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皇帝锦标赛,赢政开局一个碗! > 第一百四十章 武三思:本王以儿子入局,必能胜天半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四十章 武三思:本王以儿子入局,必能胜天半子!

上官婉儿确定了朱棣的心思之后,她并没有任何的犹豫,一封信就发往了京都洛阳。

此时的她,跟武三思还没有任何的关系。

所以,落井下石起来,没有任何的负担。

而她的一举一动,都在朱棣的掌控之中,甚至她信中的内容,朱棣也一清二楚。

但是,他并没有阻止。

因为,他自己此时也在写信。

虽然在京城的时候,打定了主意要养个蛊玩玩儿。

但是,真到了事儿上,老朱家的传统,还是让他习惯性的不遗余力去培养这个太子。

此时的他,正在信里严厉的敲打太子。

做为一个皇帝,他当然不会手把手的去救太子这个事情要怎么处理。

更不会教他适当的时候,可以假公济私,狐假虎威。

但是,他真正的态度,也需要一个合适的人,来帮他传达出去。

而他选的这个人,正是上官婉儿。

所以,对于上官婉儿向太子示好的小动作,他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

毕竟,父子共用一套班底,也算是他们家的老传统了。

在朱棣往家里写信的同时,遥远的京都洛阳,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流静,实际上已经是风云涌动。

魏王武三思最近的心情很不好,自从陛下性格大变以来,他明显感觉到,陛下正在冷落他。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自己到底是做错了什么,怎么突然之间就失去了圣眷。

明明之前陛下一直在有意的扶持武家子弟,甚至,陛下有意无意的向大臣们表示过,想要立他为太子。

虽然这件事后来因为狄仁杰和张柬之那几个老匹夫的阻挠搁浅了。

但是,他一点儿都不慌。

因为,陛下对他的宠信,并没有一丝的减少。

正重要的是,自己手中的权势,正在一点一滴的增大。

只要自己一直大权在握,就算一时登不上太子之位,又有什么关系?

总有一天,那个位子,会是自己的。

如果陛下真的在大行之前不能把那个位置交到他手里的话,大不了,他凭借手中的力量夺过来就是了。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陛下突然之间就变了。

变得让他极为陌生!

明明她对战争并不精通,也不热衷,这一次竟然破天荒的要亲征契丹。

明明之前他对太子极为不屑,可是这一次,竟然破天荒的命令太子监国。

而且,太子监国也就算了,陛下他是名义上的太子。

可是,陛下给他安排的辅臣,竟然是太平公主和张柬之。

这个安排,实在是太能说明问题了。

他心里其实非常清楚,陛下之前宠信他,除了他是陛下的侄子,而且各方面表现都极为优秀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想用武家的力量,来压制李唐皇族。

这跟后来他得势之后,陛下又宠信张昌宗和张易之,其实是一个道理。

无非是希望他们三方形成一个互相牵制的平衡而已。

这其中固然有情欲之类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出于政治考量。

可是这一次,陛下却亲手打破了这个平衡。

先是亲手诛杀了张昌宗、张易之兄弟。

而且诛杀了之后,并没有再扶持其他任何人。

紧接着,就是命令太子监国。

而且,给太子配的辅臣,也全是李唐皇室一系。

天平如此彻底的倒向李唐皇室一边,完全不符合陛下之前的作风。

这种变化,一度让他怀疑,是不是李唐皇室那边偷偷发动了政变,陛下已经被他们给控制起来了。

可是,后来的重重,完全推翻了他的这个想法。

陛下并没有受到任何的控制,他的威势也并没有任何的减少。

甚至,他在军中的威望,更是前所未有的高。

这只能说明一定,这一切都是陛下有意为之。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而与之对就的,明明他跟之前的表现一模一样,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感觉陛下似乎变得非常的厌恶他。

虽然陛下在他面前并没有任何异常的表现,也没有收回他手中的任何权力,可是他就是莫名的笃定,他的感觉绝对是真的!

这让他心中生起了无尽的危机感。

如果从来不曾靠近过那个位置,他可能真的不会有什么想法。

但是,他曾经差一点儿就得到了,现在让他甘心放弃?

怎么可能?

反击,必须反击,在一切变成定局之前!

武三思并非优柔寡断之人,朱棣前脚出发亲征,后脚他就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他很清楚,以自己手中掌握的力量,并不具备发动军事政变的能力。

所以,对于他来说,最好的办法,仍然在朝堂之上。

只要他能不断削弱太子的威望,让大臣们都认识到当今太子是个废物,陛下的心思,自然会跟着转变。

至于陛下的心思转变了之后,会不会再次回转到他身上,这并不重要。

只要能让陛下改变目前这种太子之位非李旦不可的局面,对于他来说就是一大胜利。

而要如何做到这一点,他同样心里有数。

对于太子李旦,这么多年以来,他可太了解了。

李旦有能力吗?

当然有!

李旦有智慧吗?

当然有!

甚至,要远远超过他武三思。

但是,太子也有他的弱点,他对于亲情看的很重。

而且,他是一个善于谋定而后动的人。

谋定而后动,当然是一个优点。

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之下,他也会变成缺点。

比如,需要处置突发事件之时。

谋定而后动的人,往往伴随着一个特点,就是在应激处置方面,力有不逮。

而恰恰太子李旦就完美的符合这个特点。

抓住这个特点之后,他在朝堂之上,三次突然发难。

而太子的反应,也正如他所料,他慌了。

他并不能第一时间拿出来解决办法。

可是,让他郁闷的是,正当他要乘胜追击之时,太平公主突然站了出来。

本来做为一介女流,她是没有资格上朝的。

可是陛下给了他辅助太子监国之职。

就这样,朝堂上第一次出现了大摇大摆上朝的公主。

而她的表现,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面对魏王的步步紧逼,太子明显已经陷入了弱势。

可是每次在关键时刻,这位太平公主总是会恰到好处的站出来,她不急不徐,笑语盈盈的几句话,就将魏王的攻势化解于无形。

这一段时间以来,可以说洛阳城里的风云人物,并不是监国的太子,而是这一位辅政的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的异军突起,让武三思气的砸坏了好几张桌子。

好在,做为一个成熟的政治人物,他并没有天真的以为,仅仅在朝堂之上,向太子发难几次,就能动摇他的地位。

在朝堂上发难的同时,他早就准备好了后手。

而这个后手针对的,甚至不是太子本人,而是他的儿子李业。

在太子监国之后,整个太子一系自然是水涨船高,昔日门可罗雀的东宫,如今也开始变的车水马龙。

曾经所有人避之不及的李唐王室,也再一次成了香饽饽。

而宴会,本来就是大唐时代贵族生活中的常态。

太子得了势,各种各样的宴会必然是少不了的事情。

在一次李业组织的宴会之上,他的小儿子武崇操高调出席。

虽然他嘴上什么也没说,但表达出来的意思却很明显,从今以后,我们武家唯你们李家马首是瞻。

收到了武家的善意之后,李业自然是心花怒放,不仅多次亲自为武崇操添酒,更是亲自夹菜给他,表示李家收到了他的善意,整场宴会可以说是宾主尽欢。

可是,就是这场宾主尽欢的宴席,在结束不到一个时辰之后,却惊动了整个洛阳城。

因为,魏王武三思家的小公子武崇操,在参加完太子家的宴会之后,不到一个时辰,就莫名其妙的一命呜呼了。

而仵作也第一时间验了尸。

验尸的结果,也在第一时间传遍了整个洛阳城。

魏王家的小公子,死于中毒!

而中毒的原因,正是李业夹给武崇操的那一筷子菜。

那盘菜里被下了慢性毒药。

而更不巧的是,所有人都看到了,那盘菜除了李业夹给武崇操的那一筷子之外,没有任何人动过!

这就是武三思布下的一盘死棋,他以自己的儿子为子,就看太子如何落子。

做完了这个局之后,他便再没做任何多余的动作。

甚至,太子将李业交给有司处理,他都没有打过任何招呼。

因为,没有必要!

一切都是在大家的眼皮之下发生的,无法太子怎么处理,他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本王以亲儿子入局,还不能胜天半子?

武三思稳坐钓鱼台的同时,东宫里面却是一片愁云惨淡。

李旦和太平公主两人,已经在这里枯坐了一个时辰。

“旦哥哥,这件事你就真打算这样算了吗?”

听到自己妹妹再一次置问,李旦愁的头发都快挠掉了。

“哎,不这样还能怎么办?

就这有司去查吧!

那里面虽然有武三思的人,但本宫相信他也不能一手遮天。

事实总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听到自家哥哥还是这么一番话,太平公主真想把他的脑壳扒开看看,里面是不是真的全都是水。

“旦哥哥,你怎么会这么幼稚?

这件事牵扯到了你这个当朝太子和魏王,你觉得有司真的能查清楚问题的真相吗?

而且,退一步说,你觉得真相真的重要吗?”

“怎么不重要?

本宫相信,业儿绝对不会给那武崇操下毒,尤其是这么愚蠢的在自家的宴会上给他下毒。”

听到李旦这么说,太平公主无语的一拍脑门儿。

“我的旦哥哥哟,你怎么这么幼稚呢?

我也相信业儿他做不出来这么蠢的事情。

可是,现在的重点,根本就不是他有没有下毒啊!”

听到太平公主这么说,李旦愣了一下。

“啊?那重点是什么?”

“重点是母亲怎么想啊!”

“啊?母亲怎么想?”

“对啊!

你没发现吗?

自从上一次母亲性情大变之后,对于武家后人,就越来越不上心。

甚至,我隐隐约约的感觉到,母亲对那武三思已经生了厌恶之心。

可是,无论母亲对那武三思再怎么厌恶,他毕竟是母亲的侄子啊!

现在他的小儿子死在了业儿组织的宴会之上。

而且,还是在武家向我们李家示好的宴会上!

你觉得母样会怎么想?”

“啊?事情还没有查清,母亲他应该不会乱想的吧?”

“应该?

呵呵,这么多年了,你对母亲还不了解吗?

对于母亲来说,真相到底是什么,真的重要吗?

我明确的告诉你,根本就不重要。

这件事一出,母亲只会觉得,我们李家容不下武家。

一旦母亲起了这个心思,你觉得她会怎么做?”

太平公主这么一说,李旦似乎是被吓住了。

“啊?真的会这样吗?”

“我也希望不会,可是,万一呢?”

这一下子,李旦就瘫坐在了位置之上。

“哎,一个个的,怎么就这么不让人省心呢?

本宫一而再的跟他们说,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深居简出,千万不要犯错。

可是他们呢?

一个个都把本宫的话当成耳边风,一天天的宴会跟流水一样。

现在好了吧?

果然出事了吧?

到底该怎么办啊?”

抱怨了一通之后,他像是突然有了主意一样。

“太平,你自小就比哥哥有想法,你觉得,我要是主动向母亲辞去监国之职,母亲会不会相信我真的没有这个想法?”

听到李旦这么说,太平公主无语的看了他一眼,但最终,她还是柔声说道:

“旦哥哥,此举不妥,我们现在千万不能自乱了阵脚。

业儿那人虽然纨绔了一点儿,但我们都知道,他不是那么蠢的人。

所以,这件事只有一个可能,就是那武三思自导自演了这一出戏。

为的,就是把旦哥哥你拉下马。”

“啊?武三思自导自演?

那可是他的亲儿子啊!

他舍的吗?”

“呵呵,武崇操是他亲儿子不假,但他又不是只有这一个儿子。

牺牲一个儿子,把你拉下水,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啊?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真相岂不是永远查不出来了?”

听到李旦这么说,太平公主自信的说道:

“那也未必,有司肯定是查不出来的,但不代表别人也查不出来。”

太平公主这么一说,李旦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一样,他不可置信的说道:

“你是说......”

不等李旦说完,太平公主就接着说道:

“梅花内卫!”

这四个字一出口,李旦像是听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一样。

“梅花内卫?

那岂是我们能碰的东西?

而且,我们就算是想碰,也不知道梅花内卫在哪里啊!”

“呵呵,我们当然碰不了梅花内卫。

但是,母亲可以啊!”

听到太平公主这话,李旦懵逼了。

“啊?

什么意思?

哥哥怎么听不懂了?”

“呵呵!

那武三思不是以自已儿子布局,想让母亲怀疑我们李家一旦掌权,便容不下他们武家吗?

那我们就什么都不作,把一切都留给母亲来处理。

不管梅花内卫最后查出来的结果是什么,我们都要向母亲表明一个态度,就是我们没有任何态度,一切以母亲的思想为准则!

母亲让我们生,我们就生!

母亲让我们死,我们就死!”

“啊?

真的要这样吗?”

“除了这个,旦哥哥还有别的办法吗?”

“哎,哥哥现在心敌如麻,既然妹妹已经有了主意,那就全凭妹妹全主吧!”

听到李旦这么说,太平公主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好!

既然如此,那此事就由太平来和母亲禀报吧!

不过,在此之前,旦哥哥还是要把业儿保护起来。

让他呆在有司大牢里没问题,但是,一定不能认任何人靠近他。

千万不能在梅花内卫接手之前,直接让那武三思给屈打成招了。

如果那样的话,就什么都完了!”

“嗯,这一点太平放心,本宫早就有了安排!

业儿虽然在有司大牢里,但没有本宫许可,没有任何人能够接近他。”

“嗯,那就好!

既然如此,太平再去和柬之大人商议一番。

张阁老一直心向莪大唐皇族,这种事情,还是争取他的支持为好!”

“嗯,好,那就有劳妹妹了!”

“旦哥哥放心,太平去了!”

送太平公主出了门之后,看着她离开的车架,李旦脸上不由的露出了笑容。

而太平公主也没有浪费时间,从东宫离开了之后,他就到了张柬之的府上。

到了张柬之府上之后,她也没有浪费时间,简单的客套一番之后,她便直接说明了来意。

“阁老,业儿之事事发突然,而且背后的原因,相信太平不说,阁老也一定是洞若观火。

太平思来想去,现在惟一能打消母亲疑虑的办法,恐怕就是请梅花内卫出手。

不知阁老能否和太平一起上书?”

听到太平公主直抒来意,而且是要请梅花内卫出手,张柬之不由的对太平公主刮目相看。

不过,他心里还是有一些疑惑没有解开。

“公主殿下,不知太子殿下是什么意思?”

听到张柬之这么问,太平公主直接将她和李旦商议的过程讲了一遍。

谁知道,太平公主讲完了之后,张柬之捋清了来龙去脉之后,竟然直接哈哈大笑了起来。

他这一笑,倒是把太平公主公笑懵逼了。

“阁老为何发笑?”

“哈哈哈,下官是高兴啊!

国家后继有人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