未结束。

就像我们的人生,虽然放不下手中的政务(苟且),但也别忘了还有美好的世界等着我们去看。

再次谢过一直陪伴的兄弟。

山高路远,江湖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