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气越来越热,人们干活时也会越来越辛苦。

如果能早日将水引入田地里,便可以大大减少村民们的工作量,同时也能大大提升作物的产量。

于是,回到各自家中的村民们就难掩兴奋的跟没去吃饭的家人们说起了这些事情。

余下的村民们自然也万分支持这事。

就连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妇们都觉得自己还干得动,到时候也要去村尾帮忙做事。

人多力量大,只要全村出动,别说只是一个小小水库了,就是大水库都不在话下。

同时,也有村民想到了往后的日子。

如果小水库真的修建成功了,那按照青峰说的,便是可以直接将水库里的水从水渠引入村子里。

那到时候是不是就可以不用蹲旱厕了,也造几个有冲水马桶的厕所?

甚至,如果水量大的话,是不是还能养点鱼?

村民们很快就在群里热火朝天的聊了起来。

蓝三旺表示,一切都还要等水库修成了再说。

虽然大家现在热情高涨,但也要知道,修水库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哪怕只是一个小小水库。

村民们自然明白。

第二天的开工仪式,几乎所有村民都到了。

不管老的小的,几乎全到了四座山这里。

只有那些实在走不动道的老人家跟还不会下地走路的孩童没来。

就连阿宝爷奶这两个自觉脸面丢尽的老人都来了。

昨晚阿宝回家自然免不了一顿骂。

可他如今已然不会再傻傻承受一切。

当爷爷准备要打他的时候,他就说要去告状。

还要把家里的丑事全部往外宣扬。

如果爷爷奶奶不想继续丢脸的话,那就各自过好自己的生活即可。

这些话自然没能唬住阿宝爷奶。

可就在棍子落下的时候,阿宝直接往地上一躺,立马哭天喊地起来,嘴里不停地喊着打死人了。

惹得周围的邻里纷纷过来维护阿宝,还不停地数落两个老人的不是。

阿宝爷奶呆愣当场,气得吹胡子瞪眼却是百口莫辩,只能咬牙忍着。

就这样,阿宝跟他爷奶之间维持着某种诡异的平衡。

爷爷不再打骂他了,奶奶也没法拉着他哭诉自己的不容易了。

因为不管她怎么说,阿宝都置若罔闻。

她昨晚哭诉了一个晚上,阿宝愣是一个屁都没放。

今早起来,阿宝奶奶的嗓子都哑了,却依旧没能换来阿宝的一个眼神。

如此,双方就只能当对方是空气。

听说村里要修水库,阿宝爷奶觉得这是一个挽回颜面的好时机,便一早给儿子打电话让儿子也出一些钱。

虽说李青峰已经说了要全包所有物料,但村民们去干活难免口渴肚饿什么的。

于是老两口就提议让儿子转钱给蓝三旺,然后由蓝三旺给去干活的村里人买些面包什么的,也算是他们家出了一份力量。

蓝三旺看在阿宝的面上收了钱,还一早就在群里说了这事,表彰了一下老两口的儿子。

这让颓靡了好几天的老两口瞬间又活了过来。

便是一早跟着村民们一起到四座山这里干活。

都是一个村的,老两口无非就是好面子外加虚荣过头了,到底也没干什么对不起村里的事情。

因此村民们继续装傻充愣,还把老两口当有钱人看,左一句夸他们家有福气,右一句说着他们儿子有本事会做生意。

如此一来,老两口总算扬眉吐气了一番,且愈发觉得这钱花得值。

所有人到齐后,蓝三旺先简短的展开了一个小会议,叮嘱大家多多注意安全后,就把人手分成了两拨。

大部分人在四座山这里修建小水库,小部分人则去开凿水渠。

虽说大家都没有修建水库的经验,但这事并不难。

李青峰昨晚就把方案跟众人说了。

因为四座山形成了很好的地势,所以大家只要把出水的山坳砌起来就行。

不过,这砌起来的墙面跟房子的墙面自然是不一样的。

墙面随便弄个地基就行,但小水库的地基则要更深更大,而且墙体要用钢筋水泥浇筑。

因此,众人就在几个稍微有点儿见识的男子的带领下开始清理山坳口。

另一波去凿水渠的人则是在几个有过大锅饭经验的老人的带领下先确定了水渠的路线,然后再沿途标志。

水库虽说是小水库,但真要做起来也是不容易得。

那水渠也是,虽说是凿山开渠,但因为地势蜿蜒,因此长度也约莫有一两千米,很是绵长。

不过,只要一想到水库一旦建成就可以福泽后代,众人便也不觉得辛苦了。

在众人风风火火开工的同时,李青峰也联系了镇上售卖建筑的老板,让人往村尾送去了一车车的建筑材料。

一切工作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时间很快来到正午。

李青峰送走拉钢筋来的大卡车后,接了个电话,便赶紧往四座山去。

朝着还在忙活的众人喊道:“孩子们,书本送来了,都跟我回去看看。”

今天是周六,放假回家的孩子们都跟着家长来了四座山这里干活。

他们对于水库的建造并没有太大感触,只是知道这是一件好事,且是峰哥极力促成的好事,所以来了。

什么福泽后代,造福百姓之类的,他们是不太懂的。

孩子嘛,能跟着干活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会儿听到峰哥说书本送来了,便一个个扔锄头的扔锄头,扔铁锹的扔铁锹。

也不管脚上手上沾了多少泥水,挥舞着胳膊就朝峰哥涌了过来。

大人们见时间不早了,便也跟着停工回去。

人是铁饭是钢,该吃饭的时候就得吃饭。

一群人浩浩荡荡往村子回去。

到了文化室门口时,就见一辆货车停在那儿。

李青峰一眼就看到了站在货车旁边四下打量的书店老板。

书店老板也看到了大主顾,连忙擦着汗上前打招呼。

客套几句后,那书店老板便压低了声音问李青峰:

“李老板,这就是你说的那个山村啊?”

“这村是不是之前上新闻的那个村子?”

李青峰看了一下周围的群众,点点头。

书店老板有些唏嘘,想发表一些感慨,但此时周围围满了一脸期待的孩子,便将自己的感慨给吞了回去。

只是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先前都不知道您说的村子就是这个村子。”

“要是早知道,我就不赚您的钱了。”

李青峰故意逗他:“现在知道也没事,这村子还很穷,您要是真想帮助他们,可以给他们捐点钱什么的。”