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八零:带着崽崽赶海! > 第570章 童翔出海的工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不止啊,这次阿翔还给爷奶爹娘买了那什么安宫牛黄丸,还有那么多年货,加起来,有七千多了。”

童伟两兄弟,和童大嫂,童二嫂不可置信的惊呼出声,太吓人了。

出海也太挣钱了吧。

家里能存两千多块钱,大部分都是阿瑶叫过去出海赚来的。

阿翔就去了五个月,比家里存款多了四千多块钱。

可怕,太可怕了。

童翔跑到亲姐和姐夫身边,骄傲得很:

“我就说了,跟我姐和姐夫混,没错的。”

童父这次没反驳,兴奋地搓了搓手:

“对啊,我和你娘也要跟阿瑶、阿桦混了。”

童伟和童华笑脸夸了下来,他们也想啊,呜呜。

“你们都知道的,阿翔娶妻和建房子他自己出。

还的留一笔钱买船,这事也跟你们说过。

到时候剩下的钱,放公中。

年后出海他赚的钱,就不充公了,自己拿着。”

这也是算过的,童翔结婚彩礼和房子,花个三千块可以了。

买船要留一千三这样。

那就剩下两千块多放公中,算是还这些年公中出的钱。

童伟四人都没意见。

本来就不是多计较的人,老爹怎么安排,他们就怎么听。

儿女都大了,确实要分家,老住在一块,也不是个办法。

其实童父童母今年都不怎么拿钱的。

三个儿子,谁有本事赚私房钱,那你们就在赚,自个小家拿。

“等分家的时候,家里的钱,我和你娘把所有的钱分四份。

阿翔也是一份子,肯定有份的。

山林,田地也一样。

你们阿公阿奶都跟老阿伟,老房子就留给老大。

我和你娘的房间别动,过年我们要回来住的。

阿华一家先住在原来的房间,年后可以找村长批宅基地,自个在村里建房。”

到时候分家,一家有一千多块钱。

建土坯房也花不了多少钱。

童父可没有杨父那么伟大,他不会再花钱给二儿子建房子。

家里剩下四千多块钱,他和老妻能分到一千多块钱养老。

手里有钱心不慌,以后跟小儿子,又要顾着闺女,手头没钱怎么行。

谁家分家,还能得父母分一千多块钱啊。

在童父看来,老二可不吃亏。

老人都不用跟他,山上的果子,和田地都有呢。

四月份又帮闺女看店,有工资呢,比大儿子还幸福。

童瑶早就说清楚了,二哥二嫂帮自家卖鱼干,她是给工资的。

就跟后世经营模式差不多,相当于雇个店长帮打理。

到时候家里送鱼干到店里,二哥夫妻俩负责卖。

童父暂时说了这些,分家的事也要到年中,到时候有什么再说吧。

童伟四人坐在堂屋想事情。

老父亲安排的事太多,又是分家,又是未来怎么安排。

童瑶和杨清桦听得差不多了,起身去帮童母。

“娘,有啥要帮的。”

童母蹲在地上和外孙拔鸡毛,瞪了闺女一眼:

“你儿子鸡毛都快拔完了,现在才来。”

童瑶看了看天色:

“哎哟,我的娘,才两点多啊,哪能那么急,”

杨溪俊抹了抹脸,站起来甩手:

“好棒,歪婆,再刀鸡鸡。”

童母一脸菜色。

童瑶噗嗤笑出声,拉着儿子去洗手:

‘“可别刀了,你外婆的鸡也是鸡,今晚有大把菜呢。”

杨溪俊嗯嗯点头,洗手手。

杨清桦要帮童母搭把手。

童母连说不用,她不好叫女婿帮忙,上门的女婿是娇客,寄托女儿一辈子的幸福。

杨清桦站在妻儿身后。

童瑶安排今晚菜谱:

“娘,阿翔不是说家里炸了小鱼吗,今晚做个黄豆酸笋炒鱼吧。”

村里那河抽干后,有不少淡水鱼,大鱼村里拿去卖钱了。

个头不大的留了下来,村民们拿来晒干。

方便储存,过年也能凑个菜。

童母则是拿菜籽油炸,香得很,留了不少下来,等闺女回来煮。

“成,等会你去老坛掏点酸笋出来,家里老坛酸笋多,等你回去多带点。”

“嗯,好嘞。”

黄豆酸笋炒鱼,是这边的特色菜。

酸笋放锅里炒干水,整个院子都是酸笋独特的飘香。

黄豆和炸小鱼放进锅里一块爆炒,加水闷煮,香味更馋人。

简直是下酒又下饭神菜,

童瑶超级喜欢吃的,擦干手去捞酸笋。

身后一大一小跟在身后,如影随形。

童母看得眼角抽抽,小的黏人就算了,大的也是。

每次见到这一出,童母就觉得自家闺女魅力真大。

之前去亲家那边也一样,女婿真是走哪跟哪,离不了闺女一步。

神奇,真是神奇。

童母衷心祈祷,女婿对她闺女的感情,能一直保持下去。

童瑶一家三口去杂物屋子捞完酸笋出来,就见院子里来了一大堆亲戚。

不用说,肯定是老爷子和老太太叫来的。

童老爷子有两个大哥,三个姐,一个小弟。

大哥前年去世了,二哥还行,今年74岁,腿还行,如今带着两个儿子过来。

三个姐,两个嫁本村,一个嫁外村。

三姐也带着曾孙过来。

小弟今年65岁,和老伴带着曾孙过来。

除了这些亲戚,还有童老爷子的儿女。

是的,童老爷子和童老太还有三个儿子,两个闺女。

童父排行老三。

大哥二哥,小弟和两个妹都在一个村子里。

老父亲老母亲来家里喊一嘴,都让儿女扛着桌椅板凳过来。

粮食和菜也拿了过来。

童家当真是人丁兴旺。

最关键是家风好,没有乌糟糟的事。

也没啥值得吵,家里又没有皇位继承。

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咧,地里干不完的活。

有那个心算计,不如去锄二里地。

总之,就是平日里各家过各家的,过年过节都会互相送礼。

有啥事一窝蜂上,护短得很。

童瑶一家三口刚露面,一院子的长辈们、同辈们、小辈们全都看过来。

下一刻,就开始热情的打招呼。

啥也别说了,童瑶让杨清桦回屋拿红包。

杨溪俊猛的见到那么多人,怕生的要娘抱。

童瑶笑着带儿子认人。

杨溪俊小声喊人,怀里被塞了好多红包,慢慢的,小家伙就不怕了。

嘴甜的待在娘怀里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