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日过去,长安四门皆遭到了猛烈的攻击。
张济联合了其他几路意图勤王或争霸的军队,从各个方向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
然而,这座历经四百载风雨的雄都,如同一个被激怒的钢铁巨人,在李傕、郭汜、樊稠、李蒙等西凉悍将的拼死据守下,展现出了惊人的防御韧性。
每一次进攻都撞在了铜墙铁壁之上,除了留下更多的尸体和残骸,进展微乎其微。长安城,依旧如同一座沉默而坚固的堡垒,矗立在硝烟与血泊之中。
据最新探报汇总,长安城内的守军兵力,远比之前预估的更为雄厚:
李傕嫡系精锐,屯于未央宫附近,约二万兵马,饿瘦章台街,安门、西安门。
郭汜所部,控制着京兆尹及武库,兵力最为雄厚,足有三万之众,扼守霸城门、清明门一线。
樊稠领兵一万,负责长安西面防务,扼守雍门、直城门。
李蒙麾下兵马一万,据守北门面,尤其是洛城门。
这四部相加,已是七万虎狼之师!
本来长安城中只有五万兵马,只是数月前的变数:董卓的女婿、原镇守陕县的大将牛辅,在惊闻董卓身死、又被李肃率军讨伐后,虽然侥幸击退了李肃,但已是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
最终牛辅决定放弃陕县要塞,裹挟着在陕县搜刮囤积的巨额财富,向西逃窜,意图回老家盘踞凉州。
那逃亡的队伍,光是装载金玉珠玉、绫罗绸缎的大车就有数十辆!
浩浩荡荡,在狭窄的崤函古道上绵延数里,珠光宝气几乎要晃瞎人眼。
如此巨富,怎能不引人觊觎?
牛辅的副将,终究没能抵挡住这泼天富贵的诱惑,在途中联合几名心腹亲卫,趁夜发动叛乱,将心神不宁的牛辅刺杀于营帐之中!
随即,这名副将率领着牛辅麾下的两万西凉精锐,掉头直奔长安而来,准备向李傕、郭汜“献捷”。
然而,李傕、郭汜是何等人物?
岂能容他人染指这份唾手可得的财富和兵力?
他们假意接纳,设下鸿门宴。
席间,郭汜骤然翻脸,厉声斥责副将背主弑将,罪不容诛!
李傕则痛心疾首,声称要为牛辅讨还血债!
不等那副将及其亲信辩解,埋伏的刀斧手一拥而上,将其乱刀砍杀!
李傕、郭汜当众宣布,用叛贼的头颅和鲜血祭奠牛辅的在天之灵。
一场血腥的“祭奠”之后,牛辅那数十车令人垂涎的财宝,以及他留下的整整两万西凉劲卒,便顺理成章地落入了李、郭二人的囊中,被迅速整编,充实到长安的城防体系之中。
如此算来,长安城内,李傕、郭汜、樊稠、李蒙本部五万,再加上吞并的牛辅旧部两万,总兵力已高达七万之众!
这还不算城内被强行征发、协助守城的丁壮,以及那数十万在战火中苦苦挣扎、朝不保夕的黎民百姓!
要攻陷这样一座兵精粮足、守军兵力雄厚且多为西凉百战老兵的千年帝都,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任何速战速决的声音都是幻想。
……
与此同时,长安东郊,霸陵。
几辆简朴的马车停住,王匡与他的心腹谋士陈宫、荀攸一同走下车来。
时值深秋,霸陵周围的松柏依旧苍翠,但空气中已带着萧瑟的寒意。
极目远眺,长安城方向隐约可见升腾的烟柱,风中似乎还夹杂着若有若无的金鼓杀伐之声。
王匡抚摸着陵前斑驳的石兽,望着远处笼罩在战云下的长安轮廓,长叹一声:“文皇帝仁德布于四海,励精图治,方有‘文景之治’的煌煌盛世,开启大汉四百年基业之鼎盛篇章。若帝灵有知,见这煌煌帝都竟再次燃起同室操戈的熊熊战火,见这他一手奠定的江山社稷,沦落至今日名存实亡、群雄逐鹿的境地……不知心中该是何等的悲凉!”
陈宫面容清癯,目光深邃,接口道:“主公所言,字字诛心。四百载雄都,王气黯然。董卓一把火焚尽洛阳,挟持天子迁都长安,本以为能暂避关东兵锋,谁料想……竟是引狼入室,将这最后的王畿之地也拖入了无底深渊。”
“李傕、郭汜之流,较之董卓,凶残暴虐犹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今内外交困,战火连绵,这巍巍长安,已非社稷神器所居之所,实乃虎狼争食之砧板矣!汉室……”
他声音低沉下去,后面的话虽未出口,但那份“名存实亡”的绝望判断,已清晰地刻在紧锁的眉头。
荀攸相对年轻些,但眼神同样凝重。
他望着霸陵封土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又转向远方烽烟,沉声道:“霸陵松柏长青,而汉祚飘摇至此。眼下的当务之急,并非徒发思古之幽情,更需思量破城之良策。长安七万守军据坚城而守,粮秣纵有短缺,以其历年搜刮囤积,支撑数月当无大虞。而我等联军,劳师远征,久屯于坚城之下,师老兵疲,粮道绵长,实乃兵家大忌。若不能尽快打开局面,恐生肘腋之变。”
他的分析冷静而务实,将话题拉回了最紧迫的现实。
众人一番感慨唏嘘,心情都无比沉重。
王匡深吸一口气,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起来。
他转向陈宫和荀攸,手指向远方长安城下那条在夕阳余晖中闪烁着粼光的宽阔护城河,那河水如同一条巨大的、难以逾越的死亡锁链,紧紧缠绕着长安城。
“公台,公达,二位皆是当世奇才,洞悉兵机。”
王匡的声音带着恳切与急迫,“眼前这道护城河,水源引自渭水,活水难断。我军数次攻城,将士们多倒毙于填河途中,云梯冲车亦被其阻隔,难以近身城墙,伤亡惨重,锐气大挫。此河不破,长安难克!不知二位先生,可有良策教我,以破此困局?”
秋风吹过霸陵的松涛,发出呜呜的声响。
长安攻防的血与火,在远方继续燃烧,而破局之策,正凝聚在这陵园萧瑟的暮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