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 第1264章 豫楚交界形势的变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64章 豫楚交界形势的变化

经过王经纬的这场大病之后,这王铁和他的关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不再向过去那样互相猜忌在背后骂娘,动不动就想歪点子算计对方。

不过这也改善的不是很多,毕竟两人所处的那个位置要想不发生矛盾和争斗也是不可能的。

即使两人有那个心也无那个力,不为自己去争也要为自己手下的人去争。

但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不至于让铁营在实力壮大的同时,这内部的割裂越来越严重。

....

就在铁营这边与南直隶官军大战之时,那湖广、河南地区的局势也发生了较为大的改变。

那在豫、楚交界处活跃的张献中和罗汝才等部义军顶到现在终于也撑不住,开始准备往别的的地区进行流动作战寻找出路。

这六省剿贼总理卢老爷在豫楚交界处的剿贼行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领着各路援剿客军以及本地官军直接进山授剿。

在那个时候豫楚交界处的大别山、桐柏山中到处都是土寇、流贼,一窝接一窝的根本就剿不完。

所以当时卢老爷领着官兵在向导和贼寇内奸叛徒的带领下,轻轻松松进入这两大山区内捣毁贼巢并取得了重大的战果。

不少活跃在豫楚交界山区中的土寇以及一些颇有名气的流贼,不是卢老爷给剿灭那就是被卢老爷给打跑或者是向卢老爷投降。

这在豫楚交界山区中的土寇被卢老爷打降了之后,这在山中的流贼生存环境就非常的恶劣,这大环境不好自然是要去寻找一个舒适的环境。

所以以老回回、闯踏天为首的几十股大小流寇全部从豫楚交界的山区中窜了出去,不是去江北找王铁那就是去陕西找高迎降,或者是进入到河南的豫西山区与当地土寇联合。

等到这些大小流寇都走了之后,这往日热热闹闹的豫楚山区一下子就变的冷清起来,只剩下以张献忠、罗汝才为首的不到十股大小农民军。

按照正常的情况,卢老爷在第一阶段的进山搜剿行动结束之后,就应该直接带兵东进去剿铁贼的,毕竟这山里的贼寇灭的灭降的降跑的跑,山里差不多已经空了。

但卢老爷是领教过图图哥厉害的人,如果他放着在豫楚交界山区中的图图哥不管,等他将湖广、河南的官军主力抽调东进之后,这图图哥不得把豫南湖北一片给闹的个底朝天才怪。

湖北江汉平原那一片作为大明朝的经济重镇,万一被这献贼蹂躏一番之后将经济基础彻底摧毁,那到时候剿贼官军的口粮都得不到保障。

再说这豫楚地区藩王实在是太多,万一这献贼运气好再加上地方官军疏于防备,让这献贼给破了一座大城杀了个藩王,那他卢老爷也要跟着脑袋搬家。

所以卢老爷是绝对不会让献贼活跃在这豫楚交界处影响他接下来的军事行动,所以卢老爷放着铁贼在江北大杀四方不管也要在这山沟子里和献贼玩躲猫猫。

只要把这献贼给赶走,不管献贼是回陕西去与闯贼联营还是去江北与铁贼联营,那都是对卢老爷有利的。

卢老爷甚至还希望这献贼去江北与铁贼联营,到时候好一锅把这两个大贼头全给他端了。

...

这卢老爷第二阶段的剿贼办法不像第一阶段那样简单粗暴直接派兵进山搜剿。

第一阶段剿贼之所以取得重大成绩,主要是这山里的贼寇聚集的密度太大,一网下去那都捞上来好些大鱼。

于是在第二阶段卢老爷果断的调整策略,由原来的进山搜剿为主,改为以封堵出山的大小路口为主,偶尔进山搜剿打草惊蛇为辅助。

这封堵出山路口的目的主要是进行经济上封锁,那献曹等贼麾下兵员骡马较多,这一天天人吃马嚼的消耗量那都是海量。

而这山里面的粮食产量肯定是供应不了献贼和曹贼麾下这么庞大的兵马,况且山里还有大量受了诏安的土寇也要吃饭。

所以卢老爷把这出山的路口一封,禁止任何商队进出大别山区交易,想要把这些流寇给活活的饿死在山里面。

但卢老爷的这种做法显然是不符合官军以及地方士绅利益的,别看这些官军、官绅与贼寇打生打死的,但是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双方还是会放下仇恨去做生意的。

就比如这铁营在和州几乎将全城的官绅屠戮一口,但是那江南地区源源不断有商队坐船来到江北与铁营以及各路义军做生意。

义军所需的粮食、草料、盐巴、药材甚至是火药和铁器都一船船的往江北运,那官军的长江水师都充当护卫给这些商队的船只运送货物。

能在这个兵荒马乱的节骨眼上往江北去做大生意的,那能是一般的人吗?!

虽说这些江南的官绅都明白铁贼一旦打过长江,那他们的身家性命必定都不保。

可这人性那都是非常阴暗的,那些江南的官绅都盼着让别人家都守规矩不要去与贼寇交易物资,然后自己家偷偷摸摸去与贼寇交易闷声发大财。

所以有了第一个人坏了规矩偷偷的做生意,那就有第二人去坏规矩,毕竟这白花花的银子你要是不赚那就让别人给赚去了。

这江南的官绅是如此那湖广河南的官绅也是同样如此,毕竟都是读的四书五经一个师傅教出来的没有什么两样。

...

所以这卢老爷在第二阶段的剿贼过程的封堵初期,就有大量的官绅大户违反卢老爷的禁令,与山外围堵的的官军将帅进行勾结,将一车车的粮草等物资运到山里去跟献曹等贼交易赚钱。

对于这个情况肯定是瞒不过卢老爷的法眼,对此卢老爷自然是重拳出击。

卢老爷请出了尚方宝剑砍了几个实职的守备、游击等地方低级将领,同时抓了一批在朝中没有什么大根基的地方官绅交有司定罪。

对于那些在朝中有大根基的地方官绅卢老爷也没有放过,卢老爷将他们勾结围剿官军与贼寇做生意的举报到朝廷上面去。

不过这事到了朝廷那也是罚酒三倍下不为例,或者是直接以卢老爷的证据不足为由直接不予追究。

毕竟这朝中当权高官家族也有不少跟内地的贼寇以及关外的鞑子做生意,这种锅盖子可揭不得,这盖子要是揭开大明朝就真要完了。

对此卢老爷那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也就是抓小放大震慑一番罢了。

至于那些援剿的高级将帅卢老爷只是训斥一番就完事了,毕竟这卢老爷还需要他们出力剿贼,所以不能把他们的得罪的太死。

经过卢老爷的这一番整顿之后,这地方官绅和围剿官军将帅就再也没有明目张胆的进山去跟贼寇做生意。

不过这顶风作案还是有,毕竟这年头最不缺的就是不要命的人,不过相比于之前要少了很多。

而这点子物资交易量根本就不足以让山里的贼寇维持下去,所以卢老爷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

这卢老爷将山区封锁之后,那在山里的图图哥和罗汝才他们几个自然是不可能坐以待毙了,所以这献曹等贼几次出山去劫掠物资以供军需。

但卢老爷早就预料到山里的贼会憋不住从山来杀出去搞零元购。

所以在封堵计划实施的同时,卢老爷还向朝廷上书申请再从边关调兵入关剿贼,并且申请在河南的信仰、湖广的黄安、麻城等大别山州县设立守备营加强军事力量。

朝廷批准了卢老爷的上书,从蓟镇和宣府镇分别调了好几支官兵差不多一万兵马南下夹剿。

有了这么多兵力投入战场,卢老爷便可以将大别山外围的战线给填满,这战线一旦被填满,那从山里杀出来的贼寇便不可能肆无忌惮到处劫掠。

所以这献曹等贼几次出山劫掠不是撞上了援剿官兵的主力无功而返,那就是抢完一波在回去的路上被官兵给追上,几天的劳动成果白干了。

...

这图图哥在山里没粮食,出山抢劫又碰了一鼻子的灰,图图哥为了生存就开始打起了山里那帮土寇的主意。

这帮山里的土寇在卢老爷第一阶段的重拳出击之下,全部都已经接受卢老爷的诏安投降。

虽然这个只是表面上投降实际上自行其是,但图图哥就以此为由准备武力进攻这些土寇,抢他们的粮草在山中继续生存与卢老爷接着耗下去。

图图哥的第一个目标那就是豫南地区最大的土寇,已经投降卢老爷并接受了官职的刘洪起,但图图哥感觉自己一个人干没把握,所以就把罗汝才叫过来一起干。

罗汝才听到图图哥这个主意之后坚决的反对,图图哥见罗汝才不干索性就自己一个人干。

罗汝才见图图哥心意已决,为了避免出现贼寇打贼寇这种同室操戈的悲剧,所以罗汝才被偷偷给刘洪起传信让他赶紧润。

这刘洪起能在山里混的这么大, 自然是也是十分精明,他早就发现在他地盘附近四处流动的西营有些不对劲。

所以刘洪起收到罗汝才的传信直接就去找卢老爷帮忙。

对此卢老爷自然是乐见其成,于是这卢老爷就派人去跟刘洪起商量,怎么合起伙来把这山里的流寇全部都给做了。

就这样一场本地土寇与官军联合起来围剿外地流贼的魔幻场面就出现了。

那刘洪起见卢老爷是准备把他的报信恩人给要一块给做了,所以就在官军与土寇动手之前,刘洪起派人密报罗汝才让他赶紧润,别跟张献忠那个王八蛋一块送死。

罗汝才得知了官军与土寇联合围剿他们的计划之后,便把这个事告诉了他的好哥们张献忠。

那图图哥听说这事之后气的那是火冒三丈,图图哥心想咱老子不过就是想抢你一点粮食用用,你个狗日的居然想谋害咱老子!

所以图图哥就决定先下手为强干掉刘洪起,但被罗汝才以刘洪起有官军相助为由劝住了。

这图图哥他们撑到现在,对外弄不到粮食维持基本的生活,对内又与本地的土寇关系搞的极度恶劣,所以最后图图哥他们几个一商量,决定还是从这大别山窜往他处去发展。

就这样,献曹等贼在豫楚交界山区坚持了将近半年的反围剿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