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坊建在魏征旧址之上,近些年形成了餐饮文化一条街,这里的美食大部分是陕省非遗美食,这里的美食种类集合了三秦大地所有的特色。在这里的每一样美食都值得一尝。至此美食之旅从街头走到巷尾,每一家店都没落下,扫荡一遍打卡带着美食心满意足的回到酒店房间组团用餐,享受美食美景,和朋友闲话家常畅聊天南海北,横跨古今,童烜的博学具象化的体现了,对于华夏的历史他如数家珍。
次日用罢早餐去了省历史博物馆。这是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首批“AAAA”级旅游景点,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馆有藏品数量丰富,其中,居华夏博物馆前列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一流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获华夏建筑协会建筑创作奖。反映出唐代博大辉煌时代的风貌。布局设计上,借鉴了中国宫殿建筑“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特点”。整座建筑主次分明、散中有聚,突出古朴凝重的格调,营造出古代帝宫与传统园林相结合的气氛,再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为一体的风范,表现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太极中央,四面八方”的空间构图特色以及千百年来早已潜入中国人空间意识中的“超意象外,得于寰中”的东方宇宙哲理。
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具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形成了陕省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
馆区占地 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6万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千平方米,展厅面积1.1万平方米。馆藏文物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广。 整个陈列分为序言厅、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和已开辟为国际画廊的中央大厅等几个部分。
博物馆基本陈列展厅面积4600平方米,共三个展室,分为七个部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精选的2000余件珍贵文物包括: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艺术追求的丰富多姿的彩陶器皿,反映周人兴起与鼎盛的青铜器,反映秦扫六合统一天下气势的青铜剑、经机、兵马等,以及显示秦汉奋发崛起精神的钢建筑构件、大型瓦当,还有反映封建盛世繁荣景象的精美的唐代金银器和唐三彩等,并配以遗址模型、图表、照片等辅助展品。系统地展现了自115万年前至1840年陕西地区的古代历史。古代社会周、秦、汉、隋、唐几个盛期都是在陕地建都,该陈列以这几个时期为重点,既突出反映了陕地古代灿烂的文化也反映了这几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 用约2000件文物形象、系统地展现了自旧石器时代早期的蓝田人至近代鸦片战争的发展史。
《人猿揖别》以距今11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大荔人、半坡、临潼姜寨等先民遗存,再现了华夏民族生机勃勃的童年和文明的曙光。
《凤鸣岐山》,以陕省作为西周王都拥有的丰富遗迹、遗物,展示了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尤其是伦理精神以及青铜铸造技术。
《东方帝国》,重点展示以兵马俑为代表的秦文物,以磅礴的气势和鲜明的军事特征,表现了秦帝国垂范后世的制度文明,以及积极进取、一统河山的时代精神。
《大汉雄风》,以汉都长安、汉家陵阙和典型汉代文物如汉金饼、西汉“皇后之玺”玉印、西汉鎏金银竹节铜熏炉、西汉彩绘雁鱼铜灯、西汉彩绘陶钟、汉酱釉绿彩云纹陶奁、西汉彩绘骑兵俑、西汉上林铜鉴等,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汉代繁荣的经济、文化、对外开放与交往,彰显其开放进取、开拓强盛的时代风貌。
《冲突融合》,以陕西丰富精美的农业民族与草原民族的文化遗存及宗教文物,如汉金怪兽、晋“晋归义羌王”金印、西魏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十六国灵华紫阁服乘金错泥筩、北魏彩绘骑马吹号角俑、南北朝彩绘持盾胡人武士俑、北魏鎏金佛菩萨三尊铜像等,表现了民族大融合、佛教东渐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与特征。
《盛唐气象》,通过隋唐时代典型遗存,展示了中国古代最鼎盛时期的文化风貌,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国际大都会长安,和沟通东西方交流的丝绸之路,以及隋唐文化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而达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
《告别帝都》,展示了唐以后,作为西部重镇和西北区域中心的陕西,依然独具魅力的文化创造和精神传承。
唐代壁画珍品馆中的唐墓壁画是博物馆独具特色的珍贵藏品,共有20多座唐墓的壁画精品近600幅,达1000多平方米。唐墓壁画以风格独特的建筑、简约传神的人物、特色鲜明的器物、简洁明快的山水等,描绘了当时的仪礼规范、生活习俗、服饰特色、娱乐方式与建筑风格,是研究唐代社会生活尤其是贵族生活和精神追求的重要形象资料。
唐墓壁画是1952年至1989年先后从关中25座唐墓里揭取的。墓主均系唐代三品以上的皇亲国戚和朝廷重臣。画面内容有四神、仪卫、建筑、狩猎、生活及唐与四邻的友好来往等。上展包括章怀太子墓客使图、马球图、狩猎出行图,懿德太子墓阙楼图、仪仗图,永泰公主墓宫女图在内的壁画珍品97幅;以及辅助文物18件组,其中有些是上展壁画墓出土,有些则与画面内容有关。为了便于观众比较唐墓壁画和唐代传世绘画,还专门选出唐代前后的传世名画复制品作为辅助。
大唐遗宝展展品以唐代遗宝文物为主,生动展现唐代多彩文化。何家村遗宝是代表之作,何家村窖藏出土了两个陶瓮和一个提梁罐,1000多件深埋地下上千年的金银器、玉器、贵重药物、中外钱币、铜器展露“真容”。珍品展示区是展览最重要的部分,展示何家村出土玉器、宝石等器物30余件组,包括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兽首玛瑙杯;同时还展出了窖藏出土金、银、铜币466枚,时代上迄战国,下至唐代。还有日本银币、波斯萨珊银币和东罗马金币,时代跨度千余年。
唐代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而金银器、玉器又是唐代工艺美术的代表,盛唐时期的何家村窖藏可称得上“皇冠上的明珠”,也有专家称其为“何家村遗宝,”、“大唐遗宝”。
博物馆馆藏文物以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而享有盛誉。
青铜器藏品时代上起商周,下止秦汉。种类有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其中最为典型的商周青铜器,许多器物。多友鼎、师献鼎等上铸有史料价值很高的铭文。造型较为典型的有先周凤柱斝、西周牛尊、它盉、战国鸟盖瓠壶和汉彩绘雁鱼灯等。
历代陶俑藏品时代包括秦、汉、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质地有陶、彩绘陶、釉陶和三彩。艺术形象有文武官员、甲士侍卫、男仆女侍、西域胡人,以及天王、镇墓兽和马、骆驼等各种动物。
由于得天独厚的优势,博物馆所藏古代陶俑种类多、数量大、等级高,而且产生演变的序列完整,在华夏博物馆极为少见,尤其是天真古拙的汉代陶俑和雍容大度的唐代陶俑最为着名。史前仰韶文化彩陶、西周原始青瓷、汉代釉陶、唐三彩、古玻璃、琉璃、唐秘色瓷和宋耀窑青瓷等。器物种类包括生活用品、文具和殉葬明器等多种多样。
另藏品时代上起两周秦汉,下至唐宋明清。器物种类有陶制的瓦、瓦当、砖、昭尾、水道和石刻建材,以及金属建筑构件。
金银玉器包括湮金望银的铜器,已注册2000多件。其中如西周玉制礼器、春秋秦公大墓出土的金啄木鸟、西汉皇后玉玺、金银竹节铜熏炉和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镶金兽首玛瑙杯、八棱乐伎金杯、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赤金走龙等,均属举世罕见的精品。唐鎏金刻花花卉形银钗、唐透空刻花花枝小鸟纹银钗 造型独特精致大气。
唐九环白玉蹀躞带,唐初建国时,崇尚武功。规定五品以上武官要在蹀躞带上悬挂七种物事,即“蹀躞七事”,当时不少身着胡服的女性也腰系蹀躞带,后虽取消“蹀躞七事”类的佩饰,但蹀躞带的形制却被保留了下来。
历代货币中金饼种类繁多,有西周贝币、战国刀币、秦半两、西汉金、王五株、王莽时的各种货币、唐金银币以及稀有的古代外币。
博物馆还收藏有字画、版本、经卷、织物、骨器、木器、漆器、铁器、石器、印章、封泥,以及近现代文物和民俗民族等文物。跟着博物馆讲解员讲述着每一件文物背后的历史底蕴,仿若回溯到过去的历史时光,亲身感受华夏文明的灿烂辉煌。
出了博物馆他们去了附近简单用餐后,他们去了附近的旅游区购买了自己心仪的唐装,由店员帮忙打扮着装后上车去往古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