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几人有些懵圈,张角出声解释道:
“国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简单来讲,就是由我太平道出面,向百姓借钱。”
“等到还钱的时候,我们在本金的基础上加一些利息给愿意借给我们钱的百姓。”
这下子几个人听懂了。
就是跟民间借钱一样呗。
只不过借钱的对象扩大了一些。
跟全国百姓借三千万贯......
这件事倒是可行,毕竟国家只是为了打这一场仗暂时周转不开,以后又不是还不起了。
一些高门大户手里也有这些钱。
唯二的缺陷在于一旦发了这个东西,全国上下便会知晓太平道国库空虚,没有余钱。
还有一个就是有些丢传统朝廷的脸。
哪里有官府出面去向百姓借钱的?
有失朝廷脸面。
好在在场众人自己心里都有一条灵活的道德准绳,况且现在是新国家新气象,第二个问题直接就可忽略掉。
第一个问题暴露出去也无妨。
反正目前国内也算安稳了。
正好让百姓知道眼下这个国家的干部是宁愿跟你们借钱也不愿意巧立名目抢钱。
“主公,此计可成,若是幸运的话,可能仅司隶大户百姓,便可筹齐此款。”
“如此便按一张三千贯的标准,三厘息,战后三年内偿还。”
“分别盖上我太平道公印与贫道私印,以太平道信誉加上贫道自身信誉,保证归还。”
郭嘉算了一下,三厘息,就是借三千万贯要还三千九十万贯。
基本算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要是这一战打输了,最好的情况都是太平道放弃刚刚到手的西域都护与西域联邦。
百年内不再有进攻之机。
只能以凉州与益州作为防备昆仑诸妖的防线,以二州之地丧失作为代价,保护身后各州。
最坏的情况就是全国上下尽丧于妖魔之手。
到时候什么钱都没用了。
郭嘉作为内阁学士,心里十分笃定这一次是搏命之举。
把自己的家底搭上看看能不能认领几张国债。
将其余事情商议齐全后,已近中午。
发放国债的告示在下午时分就贴遍了司隶各郡,吸引了许多闲人目光。
一个老丈背着手,对公告牌旁边站着的一个文士打扮的干部问道,“诶,小哥,上面写的啥?”
文士的职责就是向不通文字的百姓述说公告内容,见有人来问,笑着开口道:
“哦,就是咱们太平道准备对昆仑诸妖动兵,但是现在国家缺钱……”
话还没说完,就有人紧张开口道:
“缺钱?难道要提高税收了?”
人群中一个大汉叹口气道,“提高税收也行,毕竟国家办的是正事,只是希望不要提得太高。”
文士笑了笑,对着众人拱了拱手,“各位想差了,这告示的意思是国家将要发放国债。简而言之,就是国家借钱来打仗,等打完后,国家不仅会归还本金,还会添加利息。”
听完文士话语,在场众人都有些骚动。
借钱给国家!
这感情好啊!
现在大家手里都有些闲钱,朴素的农人工人思想让他们对这手里多出来的钱不知道要作何处理。
普遍的想法就是把钱存起来。
现在国家出了这么个公告,正好把钱借给国家。
毕竟借给别人还有可能不还,借给太平道就完全不用担心。
总不能失信于天下人吧?
打听了一番国债最低认领金为三千贯后,全州的大户人家立马下场准备起来。
一些家里没那么多钱的中产人家,也是联合了一部分街坊,准备认领一张。
旁的不说,光是那国债上有张角个人的私印,就值得他们这样子做。
甚至有些人还想把这张盖有张角私印的国债书收藏起来,到时候不予兑换,直接传给自己儿孙,当做家里的一份传家宝。
这可是带有张角私印的,到时候说不定能起什么奇效。
待到翌日。
司隶各郡已经把国债的售出情况报告给了内阁。
郭嘉捏着那张售出情况表,久久不语。
最关心国债销售情况的诸葛亮见郭嘉这副模样,直接就凑上前去。
“卖完了?三千万贯?!”
诸葛亮的声音有些掩盖不住,把一旁工作的戏志才给吓了一跳。
郭嘉回过神来,深深吸了一口气。
“一天时间,就一个司隶,三千万贯售空,是我眼界小了。本来我是想着,这三千万贯得摊分到全国各地才能全部买下。”
诸葛亮平息了一下心情,便极速起身。
郭嘉看着诸葛亮急匆匆往外走,好奇问道:“孔明,你这是去......”
诸葛亮头也不回的说道:
“钱都到账了,还不得行动起来?我要快点布置好各项后勤,整死那些妖崽子,以报主公信任!”
诸葛亮走得很急,内阁的其余二位学士清楚他心里的担忧与急促。
首先,这一战关乎全局,比江东一战赶赴南征军还要重要,事关全国上下百姓的安危,同时也关乎张角这个自己主公与伯乐的生死。
其次,便是诸葛亮自身的资历问题。
诸葛亮是两年前录取的进士,刚一上任就做了南征军军师,已经属于是超阶提拔,更别说后面还让诸葛亮担任内阁学士这个权柄极重的位子。
这一份来自张角的眷顾,不知道有多少人不满与妒忌。
哪怕是诸葛亮有以南征军一战的战绩作打底也是这般。
因为这不是一项简单的问题,无论用上谁当主帅,都会引来其他派系的不满。
让曹操做主帅,曹氏、夏侯氏一脉的东征军肯定信服,但资历最深的北征军董卓肯定是不服的。
让董卓做主帅,北征军出身的人会服气,可西征军的吕布呢?你资历深是没错,但你懂西域的情况吗?
让吕布做主帅,莫说其他兵马,便是他麾下的刘备、关羽、张飞也是有些不满的。共事了这么多天,你吕布的斤两大家都知道,论起小规模的战术级别战争,吕布比谁都强。
然而问题就在于,这不是战术级别的战争,而是一场大型战略级别的国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