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程见到箭头,感觉不是很好。李察哥狠毒。
他的箭矢上不但有钩刺,还涂有剧毒。只要中了他的箭,很难活命。
“王爷,我们还发现了这个。”
李察哥看着眼前的东西,脸色大变。这是一个水袋,水袋里的水最少有二十斤。
这些水,说不定能支撑敌人走出沙漠。
更为可气的是,那一袋杂粮饲料。有这东西喂马,马还能瘦吗?
李察哥将玉米粒扔在地上。“传令大军,全速追击。”
他怕错失这次机会,他更怕安国大军绕道都城去。
李察哥的战马,多身披铁甲。战马负重,在沙漠中行走吃力。
李察哥便命全军撤掉铁甲,轻骑追击。
他们追到环形山时,见到了安国骑兵的尾巴。
“继续追击,别让安国骑兵跑到西北草原上。”
等李察哥翻过环形山,眼前的一幕惊掉了他的下巴。
山南边,密密麻麻全是骑兵,这骑兵数量足有七万之多。
“我…”李察哥无语。“说好的两万人呢?这怎么多出来的?”
潘小安骑着黑枣马走了出来。他金色的披风,在黄沙中依旧鲜艳夺目。
“杀”潘小安只说了这一个字。
莫前川,睚眦,穆丹等部,依次发起了冲锋。
李察哥等人的战马,人困马乏。如何对敌?
先前是西夏骑兵追着安国骑兵跑,现在是安国骑兵追着西夏骑兵杀。
人仰马翻,血染黄沙。
马蹄卷起沙石,尘土纷飞。这一场厮杀,连夕阳都变了颜色。
潘小安冲到李察哥马前。李察哥拿出凹面锏与潘小安格斗。
两人锏对锏,互不相饶。
李察哥和其他人一样,他始终不相信,眼前的年轻人可以拿起这么重的兵器。
饶是李察哥天生神力,手掌也被震的发麻。
李察哥见不能将潘小安拿下,便有了遁逃的打算。
潘小安打起飞石。李察哥被打中后心,摔落马下。
“我命休也”李察哥丧气。
一道人影扑在他的身上。
“王爷小心”张大程大喊。
潘小安见此情景,手里的飞蝗石便打向张大程的肩膀。
张大程觉得肩膀一疼,但这力道甚轻。他知道,潘小安这是手下留情。
张大程抱起李察哥,翻身上了战马,没命的逃跑。
潘小安假意去追,却被西夏骑兵拦住。
潘小安带领大军,从沙漠杀到戈壁又杀回青青草原。
而后又从青青草原杀回上郡,杀到上阳县。
连续战斗五日。
西夏骑兵一十二万人,几乎损失殆尽。
李察哥被飞石打中后心,受伤不轻。张大程载着他,不敢停留,一直向兴庆府奔逃。
期间,李察哥醒来两次。他只是叹气,却说不出话来。
潘小安占领上阳县。
孟奇给潘小安端上来一碗滚豆腐。“安王,这是上阳县特产。你别看这豆腐白,它却是由黑豆做的。”
孟奇也学会了幽默。
“孟奇,你说黄豆是怎么个事?”
“我…”
“下次说俏皮话,要先想想逻辑。”
“哦”孟奇吃瘪。他挠挠头:“安王,还是你会观察。我只看到了黑豆,你却看到了黄豆。”
潘小安摇摇头:“唉,都把你们给惯坏了。”
“前川他们呢?”
“莫将军他们乘胜追击,接连打下几个县。上郡即将被咱们安国占领。”
潘小安端起碗:“传令给王进将军,命他派人来接管。”
潘小安吃了一块豆腐。热豆腐配着小酱料,美味又下饭。
“传令大军,再次休整一日。明日继续向西南行军。”
这一次,潘小安的大军,直指兴庆府。
张大程带着李察哥向兴庆府遁逃。他故意造的动静很大,这就仿佛河边掉了一颗木瓜,“咕咚”一声。
张大程就是要给西夏国,造成一种恐慌。不得不说,他这一招用对了。
发现敌人,见到敌人,面对敌人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敌人在哪,只是一味的惊慌。
张大程走过的郡县,很多乡绅富贾都跟着逃跑。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李察哥可是带着十二万大军啊。十二万大军都没有阻止住安国骑兵,那还有谁能阻止呢?
张大程逃回兴庆府。
李乾顺站在城门楼上,看着这稀稀拉拉的骑兵队伍,他恨不得把这些废物都杀死。
可愤怒有用吗?
李乾顺下了城楼,脸上变得云淡风轻。他亲自站在城门口,见到李察哥后,便快步上前。
“察哥啊,你没事吧?”
李察哥流下两滴眼泪。他是真的伤心:“陛下,我没用啊。”
李乾顺用衣袖擦掉他的眼泪:“别说这么多,平安回来就好,平安回来就好啊。”
这一幕兄弟情深,可比玄武门前那一箭来的体面。
李乾顺命人将李察哥送回王府,派御医精心医治。
对于逃回来的骑兵,他也没有在刁难。
那么多骑兵都丧生了,再杀这几个人,有什么意义呢?反而不如豁达点,还能博个好名声。
但眼前的困局,该怎么解呢?
十二万大军覆灭,西夏腹地已经没有大军可以调派。靠着乡勇,部落杂兵,能抵御住安国骑兵吗?
李乾顺焦急的在殿中踱步。
“陛下,还是尽快派西凉铁骑,卓啰河南军前来勤王,保卫京畿吧。”
“宰辅,我如何不知这两路大军啊。只是,那吐蕃国之害,丝毫不亚于安国。
我把这两路大军调走,吐蕃国来袭,咱们又该如何抵挡?”
“凡事皆有轻重缓急。若是不调兵,以咱们兴庆府的铁鹞子军,恐怕不是安国骑兵的对手啊。
安国人有火药包,咱们据守城池也没有用啊。”
自从火药被大规模使用之后,后世的城邦就很少再建护城墙。
李乾顺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他的铁鹞子军战力是恐怖。但他没有勇气与安国骑兵硬碰。
一旦战败,他们该去往何处呢?
李乾顺一拍龙案:“宰辅,调兵吧。把西凉铁骑,卓啰河南军统统调来。我要在兴庆府城下,与安国大军决一死战。”
王进亲自带队,接手了上郡。这地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