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学究与厂长夫人废物儿子的故事,在尹仲看来只说明了一个道理,这世间有着某种普遍得规律,这一点,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自然是一提就心领神会的。
所以说高校其实和企业很像,也有的利润可以攫取。这不谭聪林从父亲那里得知工业大学可能会在北戴河建分校。
这种可能在谭聪林看来,是板上钉钉的征兆。因为这样的消息不会空穴来风,国家当然是鼓励办学,越多越好,资金支持一定会有,就看你用何种方式去申请。
那个年代还处于人口极速增长的上升期,人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它会有衰落的那一天,其实可能国家在一片繁荣之中,也忽略了这方面的隐忧跟应该有的顾虑。
所以工业大学北戴河分校区如火如荼的开始创建,这就让谭聪林看到了更大的商机。
北戴河度假胜地不假,分校在那里能拿到地,真是万千之喜。可是自己如何分一杯羹呢?这就需要精算师细细的策划了。
其实等谭聪林觉得东窗事发局势无法挽回的那一天,他也想不明白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他也想不到那些中央反腐调查组是收到了什么样的讯息才会出现在他的眼前,而且他做校长的父亲也受到了连累,官职被一撸到底,连党籍都被开除了。
父子俩双双锒铛入狱。所以说富人还是要低调,靠位高权重得来的财富更要低调,可惜两人字典里都没有低调这个词,弄得身败名裂。
仿佛进入这个家庭唯一受益的就是陈璐了。谭聪林在入狱前就同意签署了离婚协议书,孩子自然是没有,他整天想的是如何让自己的房地产企业进入全球五百强,然后长年累月的当空中飞人,怎么会有,怎么可能有。
陈璐自然也是不想要,其实第一眼见到谭聪林她并没有喜欢的感觉,这个胖乎乎的憨厚男人跟自己的择偶标准八竿子打不着,甚至有的时候夜阑人静醒来,觉得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
所以两人并没有同过房,新婚之夜也是各睡各的,别墅嘛,有的是房间,随便找一间,关上门各睡各的,多潇洒自在。
陈璐知道这样的家庭需要的只是自己的功能性,尤其是社交礼仪方面的。当然,她做得也很好,全家上下都对她很满意。
所以谭聪林作为感谢也好,奖赏也好,把学校家属楼的三套住房都改成了陈璐的名字,也是让她宽心的意思。
他自己跟父母当然是在学校东湖那边一人一人私家庭院别墅,有保姆,有卫生阿姨,还有专职的厨师。东湖那边的景致不用说,山水之境田园风光,谭校长对儿子的安排再满意不过。
至于学校院内的那三套房子,虽说都是一百来平的公寓,但因为是学校跟个人的合资建房,不是那种纯粹的商品房,所以商业价值有限,因为年代久远,也值不了几个钱。
所以那些房子只能用于出租,一年的租金算起来,也不是陈璐可以不用工作,安然当包租婆享受生活的程度。如此说来,也就勉强算一份兼职或者额外的收入。
这场婚姻变故打击最大的当属陈璐父母,渴望女儿在北京大富大贵,然后接自己去动辄上亿的别墅享福。可是人很奇怪,痴心妄想起来欲壑难填,可是一旦幻想破灭,只能脚踏实地靠自己过活,人也能坦然接受。
陈璐去的校办产业是一家清真食品厂,有着自己独立的品牌跟运营团队,这校办工厂存在很多年了,大概建校的时候就有。盈利状态相当的好,产品在北京各大着名超市卖场都有专门的直营店。
听陈璐讲到清真食品,尹仲忽然想起一件往事。
尹仲:璐姐,你是八六级的,你们那时是不是学校后勤部那里就开始有少数民族的女性了吗?
陈璐:是啊,有维族的,回族的,蒙古族的,都有吧,各民族大团结嘛,北京本来就是各民族汇聚之所嘛。
尹仲:也是,只是我当初第一次见到而已,我记得我来工业大学第一天来报到,因为来得早嘛,我从上海那边待了有接近一个月,然后提前了一个星期来到工业大学。
那个时候还没有开始办理报到手续,所以我连住的地方也没有,后来我去宿舍问那些师哥,说是去后勤处问问,那个时候还没有开学,但是学校的辅助职能部门还是正常上班的。
然后那个后勤处宿管科的办公室在新建的礼堂楼上,那天我记得是星期天,然后我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他们的办公室。
敲门之前我听到里面传出那种节奏韵律非常有民族风情的舞曲,好像还听到里面有轻快的脚步声,我还在犹豫要不要敲门的时候,突然门开了,一个维族美女有了出来,手里拿着暖水壶。
我一下就愣住了,因为没有见过嘛,天哪,我觉得真的太美了,那深邃的眼眸,长长的睫毛,还有那脸部的轮廓,真是一言难尽的美,而且她还是那种飒爽的短发,但不是特别短啊,是柔顺到脖项那种。
然后她笑着问我有什么事,她的那口普通话,真是太纯正了,还带着京腔京韵,你知道吗,听着真是太让人感觉舒服了。
我都忘记说什么了,突然看到她手里的暖水壶,我红着脸问是不是要去打水,她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我顺手接了过来。
结果我找了一圈,不知道去哪里打,然后只好红着脸给她送了回去。那个女孩笑得不行,说以为我是给她写纸条的那个男孩子~
陈璐:你们男人,真是,见到新鲜的异域风情,好像心里都有按捺不住的小兔子,活蹦乱跳的,话也说不利索,站不是坐不是,我见过。
尹仲:我是第一次见,紧张,尴尬,还是可以理解吧,她把那新疆舞曲的声音调小了些,问我是谁,有什么事,因为是周日,她本不用来上班,可是她收到一封情书,约她在这里见面,她以为我就是那个对她一见钟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