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暑气上升,热浪蒸腾,白日行客时有中暑倒地者,结伴的由同伴救助,无伴的由官府巡行队救助。当然,接受官府的救助事后是要费些赀财的。这当然也所费不匪,所以有些人倒地时要说出不接受官救也就是意料之中,情理之外了。但是不接受官救也就意味着,你有可能得不到救助,这时就有生命危险了。许多人客死他乡,大家只能将意外怨怪给季节。所以为了减少此意外,大家也只能减少烈日下的出行。许多人都改成了夜行晓宿,但这又不免增加了夜晚撞上盗贼的几率。真是生无可恋!所谓世间本无路,有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栽殃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人想出了办法,既能避开白天的烈日,又能避过盗贼的侵扰。说出来也只能是在黎明至清晨和傍晚赶路最好不过了。当然,这仍然不免有失算,但是已是最佳的路径。
刘世让这一路血并了几次盗贼,挨挨拖拖、匆匆忙忙,终于到了京城。之所以挨挨拖拖,不仅是因为路上的烈日和盗贼,还因为贺余年的长官作派,行旅本就是苦差使,他待遇却一点也不能减,经常勒索地方贡献,同时脚程又不能快,不允许贪心赶路,所以行走简直成了蹉跎。
贺余年一行人大爷似的,除了装装威势,也就对付一下盗贼,所以一路上毫发未损,反而是几次吃坏了肚子给他们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刘世让也发现,这帮宦官的随从多是京城富家子弟,傍上宦官这条船来镀金的。因此都是银样蜡头枪,遇到危险往后退,指望他们来保护自己那真是缘木求鱼了。反观隐门的讯息,真是精准且及时了。一路上,刘世让数次收到纸条,每次几乎都赶在危险的暴风雨来临之前,所以几次遇险也都化险为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