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年放出神识,探查了一番李夷吾体内的气息。
虚弱、枯竭。
犹如大旱之后的池塘,不仅仅水位不深,就连这塘里的鱼虾也没了什么活力。
但好消息是。
徐年从李夷吾的体内已经感受不到不死药的气息了。
张槐谷的不死药解药显然已经起效了,至于是不是一次性根除干净,有没有反复的可能性,显然张槐谷心中也有数,用不着徐年来操这份心。
医药之事,徐年在张家父女的面前可说不上什么话。
所以徐年只说了他的来意。
“……隐家司马?若徐先生问的是隐世家族,我倒是略有耳闻,他们大多都是为了躲避灾祸才藏了起来不入世间,但这司马家我却是没什么了解,不过沈院长竟然让徐先生来找我,这其中应当有什么深意,只是我一时之间未能琢磨明白。”
比起隐世家族出身的司晓楠一问就明,子规书院的大先生李夷吾就没那么明了了。
徐年也没催促,与张伯一杯一杯喝着茶。
一刻钟后。
李夷吾才琢磨好了,开口说道:“徐先生,隐世家族和司马家,我确实没什么了解,但是沈院长不至于无的放矢,而恰好在我人生中比较重要的一次机遇,便是遇到了一位自称卧虎的老先生。”
“那时候我还只是个籍籍无名的年轻书生,在玄雍国无人认识,背着书箱四处游学,迷路误入了山中私塾,卧虎老先生便是这私塾的主人。”
“我当时饥饿难耐,向卧虎老先生买些吃吃食,但是卧虎老先生没有要我的钱,只是要我读书。”
“读他私塾里的书。”
“这一读,便是三年。”
“实不相瞒,最开始答应下来,因为只是山里的私塾,比不得那些赫赫有名的书院,想来只是教教周围村庄的蒙学孩童,我便还以为是卧虎老先生有读不懂的书,需要我来教。”
“读书人用教人读书来换吃食,也算是……雅致之事了。”
“只是翻开了卧虎老先生的书,我才发现自己误会了,他那儿的书有在世间流传甚广的那些个典籍,但卧虎老先生真正让我读的是我之前从未看到过的几本书。”
“书中道理很是晦涩,我当时其实没读明白,现在也不敢说就全然悟透了。”
“只是这一读便是三年。”
“我不知道徐先生对我曾经提出,要抛开仁义道德,只看律法规矩的观点如何看待,但我可以告诉徐先生,若没有在卧虎老先生那儿读过三年书,我大抵是不会有弃道德重法理的大胆念头。”
“卧虎老先生没有透露过自己的姓名,但是私塾里有卧虎老先生自己的着作,落款便是司马……”
所以。
从李夷吾的语气中,不难听出他视为恩师,算是李氏新儒风奠基人的卧虎老先生,难道就是隐世家族司马家的人?
只是隐家司马不是避世不出吗?
怎么会与尚无功名的李夷吾产生联系?
还是说……
所谓的山中私塾,其实就已经是隠家司马的秘境了,李夷吾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误入其中?
徐年问道:“李先生之后有去寻过那位卧虎先生吗?”
李夷吾点头说道:“当然找过。”
“我当时以为……不,应该说,我一直是以为卧虎老先生是身怀大才得山中隐士,当我在子规书院略有所成的时候,还想请卧虎老先生出身,与我一起辅佐玄雍天子,只是当时我怎么都找不到那座山中私塾了,也就没找到卧虎老先生。”
“杳无音讯,只能不了了之了。”
再回头就找不到了。
这么说起来,李夷吾是偶然误入了司马家秘境的可能性还真不小。
当然。
也有可能这不是什么误入,而是隐家司马故意让四处求学的李夷吾来到司马家的私塾中,借李夷吾的手把司马家的家学带往外界,成为显学。
目的?
这大概是在为司马家从隐世家族重新变成显赫世家在铺路吧。
“李先生,能为我详细讲讲那位卧虎老先生的学问吗?”
“当然可以……”
李夷吾没有讲的太过深入,倒不是不愿意,只是详细讲述就需要从长计议了,他当时读了三年,如今讲个三天也不是什么难事,而徐年的重点显然不是想要吃透卧虎老先生的学问,只是要能够看清楚这究竟是什么学问而已。
李夷吾曾经推崇的新儒风和卧虎老先生的学问还是不太一样。
李夷吾是受到了卧虎老先生的学问的启发才琢磨出了新儒风,但这新儒风若是和卧虎老先生的学问一样,以李夷吾的性格也不会冒领功名,放上自己的名字了。
而是让卧虎老先生成为新儒风的开创者。
卧虎老先生的学问是什么呢?
其实和儒家里翻来覆去,已经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有些像。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每个人都要有各自的样子。
守着规矩。
天下便能够太平。
“……君王要有君王的样子,臣子要有臣子的样子,这在儒家不是什么新观点,就连传统儒学中也有提及,只是传统儒学的重点在于各司其职,我提出过的新儒风,则是要摒弃掉仁义道德对于这各人样子的干涉,以规矩为主。”
“而在卧虎老先生的理念当中。”
“儒家,不……应该说是他自己,就该是这个为天下众生决定他们该是什么样子的人……”
……
鸟语花香的山林间,一座私塾傍水而立。
长衫老先生在上面讲。
坐在底下的不是刚刚蒙学的幼童,一个个的衣着打扮都有非富即贵的神态,其中最年轻的一个,看起来也该有个三四十岁了。
如果有熟谙大焱世家情报的人在这间私塾里面,看着私塾里着长衫老先生讲学的这一个个学生,他准会惊掉下巴睁大眼睛,因为这些人可不是什么籍籍无名之辈,而是一个又一个跺一跺脚都能够引发一场地震的大人物。
锦树高家的家主高黎,洛河秋家的家主秋闻梅,青山景家的家主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